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市場。出於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被視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在華市場也越來越廣闊。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作為全球主要的天然氣出口國、毗鄰中國的俄羅斯,無疑是最有望成為中國天然氣市場擴大的最大受益者。2019年12月2日,中俄東線天然氣專案("西伯利亞力量")已經正式投產,據Gazprom(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官網的資訊,該專案最終每年將可以對華出口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以中國2018年126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進口量來計算,380億立方米已經相當於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的30%以上,這無疑將令該國成為我國天然氣一大重要供應渠道。不過,俄羅斯想要的恐怕還不止於此。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近期已經開始著眼於推進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專案("西伯利亞力量2號")了。那麼,為什麼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專案剛剛投產不久,俄羅斯就急於推動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專案的建設呢?中俄兩國在天然氣方面的合作加速,對雙方來說又有何意義呢?
1.俄羅斯著眼於"西伯利亞力量2號"去年12月,"西伯利亞力量"正式投產後,立刻得到了中俄兩國的高度評價。新華社援引中國官方的表態稱,該專案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標誌性專案,也是雙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贏的典範";俄羅斯總統更是激動地表示,在兩國建交70週年之際,該專案投產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將使兩國的戰略合作達到新高度……
"重大歷史意義"、"合作達到新高度"……俄羅斯這一系列評價是否有點言過其實了呢?其實,俄羅斯總統只是坦言其內心的真實想法罷了。
資料顯示,該專案是中俄談判20年的結果,其過程的艱辛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在2014年俄羅斯遭到西方圍堵之際,中國毅然對俄羅斯伸出橄欖枝,同該國簽署了這個合同估值4000億美元的專案,為其解決了燃眉之急。
4000億美元的專案,無疑是大單中的大單。資料顯示,2014年俄羅斯的GDP僅為2.06萬億美元,4000億美元已經相當於該國當年GDP近20%了。因此,該專案對於俄羅斯來說甚至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得到該國如此高的評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今,深知與中國合作的好處之後,俄羅斯正著眼於另一箇中俄天然氣管道專案——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專案。據外媒報道,由於Gazprom調整計劃,"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正獲得發展勢頭。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18日,Gazprom的總裁阿列克謝·米勒(Alexey Miller)就曾表示,在俄羅斯總統的指示下,該公司已經啟動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勘測設計工作。米勒表示,該專案的目的是連線俄羅斯東西部地區的天然氣基礎設施。
更重要的是,該公司還可以在"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基礎上建設一條過境蒙古國、通往中國的管道專案。據米勒透露,該專案的運輸能力將達到500億立方米。屆時亞馬爾的天然氣不但能銷往歐洲,而且還能在亞洲市場也佔據一席之地。
不過,卡內基莫斯科中心高階研究員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近期表示,從長遠來看,歐洲市場競爭加劇,加上一些國家開始減少對俄的依賴,Gazprom在歐洲市場的地位正在逐漸下降。
據外媒報道,2018年Gazprom在歐洲天然氣市場的份額從前一年的34.7%上升到36.7%,達到歷史新高。在這一背景下,歐盟委員會已經開始呼籲成員國實現能源多元化,以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
歐洲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Gazprom顯然會是最痛苦的一方。資料顯示,在Gazprom的天然氣銷售中,歐洲市場約佔其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二。因此,隨著歐洲國家加大對美國天然氣的進口,俄羅斯不得不盡快開拓新的天然氣出口市場。
2.為何俄羅斯急於推進"西伯利亞力量2號"?事實上,早在2015年,Gazprom就已經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同中石油簽署了對華供氣的協議,而歐洲降低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行動也早已出現端倪,但是俄羅斯直到近期才開始急於推動這一專案,背後究竟有何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推動呢?從近期相關訊息來看,可能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俄羅斯經濟狀況日益惡化
在疫情的衝擊下,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正在日益惡化,因此該國急於透過西伯利亞力量2號來改善其經濟狀況。
俄羅斯央行6月份表示,該行預測俄羅斯2020年GDP將下跌4%至6%,並且認為二季度該國GDP的降幅將比預期還要大。今年4月份,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就曾表示,該國二季度GDP預計將下跌8%;而在5月份她就聲稱,二季度GDP跌幅可能不只8%。
此外,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5月份也曾表示,該國二季度GDP跌幅預計將達到9.5%,全年預計將下跌5%;世界銀行7月初的報告則預測,今年俄羅斯GDP預計下跌6%……
除了疫情較為嚴重之外,作為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大國,俄羅斯經濟還遭遇能源價格暴跌的重創。眾所周知,由於俄羅斯不願意配合減產,沙特今年3月份還曾對其發起油價戰,導致國際油價一度出現負值,對俄羅斯的經濟顯然會產生較大的打擊。
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Rosstat)此前的資料顯示,自2010年到2018年,俄羅斯經濟份額中,石油和天然氣佔比已經從34.3%上升到38.9%,可見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對該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如今,油價戰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國際油價仍未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此該國經濟壓力仍未能得到減輕。而如果推進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的建設,則有望為該國增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促進該國天然氣出口,從而有望提振該國經濟。
(2)美國頻頻阻撓"北溪2號"
除了急需提振經濟之外,美國長期阻撓北溪2號專案也令俄羅斯意識到開闢亞洲市場的緊迫性。
長期以來,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都需要過境烏克蘭,這就出現了過境國的風險。早在2006年俄烏兩國就曾因天然氣供應問題出現爭端,2009年這一爭端還殃及歐盟,導致歐盟天然氣被"斷供",引起歐盟和俄羅斯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而從俄羅斯出發,直達德國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則可以改變俄羅斯受制於人的局面;同時也可以確保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杜絕因過境烏克蘭而產生的"斷供"風險,對於俄歐雙方來說,顯然是"雙贏"的專案。
然而,這卻動了美國的"乳酪"。一方面,北溪2號專案建成後,美國將無法再同以往一樣,透過烏克蘭來控制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以達到牽制俄羅斯的目的;另一方面,北溪2號建成後,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的市場份額勢必有增無減,這對於試圖與俄羅斯爭奪歐洲市場的美國天然氣供應商來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美國曾多次從中阻撓,試圖讓這一專案"夭折"。2019年底,眼見該專案完工日期越來越逼近,美國乾脆宣佈對參與該專案的公司實行懲罰;今年6月初,美國再次提出一項法案,目的是擴大對該國專案的懲罰……
據《俄羅斯商業諮詢》7月14日報道,德國聯邦議院經濟和能源問題委員會的負責人克勞斯·恩斯特(Klaus Ernst)正在敦促美國放棄對北溪2號的相關行動,但是從美國近幾年的種種舉措來看,要說服其放棄這一行動,難度顯然是很大的。
做投資的人常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於俄羅斯天然氣出口來說,顯然也是如此。雖然俄德兩國都不太可能因為美國的行動而放棄北溪2號,但是俄羅斯對歐洲市場的依賴也是事實,如果不盡早開拓新市場,一旦美國的懲罰生效,那麼俄羅斯經濟很可能就會被"扼住咽喉"。
(3)中國市場具有較大的潛力
長期以來,俄羅斯都將歐洲視為其最為重要的天然氣出口市場,如今該國已經開始慢慢發現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的潛力,因此開始極力尋求加深與中國的合作。
儘管上半年全球能源需求不振,但是中國海關總署7月14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油氣進口規模同比均出現逆勢增長。其中,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9.9%至2.69億噸;天然氣進口同比增長3.3%至4835.9萬噸。看到中國市場的韌性,俄羅斯會"心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據《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2019)》預測,2050年前中國天然氣消費還將保持增長趨勢,也就是說中國天然氣市場未來30年的需求仍將保持增長,對於全球最大天然氣供應國俄羅斯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市場。
今年6月26日,Gazprom總裁米勒就曾表達出其對中國市場的樂觀。他表示,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將以非常高的速度增長,去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增長了近10%,預計15年內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可能翻倍。
因此,米勒認為該公司與中國的合作潛力還很大。他表示,在可預見的將來,俄羅斯對中國天然氣出口量很可能將超過1300億立方米,與其對傳統市場(即歐洲)的供氣量相當。而要想對華出口更多天然氣,其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可能已經刻不容緩。
另外,俄羅斯能源部曾表示,到2035年該國在全球的天然氣供應量有望增加至1億-1.2億噸,是其2018年供應量的5-6倍。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該國就必須佔據全球更多市場,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自然就成為俄羅斯擴大市場的重點。
3.該專案對中俄兩國有何意義?由此看來,西伯利亞力量2號專案如果建成,對於中俄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大重要意義。
- 其一,鞏固俄羅斯作為全球最大天然氣供應國的地位。
如上文所說,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長期以來都非常依賴歐洲市場,然而歐盟委員會卻已經開始呼籲其成員國降低對俄的依賴,導致不少歐洲國家開始加大對美國天然氣的進口,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的市場份額也因此而遭到削減。
然而,如果如米勒所預測的,該國未來對華天然氣出口量能與歐洲市場相當,那麼其出口量很可能實現翻倍。因此,如果俄羅斯能順利拿下全球最大天然氣進口國——中國的市場,那麼該國將有望逆風翻盤,繼續坐穩其全球最大天然氣供應國的"寶座"。
- 其二,進一步確保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安全。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之後,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正在逐年攀升,因此確保國內天然氣供應安全這一問題也被提上日程。
事實上,中國天然氣進口資源主要有管道氣和液化天然氣(LNG)2種,其中管道氣主要由中亞和緬甸等國供應,而LNG則由澳大利亞、卡達、馬來西亞、印尼和美國等提供。而自從出現頁岩氣革命以來,美國天然氣產量出現"爆炸式增長",2011年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產氣國,未來該國還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
如果將市場交給美澳等國,顯然是不利於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因此,近些年中國正致力於令天然氣供應渠道多元化。與2016年相比,2018年我國天然氣供應國增加了10個至26國。
如今,俄羅斯又將大規模對華供應天然氣,這也有望加劇各國在華天然氣市場的競爭。一方面,這將確保國內天然氣供應充足,就算哪個國家突然宣佈"斷供",也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天然氣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哪個國家要想暫停供應,可能也需要掂量一下後果,而不會草率地做出決定。
- 其三,中俄兩國的合作也將因此而不斷加深。
與一般的商品貿易不同,在天然氣管道專案合作中,管道建設所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多自不待言,更重要是,這類合作還存在著供應風險、購買方風險、過境風險及定價糾紛等多種風險,因此兩國如果沒有足夠的互信,是不會輕易達成合作的。
這也正是"西伯利亞力量"專案需要歷經20年談判才能達成的重要原因。而該專案正式投產之後,中俄還願意再建造一條運輸能力更大的天然氣管道,意味著兩國之間的互信程度已經進一步提高,雙方的合作因此而不斷加深也是意料之中。
如外媒所說,中俄都將成為該專案最大的受益者。因為這些天然氣管道專案將有助於鞏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全球最大能源生產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從而可以幫助兩國更加有力地抵抗外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