當地時間8月8日,在與民主黨人的談判陷入僵局後,美國總統特朗普“繞過”國會簽署了幾項行政命令,包括為失業者提供每週400美元的額外失業補助,以及部分工資稅遞延等。不少經濟學家指出,白宮推出的這些臨時紓困措施具有“拆東牆補西牆”等特點,可能危害社會保障體系,並造成僱主和僱員之間的對立。這些看似“慷慨解囊”的舉措,將令美國社會付出許多意想不到的代價。
△《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繞過國會延長特別失業補助,每週支付400美元,並希望各州承擔25%的費用
“挪用”救災基金
特朗普8月8日指示聯邦政府每週向失業者提供300美元的額外失業補助,並呼籲各州為另外100美元的失業補助提供資金,相當於為失業者提供每週400美元的額外救濟。
在美國國會今年3月透過的《關懷法案》中,包括為民眾額外提供每週600美元聯邦失業補助的措施,但這一補助已於7月31日停發。儘管外界呼籲國會盡快透過新一輪救助措施,但民主共和兩黨就新措施的金額爭執不下,至今未能達成妥協。在此情況下,特朗普宣佈繞過國會,透過行政命令給失業者發錢,希望能在大選衝刺階段贏得部分搖擺選民的青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一最新的額外失業補助措施將持續到12月6日,也就是11月3日大選後約一個月。其中聯邦資金的上限為440億美元,將從救災基金中撥出,這是政府緊急支出的主要資金來源,通常用於自然災害。該基金餘額目前約為700億美元。
但外界已經注意到,白宮此次慷慨解囊可謂“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動用現有的救災基金,還讓州政府一起掏錢。根據這一行政令,聯邦政府只為每週400美元的補助提供75%的資金,剩下的需要各州自己想辦法。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令許多地區財政收入大幅下降,一些州已向國會申請更多援助,如今又迎來了新的財政支出負擔,將令各州政府更加囊中羞澀。
彭博經濟學家安德魯·赫斯比指出,白宮指示各州使用《關懷法案》包含的1500億美元救助基金的一部分,而聯邦政府將利用現有的700億美元救災基金中的440億美元,“因為特朗普計劃利用現有資金池提供失業救濟,所以有限的資金很可能在大選前出現短缺”。
馬薩諸塞州聯邦眾議員、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尼爾表示:“在法律上和邏輯上,總統提出的計劃幾乎在每個州都難以執行,更何況計劃中的資金遠遠無法滿足現實需求。”高盛經濟學家則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額外的400美元失業補助或許只能維持一個月。”
△彭博社稱,特朗普的工資稅遞延計劃帶來了政治、商業風險
老年人“埋單”
特朗普此次簽署的另一項備受爭議的行政令,涉及部分工資稅遞延。根據這一行政令,年收入低於10萬美元的員工,工資稅可延期繳納,遞延期限為9月1日至12月31日。特朗普表示,如果他在11月再次當選總統,他可能會延長工資稅遞延的期限,並推動永久性削減工資稅(類似中國的社保,由僱主代扣代繳)。
“這種虛假的減稅措施,對那些以為自己獲得減稅的工人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為這只是一個遞延。”俄勒岡州聯邦參議員、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成員羅恩·懷登在一份宣告中稱,“這些工人未來將會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
與此同時,由於工資稅是聯邦退休金制度的收入來源,用於支付聯邦養老保險,如果暫停徵收,意味著美國老年人可能為此“埋單”。正如馬薩諸塞州聯邦眾議員、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理查德·尼爾所言,特朗普此舉將會破壞美國退休人員的財務安全。
根據美國智庫“預算和政策優先中心”的資料,大蕭條後開始徵收的工資稅是美國老年人最大的單一收入來源,為一半退休人員提供了大部分收入,為18%的退休人員提供了至少90%的收入。目前,隨著龐大的嬰兒潮一代陸續退休,政府已經面臨著巨大的退休金支付壓力。透過工資稅遞延進一步壓縮收入來源,特朗普此舉更像是一個危險的賭博。
特朗普在今年大選中的挑戰者拜登8月8日表示,特朗普正在“將社會保障置於嚴重風險之中”。拜登說,由於沒有提出如何彌補資金缺口的方案,總統此舉是對社會保障專案宣戰的第一槍。
△彭博社稱,特朗普出臺的紓困措施對美國經濟幫助有限
僱主“裡外不是人”
特朗普在他位於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的高爾夫俱樂部簽署了上述兩項行政令,他當時正在那裡度週末。其他行動包括延長一項學生貸款利息支付減免的政策,以及暫緩執行房客驅逐令的措施。
近兩日來,這些舉措的經濟影響飽受爭議,特別是工資稅遞延。特朗普的盟友、經濟學家斯蒂芬·摩爾認為,工資稅遞延相當於減稅3000億美元,將有助於經濟復甦。但其他經濟學家表示,此舉不太可能為美國經濟提供大量的實質性刺激。
“工資稅遞延將持續到年底,但在稅法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可能會對用掉額外收入猶豫不決。”高盛經濟學家亞歷克·菲利普斯和布萊克·泰勒表示。彭博社也分析稱,雖然這些舉措總比沒有的好,但給失業者的補助相比前幾個月要少得多,而工資稅遞延也無法幫助數千萬失去工作的人。
此外,工資稅遞延可能在僱主和僱員之間造成緊張關係。由於工資稅本由企業在每月發工資時代扣代繳,如果企業此時暫停代扣並將多餘的錢發給員工,它們可能會在2021年面臨收回資金的困難。而如果一些員工已經離職,情況就會變得更加複雜。但任何繼續代扣,將會引發員工不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能面臨“裡外不是人”的窘境。
面對如此尷尬的局面,企業可能選擇乾脆什麼都不做,因為它們不想夾在員工和政府之間“兩面不討好”。“遞延工資稅並期望公司遵守行政命令的想法,這根本沒有邏輯。它們以後可能還得問員工要錢,除非國會永久性削減工資稅。”芝加哥均富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戴安·斯旺克指出,“而且問題不是出在有工資的人身上,(真正需要幫助的)是那些沒有工資的人。”(央視記者 顧鄉)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