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宣佈調整現有貨幣政策框架,將尋求實現2%的平均通脹率長期目標,更加側重實現充分就業,以應對美國經濟結構性變化和新冠疫情帶來的新挑戰。
經濟學家認為,新的貨幣政策框架意味著美聯儲將更長時間維持超低利率寬鬆貨幣政策,但能否實現通脹目標仍存在疑問,會否引發金融穩定風險也值得觀察。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在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舉辦的年度經濟政策研討會上宣佈了這一重大政策變化。他說,美國經濟在演變,美聯儲實現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雙重目標的策略也必須適應美國經濟變化帶來的新挑戰。他表示,在結束對現有貨幣政策框架歷時一年多的評估後,美聯儲貨幣政策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一致同意尋求實現2%的平均通脹目標。
鮑威爾解釋說,這意味著當美國通脹率低於2%一段時期後,美聯儲可能會採取適當貨幣政策提升通脹率,使其“適度”高於2%的水平一段時間,相當於一種靈活的“平均通脹目標制”。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羅伯特·卡普蘭表示,他認為美聯儲可以容忍年度通脹率升至2.25%至2.5%的區間。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詹姆斯·布拉德則表示,美聯儲官員對容忍更高通脹的看法各不相同,新政策框架並非要確定具體通脹目標,而是表明容忍通脹率高於2%一段時間是明智之舉。
根據新政策框架,美聯儲對就業目標也進行了調整,以幫助儘可能多的人就業。鮑威爾表示,這一調整是因為美聯儲認識到就業市場可以持續強勁而不導致通脹飆升,同時就業市場走強會幫助更多低收入人群就業,有助於減少收入不平等。
富國銀行證券經濟學家薩姆·布拉德和邁克爾·普列塞認為,新政策框架會導致更寬鬆的貨幣政策,進一步降低實際利率水平。但他們指出,從實際政策效果來看,新政策框架並非變革性的,事實上美聯儲早就這樣做了。過去三年多美聯儲一直強調2%的通脹目標是“對稱性”的,即容忍通脹率小幅高於或低於2%。
美聯儲調整政策框架的大背景是美國經濟結構已發生長期性變化。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陷入“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困境,失業和通脹的關係不再那麼緊密。受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美國國內需求承壓,失業率高企,美聯儲更加擔心失業問題而非通脹風險。特別是如果疫情持續,一些暫時性失業會轉變為永久性失業,從而對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造成永久性傷害。因此,美聯儲官員迫切希望儘快推動就業市場復甦,讓失業率回到疫情前的較低水平。
相關資訊顯示,美聯儲官員預計至少到2022年底前不會加息,新的政策調整預示著美聯儲將維持超低利率更長時間。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曾多次警告,長期維持低利率的政策環境可能會鼓勵投資者追逐高收益率,導致金融脆弱性進一步累積,威脅全球金融穩定。(新華社記者高攀 熊茂伶 許緣)
【來源:新華社影片】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