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長期處於牛短熊長狀態的市場中,牛市行情的出現卻顯得非常珍貴。但是,縱觀過去近二十年的A股表現,A股市場似乎存在著這樣的執行規律,即牛市執行週期往往不超過兩年的時間,而熊市執行週期則往往在四年左右。由此可見,對A股市場來說,一旦步入牛市行情,那麼就應該要格外珍惜。
從2018年四季度以來,創業板市場就開始步入觸底反轉的走勢,且至今累計最大漲幅已經超過了一倍的水平。至於滬深主機板市場,則見底時間略有延後,但從2019年以及2020年的年度漲幅來看,已有逐漸走牛的跡象。其中,作為相對弱勢的上證指數,繼2019年上漲22.30%之後,2020年以來累計漲幅也達到了8.66%,從今年最低點上漲以來,已經確立了技術性牛市的執行格局。
相對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走勢,這兩年A股市場的表現顯得明顯轉強。隨著中國股市的逐漸走強,海外知名機構也紛紛看多中國股市。其中,花旗發表了最新的研究報告,並表示中國本輪牛市或比2015年更持久。對這一輪A股牛市行情,也陸陸續續得到了海外機構的認可。
面對長期處於牛短熊長狀態的中國股市,當市場步入牛市之後,無論是市場資金還是政策監管層面上,都會顯得格外謹慎,甚至尚未走出2015年槓桿牛市的心理陰影。
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當市場形成了有效的賺錢效應之後,資金就會一窩蜂跑向市場,由此導致慢牛變瘋牛行情。受此影響,在股市處於非理性上漲的過程中,更容易引發政策監管的收緊,併為瘋牛行情降溫,積極引導股市慢牛行情的出現,延長牛市的執行週期。
但是,市場本身具有自身的執行規律,政策層面的干預終究難以改變市場自身的執行規律。最重要的是,經歷了之前五年時間的震盪築底之後,A股市場已經逐漸擺脫了底部執行區域,並逐漸形成了新的上漲趨勢,一旦市場趨勢得以確立,那麼中短期內也很難發生實質性的扭轉。
在最近一兩年的市場行情中,醫療與科技成為了市場的主導力量,受益於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不少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估值溢價被不斷抬高,部分龍頭企業的動態估值甚至超過了百倍水平。但是,市場總不會出現只漲不跌的股票,也不會出現只跌不漲的股票,當市場上漲到一定高度之後,原本處於低估值、低市淨率狀態的傳統週期行業,終究還是存在強烈的估值修復需求。
近期,A股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板塊輪動效應,市場賺錢效應也逐漸從科技、醫療轉移至以券商、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傳統週期行業。從估值修復的角度出發,目前可能只是處於估值修復的初期階段,且當行業板塊拐點得以確立之後,起碼在中短期內不會輕易發生扭轉。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傳統週期行業更屬於估值修復的性質,未來的市場亮點仍然在科技、醫療、大消費等領域身上。
既然A股市場已經確立了牛市行情,那麼市場的板塊輪動效應自然會顯得非常強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醫療、科技與傳統週期行業的板塊輪動效應仍然存在,但市場自身存在較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對估值過高或漲幅過高的股票,終究考驗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以及基本面狀態,脫離核心價值的股票始終難逃價值迴歸的過程。至於估值被過度壓低的股票,只要業績增速良好以及基本面尚佳,那麼扭曲的估值終究還是會得到修復,這也是市場自我調節的過程。
與往年的牛市行情相比,即使目前市場牛市已經運行了一段時間,但對滬深主機板市場來說,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於相對合理的狀態,與2015年槓桿牛市的平均估值相比,現在市場的估值水平要明顯偏低。除了個別科技、醫療等板塊外,傳統週期行業的平均估值仍然處於歷史估值底部區域,在市場板塊輪動明顯增強的背景下,低估值行業的估值修復行情有利於減少股市大幅波動的風險,也有利於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良性回升。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無論是市場自身的執行趨勢還是政策層面上的考慮,都希望這一輪牛市行情的持續時間會更長一些,尤其是在註冊制改革加快推進的當下,持續牛市環境是投資者與融資者互利共贏的局面,牛市時間越長,越有利於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效果,對我國的經濟轉型、科技振興帶來更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