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去產能”週期開啟 鋼鐵企業如何“煉就金身”
外匯天眼APP訊 : 一邊是新一輪去產能工作加速推進,一邊是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啟動更新,今年上半年經營有所改善的鋼鐵行業,正迎來新一輪政策洗禮,鋼鐵企業如何應對行業變化?近期,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了多位行業,他們表示,兼併重組將是鋼企提升發展的突破口,鋼鐵行業的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新一輪“去產能”開啟
6月18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等多部門聯合釋出《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鞏固去產能成果。通知要求,對尚未完成壓減粗鋼產能目標任務的地區,要繼續堅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確保在2020年全面完成“去產能”目標任務。
目前,多地已宣佈對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以河北省為例,下屬各地市已開始執行河北省淘汰落後產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河北省2020年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工作方案》。其中,國內鋼鐵產能分佈最為密集的唐山市,此次共對192家企業落後產能進行了淘汰,全部為中頻爐裝置,淘汰方式均為“封存”或“拆除”。邯鄲市計劃到2020年將鋼鐵企業數量由17家整合為8家左右;安陽市要求本年度基本完成鋼鐵企業重組整合、裝備產能置換、環保提標改造,計劃優特鋼比重達到30%以上,企業數量由11家整合為4家。
山西省釋出了《鋼鐵產業轉型升級2020年行動計劃》,在2019年重點推進22個鋼鐵行業升級改造專案的基礎上,計劃以打造山西省特種金屬材料產業叢集創新生態和千億產業培育為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山西省鋼鐵行業自主創新和科技引領能力。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表示,2016年,國家提出了鋼鐵行業用5年時間化解1.5億噸以上過剩產能的目標,這一目標在2018年提前完成,並且徹底清除了“地條鋼”。如今,新一輪“去產能”啟動,目的主要是對鋼鐵行業去產能專案進行“回頭看”,對前兩年工作進行鞏固和掃尾。
天風證券鋼鐵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金龍表示,前期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比較明顯,行業從2015年虧損到2016年起開始盈利,同時,全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從當年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約50%,“從量級上看,今年壓減產能量相較2017、2018年的高峰期還是有所差距的,所以對行業的影響並不明顯。”馬金龍說。
王國清介紹,近幾年,各地仍存在部分企業不及時關停被置換產能、老舊產能重新進入市場等問題,而今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去產能”收官之年,新一輪的去產能是鞏固之前工作成果的必要措施。
產能置換新規將出臺
除了“去產能”提速,鋼鐵行業產能置換的指導辦法也啟動“更新”。為了嚴禁鋼鐵行業新增產能,推進佈局最佳化、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信部於7月24日下發最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2020版置換辦法)。
相比於2017年的修訂稿,2020版置換辦法徵求意見稿對重點區域、產能置換比例等細節內容,做出進一步提升。例如,辦法實施的重點區域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以及其他“2+26”大氣通道城市,一共包括46個省市和示範區。重點區域置換比例不低於1.5:1,其他地區置換比例不低於1.25:1。此前,辦法實施區域主要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其置換比例為不低於1.25:1,其他地區實施減量置換。
對此,馬金龍認為,由於生產技術不斷進步、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鋼鐵行業還出現了產能越去、產量越多的矛盾。
“我國粗鋼產量也屢創新高,此次產能置換辦法修訂將各項指標提高、收嚴,可以維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促進了產能的跨區域流動,提升裝備技術水平。”馬金龍說,從對行業影響上看,還要依據各地執行情況,但目前來看,鋼鐵行業在產能置換上必須要加嚴,進而控制產量、產能。
日前,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級巡視員呂桂新表示,隨著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及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鋼鐵行業已出現產能降低、產量增長的矛盾現象。“在行業減量化發展的大趨勢下,進一步提高產能置換比例有了現實的需要。”呂桂新說,在當前行業兼併重組的重要視窗期,產能置換政策採用清單化管理方式,為過剩產能穩妥退出、新建產能有序前行提供了參照,同時,在促進短流程鍊鋼工藝發展、提高行業集中度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
鋼企兼併重組正加速
政策層面的變化,將對鋼企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有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引導下,鋼鐵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鋼企兼併重組也在加速。
目前,A股鋼鐵企業的併購重組已熱絡起來。三鋼閩光在6月2日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21.52億元收購三鋼集團持有的羅源閩光100%股權。三鋼閩光表示,此次收購有利於該公司產能置換方案的順利實施,進一步推動該公司產業轉型升級和沿海戰略實現。同時,也將為三鋼閩光新增年產鋼量約190萬噸。
首鋼股份6月13日公告稱,將所持有的北京汽車10.29億股內資股與首鋼集團持有的首鋼鋼貿51%股權進行置換。交易完成後,公司控股首鋼鋼貿,而且,首鋼股份對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的持股比上升至80.82%。公司表示,置換完成後,首鋼股份產業鏈建設將得到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產銷緊密協同、提升產銷研一體化經營能力。
針對產能置換新規對鋼企的影響,卓創資訊分析稱,重點區域範圍增加,意味著置換比例為1.5:1的區域變大,整體置換的規模較2018年要大,新增產能相應減少。例如,按照原有200萬噸產能計算,2018年產能置換後新建產能為160萬噸,2020年產能置換後新建產能為133萬噸,產能減少27萬噸。
此外,針對2020版新規對已完成實質性兼併重組企業“重點區域按照不低於1.25:1的比例進行置換,其他地區的置換比例不低於1.1:1”的要求,卓創資訊認為,一些在進行產能置換或已經完成的企業可能需要重新評估,按照新標準有效置換。
對於接下來的行業走向,有認為,未來鋼鐵行業將是“智慧製造+綠色發展”的模式,一方面,鋼鐵企業透過技術改造、兼併重組做大做強,提升鋼鐵行業的集中度;另一方面,要在超低排放改造中不斷突破,共建綠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