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系列內部調整後,京東數科啟動科創板IPO,有望成為國內網際網路金融第一股。
7月1日晚,北京證監局公佈了《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此次為京東數科上市護航的券商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及華菁證券,雙方已於6月28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
而在輔導前夜,京東集團釋出公告,稱已於6月25日宣佈與京東數科訂立協議,並將向京東數科增資17.8億元,獲得京東數科36.8%的股權。此次戰略融資後,京東數科最新估值近2000億元。
在此之前,京東數科變更為股份制有限公司,並設定特別表決權股份。由於此投票制,京東將持有約18.7%的京東數科的投票權,劉強東及其控制實體宿遷領航方圓合共持有54.7%的投票權。也就是說,劉強東已將京東數科牢牢攥在了手中。
同日,京東數科對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已於今年2月卸任京東數科法人和董事長的劉強東再度迴歸。京東CHO餘睿卸任董事長,章澤天、章肖明等多人卸任公司董事,張雱、許冉等5人新增為董事。
為了衝刺上市,獲得更高估值,京東數科最重要的部署莫過於“去金融化”。
京東數科的前身為京東內部的“金融事業部”,在一場內部選舉中,劉強東的老同學趙國慶本欲扛起金融大旗,而劉強東最終卻選定了在京東CFO陳生強。2013年,京東金融獨立執行,並開發出了第一款供應鏈金融產品“京保貝”,為供應商提供無抵押、擔保的融資服務。
隨著互金監管趨嚴,京東金融於2018年撕下“金融”標籤,更名為京東數科,業務形態由“B2C”轉變為“B2B2C”。
彼時,P2P等互金模式已經進入爆雷潮,一眾互金企業紛紛轉型,多數公司選擇利用大資料搭建科技與金融的橋樑。去金融化、加強科技基因成了互金巨頭們的普遍選擇。
不久後,小米支付更名為“小米數科”,騰訊FiT更名為“騰訊金融科技”,而螞蟻金服姍姍來遲,今年6月才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京東數科去金融化時,外界普遍認為其是考慮到其金融牌照短板對貸款業務的合規性影響,但從其如今擬踏上科創板來看,彼時京東數科已經看到了更遠的資本市場。
從上交所披露的科創板前幾批受理名單中來看,科創板更傾向於“硬科技”基因的企業,撕掉金融標籤,可以讓京東數科更向“硬科技”靠攏,從而加速上市程序。此外,具有硬科技加成的公司上市後也容易獲得更高的估值。
不過雖然京東數科的名字中已經看不到金融屬性,其業務佈局也涵蓋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數字農牧、數字營銷、智慧機器人等多項領域,但其拳頭產品仍然是起家的金融業務。
截至2019年末,王牌產品京東白條的資產規模達到698億元,同比增長102.6%;另一核心產品京東金條日均放款10億元,貸款餘額1000億元。
而且京東目前與京東數科合作最多的仍主要集中在金融產品上:定期將消費信貸產生的應收款項及應收貸款進行證券化,作為保證發行債權證券予第三方投資者及京東數科。簡單來說,就是在“白條”產品上進行合作。
截至目前,京東數科還僅僅停留在上市輔導階段,很多核心資料還未曝光。其能否披著科技的外殼,靠著金融核心成為“科創板一哥”,還需要經過後續招股書的披露和監管層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