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風雨,後有追兵。”剛剛從近年來罕見的債市波動中修復,又一場股市行情襲來。繼本金安全之後,銀行理財面臨一場盈利能力的拷問。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調研多處銀行網點和理財子公司瞭解到,近期股市走強,在財富效應影響下,銀行理財產品比較難賣了。
理財產品難賣
記者近幾天走訪發現,股市的財富效應令人心思動,不少中小投資者開始考慮將存款、銀行理財轉移進股市。徐女士是一名典型的中國大媽,她掌管著家中的財政大權,也是一位資深股民。她對記者表示,憑藉著“賺點就跑”的交易鐵律,20年股海沉浮,她炒股方面整體略賺。此前考慮到疫情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影響,她在股市和銀行理財的配置比例是1∶2。近期市場好轉,她決定加碼股市,徐女士最近有一筆50萬的銀行理財正好到期。她對客戶經理小王表示,就打算留10萬在銀行,剩餘40萬全部取出來進股市。
小王是北京某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他對記者表示,近期的股市行情,對客戶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徐女士這類,準備加大對股市投入,不少存款、銀行理財到期就直接“搬家”進了股市。還有一個影響是,銀行理財產品更難賣了。小王手中不少本來打算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看到最近股市較好,索性就把準備買理財的資金投進了股市,不少產品不那麼好賣了。
在這種情況下,客戶經理乾脆順勢而為,向客戶主要推介偏股型混合基金,畢竟與客戶直接取走存款和理財相比,銀行代銷基金還能有筆渠道收入。小孫是某股份制銀行主要負責高階客戶的客戶經理,雖然這家銀行以零售業務見長,也有理財子公司一直在發產品,但小孫近期向客戶主推的還是基金產品。他對記者表示,他主要服務的高淨值人群很多有一定的理財能力。“現在的行情下,再跟客戶主推銀行理財產品,客戶肯定接受度不高。上半年,偏股型基金對結構性行情的把握還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近期精選了一些歷史業績表現比較好的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向客戶重點推介。有些爆款基金稍微晚點兒就買不上了,根本‘上不了車’。”小孫對記者表示。
理財收益率創新低
除了股市的吸金效應,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持續下行。
第三方研究機構普益標準最新監測資料顯示,截至目前,6月份334家銀行共發行了7223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產品發行量增加30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9%,較上期減少0.01百分點。這一收益率創可比標準下43個月以來的新低。
6月淨值型產品期間收益率最高的是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的“基金股票雙重精選人民幣理財產品2007年第2期(850001)”,期間年化收益率為106.81%。淨值型產品期間波動性最高的是中信銀行發行的“中信理財之樂贏穩健和信2001期淨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A193A7046”,期間波動性為442.72。
前述理財經理小王表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直呈現下降的態勢,且下降幅度還不小。不僅是收益率低,在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的轉型過程中,市場波動造成的淨值下降也衝擊著投資者的“保本信仰”。根據中國理財網資料統計,截至6月末,今年以來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淨值低於1元的超200只,約佔今年發行產品數量的5%左右。
寄望長期穩健
銀行理財目前以“固收+”為主的產品型別難以有較高的回報,銀行理財在產品的資產配置上是否會有調整呢?
記者採訪了多位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整體來看,他們對近期市場走勢的原因認識比較統一,即在全球放水的背景下,加之國內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金融資產價格跑在了基本面的前面。而正是由於這種邏輯,銀行理財投資權益市場的態度仍然偏謹慎。
一位四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現階段還是以觀望為主,保持穩健的投資策略,應該不會大量增加權益市場的配置。
一位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投資經理告訴記者:“針對市場變化,我們對產品的配置進行了調整,不過相對比較謹慎,止盈了部分權益倉位。主要是考慮避免大幅波動,見好就收。”
另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則表示,“前段時間已經就權益部分加了一些倉位,所以現在整體加倉不多。”他認為,此次市場上漲整體還是由資金推動的,國內疫情和經濟恢復較好,對內改革預期增強市場信心,對外經濟穩健吸引外資進來。加之財富效應吸引散戶,市場情緒較高。對於後市,上述人士則持謹慎態度。
近期有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了量化股債輪動策略指數掛鉤型理財產品。據介紹,股債輪動指數透過量化策略進行大類資產的靈活配置,能夠捕捉到股債大類資產的趨勢性上漲行情,並且可在趨勢性下跌行情中迅速降低風險敞口以控制回撤的風險,實現穿越週期的收益。
從這些機構的表態來看,對於後市普遍謹慎,這或許也意味著當前行情下,一部分資金從銀行轉移恐怕很難避免。但也有人士表達不同的看法,“行情中能賺的盆滿缽滿的畢竟是少數。銀行理財的定位應該還是致力於為低風險偏好的客戶提供一些低波動率、穩定收益的產品。拉到一個較長的週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還是有競爭力的。”一位理財子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