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券商公募化產品火了。
7月1日,中信證券公募化大集合產品“中信證券卓越成長”迎來了二次發售,基金君獲悉,僅一個小時募集金額就超過了50億元,截止7月1日下午5點,該基金銷量已經超過70億元,並從2號開始暫停大額申購。
另一方面,近日上漲的股市行情也為權益基金的熱銷提供了土壤。受白酒行情爆發等影響,大盤終於在時隔近4個月後再次站上3000點,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收3025.98點,全天漲幅達1.38%。
值得注意的是,據wind資料統計,截止到7月1日,今年以來,年內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總募集金額整體超6800億元,A股入市“彈藥”充足。
中信證券旗下公募化產品開售一小時吸金50億元
一小時吸金50億,全天銷量已超70億元......7月1日,中信證券旗下公募化大集合產品“中信證券卓越成長”迎來了二次發售。
基金君獲悉,該產品僅一個小時募集金額就超過了50億元,截止7月1日下午5點,該基金吸金已經超過70億元。
據中信證券相關人士介紹,該銷量已經超出預期,“我們當時預估是新增50億元,現在的銷量比預計的還要好”,該人士表示,公司可能會限制大額申購。
果不其然,7月1日下午2點51分,中信證券釋出公告稱,從7月2日起,中信證券卓越成長的所有銷售機構單日單個基金賬戶對單個計劃份額累計的申購金額限額設定為5萬元(B類計劃份額和C類計劃份額分別計算),如某筆申請將導致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本集合計劃金額達到或超過5萬元(B類計劃份額和C類計劃份額分別計算),本集合計劃管理人將有權拒絕該筆申請。
重點投資具有持續高成長潛力的公司業績報酬標準提高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證券卓越成長是中信證券推出的第四隻偏權益類產品,由中信證券資管權益投資部負責人張曉亮擔任投資經理,張曉亮曾獲得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三年期權益類資管最佳投資主辦”和“五年期權益類資管最佳投資主辦”稱號。
張曉亮的長期投資業績也可圈可點。據wind資料統計,從2014年8月14日至2020年6月30日,其任職期間累計收益率為328.26%,近三年累計收益率也超過了50%。
具體來看,該產品重點投資於具有持續高成長潛力的公司,對股票資產投資比例為集合資產計劃的50%—95%,其中投資於港股通標的股票比例佔股票資產不超過50%(含50%)。
在近日關於該產品的一場網上路演中,張曉亮表示,穩定的經營模式和盈利預期是決定“成長是否有質量”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礎上再去關注景氣度與成長性,沒有基本面支撐的“成長”不值得盲目追逐,而尋找“有質量的成長”是不斷去偽存真的過程,透過全方位的行業覆蓋,識別產業結構升級中的有質量成長的標的,不侷限於某個行業。
在路演中,提到科技類資產,張曉亮表示,該領域部分資產有周期性因素,對未來表現不能盲目樂觀。此外目前市場圍繞A股電子製造、晶片公司的炒作,需要以謹慎態度迴避週期性硬體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和中信證券紅利價值產品一樣,該產品也採取業績報酬模式,有業內人士指出,“業績報酬”機制是產品管理人與持有人之間,進行利益繫結的一種舉措。簡而言之,只有持有人賺的越多,管理人才能收取更多的業績報酬,這就很容易刺激管理人全力做好產品業績,達到同向激勵的目的。
不過,不同於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中信證券對該產品設定了更高的業績報酬標準,即期間年化收益率超過 8%以上部分按照20%的比例收取管理人業績報酬,若收益率小於8%,將不收取業績報酬。而在紅利價值產品中,業績報酬計提的門檻是年化收益率6%。
中信證券自有渠道銷量佔比近9成
此次該產品的發售渠道除了中信證券自有渠道外,多家銀行也參與外部渠道銷售。
不過,據基金君獲悉,此次產品的熱銷背後,中信證券自有渠道貢獻亮眼,截止收盤,單單中信證券渠道的銷售規模在總銷量中的佔比就已經接近9成。
“我們外部銀行的銷售是陸續啟動的,從節奏上來說,肯定沒有我們自己系統內搶得這麼快,所以今天當天的銷量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於系統內”,中信證券資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儘管如此,中信證券在渠道銷售方面的號召力仍可見一斑。事實上,自從去年9月份以來,中信證券資管業務已經成為了券商資管“公募化轉型”的主要陣地之一,並相繼產生了多個爆款產品。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中信證券品牌效應和產品歷史業績綜合加成之下的結果。
作為券業龍頭,中信證券投研實力雄厚,並在多個業務條線保持領先位置,資管業務上也不例外。
從規模上來看,中信證券資管長期佔據業內第一的位置,截止今年一季度,中信證券資管規模達1.08萬億元,仍是唯一一家資管規模過萬億的券商。與此同時,公司主動管理規模佔比也在逐漸提升,截止今年一季度,其主動管理規模達4871.46億元,佔比近50%。
從業績上來看,作為中信證券資管業務的明星產品,中信證券卓越成長曆史業績也非常亮眼。wind資料顯示,該產品自張曉亮擔任投資經理以來,年化收益率已經高達27%,頗為優秀。
中信證券方面表示,中信證券卓越成長完成公募化轉型後,將與另外三隻混合型大集合——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中信證券量化優選構成強大的公募化權益類產品線,進一步覆蓋市場主流權益投資策略,並充分匹配不同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
今年爆款基金頻出為A股帶來多少“彈藥”?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呈現震盪走勢,但新基金髮行仍不甘示弱,爆款頻出。
東方紅恆陽五年定開混合發行首日迎來90億元認購,成為鼠年首個“一日售罄”基金,而後,“日光基”漸成標配態勢。交銀創新領航混合、國泰藍籌精選混合、廣發價值優勢混合、永贏科技驅動、招商科技創新……這些基金均一日售罄。今年5月底,易方達均衡成長股票基金成立規模逼近270億元;而時隔半個月,這一紀錄再次被重新整理,6月份南方成長先鋒基金更是一日吸金超321億元,6月15日,易方達優質企業混合更是重新整理記錄,銷量高達350億元,最終配售比例為23.45%......
據wind資料統計,截止到6月30日,今年以來成立的權益類基金(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已累計達到356只,合計募集規模達6721.65億元。加上7月1日發售的中信證券卓越成長等產品,今年權益類基金規模也已超6800億元。
新基金募集的資金也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新“彈藥”。若按照60%的平均倉位計算,今年新發的權益類基金將給市場帶來超4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另一方面,7月首日,股市表現也頗為亮眼。受白酒行情爆發等影響,7月1日,大盤終於在時隔近4個月後再次站上3000點,截至7月1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3025.98點,全天漲幅達1.38%。而隨著A股計程車氣大振,資金入市的速度或也將繼續加快。
5個月倒計時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進入下半場
對於券商資管來說,公募化改造是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而根據此前監管規定,今年年底是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的時間“大限”,目前已經進入下半年,留給各家券商資管的也就只有5個月時間,因此,各家機構也在加快產品公募化改造的進度和力度。
從目前進展情況看,頭部券商資管產品公募化改造的速度明顯提升。據悉,今年以來,中金公司、廣發資管、興證資管、海通資管等多家券商均推出了公募化改造產品,其中興證資管、海通資管等推出的均為旗下首隻公募化產品。
儘管在權益類市場上,前有成熟的公募基金,後有搶跑的理財子公司,但券商資管發力公募的優勢仍非常明顯。
從銷售情況來看,不再“養在深閨”的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產品在銷量上均表現不俗,體現了優秀財富管理機構的市場號召力。去年9月16日,國君資管旗下第一隻大集合轉公募的產品開始銷售,銷量規模高達122億元。此外,中信證券第二隻參公改造產品也獲得了超百億銷售。東方紅資產管理首隻參公產品東方紅啟元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單日也獲得超30億元的認購。
華東一家券商資管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券商資管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主動投資能力上,這也是券商資管的機會所在。廣發證券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型券商的綜合平臺將會是券商資管的比較優勢,未來券商資管會藉助母體的綜合平臺優勢,抓住市場化、人才和投研等方面各種優勢,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