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百億市場規模,乳企巨頭紛紛入局,巴氏奶之爭誰是贏家?

由 費玉榮 釋出於 財經

作者:子彈財經

作者 | 劉靜 王力緯責編 | 蛋總

出品 | 子彈財經

2020年,乳企巨頭們紛紛盯上了巴氏奶這頭「現金牛」。

最新資料顯示,2019 年中國巴氏奶市場規模約 343 億元,同比增長 11.6%,而高溫殺菌的UHT奶銷售規模 942 億元,同比增長僅有 1.7%。(筆者注:該資料來自野村東方國際證券)

此外,巴氏奶的利潤也相對可觀,以2019年上市的新希望乳業的資料來看,其低溫產品毛利率為42.87%,遠高於常溫產品的24.67%。而經營較好的區域低溫乳企的淨利率水平可達到5%-10%,也高於行業4.3%的淨利率水平。

隨著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佈局巴氏奶市場,一時間巴氏奶領域硝煙四起。

1、乳企巨頭髮力巴氏奶

巴氏奶行業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由於冷鏈運輸的制約和運輸半徑的限制,巴氏奶一直盤踞區域發展,整個行業不慍不火,2015年還一度出現了下滑。直到2017年5月,蒙牛鮮奶事業部的成立,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事業部成立後,蒙牛延續了謀定而動、重兵作戰的傳統,開啟猛烈攻勢,快速佔領灘頭陣地。

2018年1月,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一年內一口氣推出了17個鮮奶單品。為了最佳化鮮奶業務供應鏈,進一步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的長期佈局,2019年上半年,蒙牛位於清遠和天津的工廠成功投產。

2019年底,阿里火線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服務支援蒙牛低溫鮮奶的入戶冷鏈配送。今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與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落定,雙方將共同生產和銷售全新的低溫奶產品。

輪番激進的陣仗下,蒙牛鮮奶業務的市場份額迅速翻倍。據蒙牛2019年財報顯示,其鮮奶業務的市場份額從3.1%增長到7.1%,實現銷售同比三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產品覆蓋區域也隨即擴張。目前,蒙牛的鮮奶產品已覆蓋到華東、華南、華北、華中及東北等區域24個省區市和50個重點城市。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今年5月底,蒙牛總裁盧敏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蒙牛鮮奶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00%,市場份額已經突破雙位數,已牢牢佔據第二名的市場份額,“我們對鮮奶的要求就是每年翻一番,接下來要做鮮奶市場老大”。

伊利也不甘落後。2018年1月,伊利推出巴氏奶產品“百格特”,採用訂奶入戶模式,主要在哈爾濱運營。2019年底,釋出 3 款巴氏奶新品,提速巴氏奶業務。

面對全國性乳企的進攻,以巴氏奶為生存之道的老牌區域乳企豈能坐以待斃?

繼蒙牛在2017成立巴氏奶事業部後,早在2007年就開始訴求“中國鮮奶第一品牌”的新希望乳業(以下簡稱“新乳業”),快速做出戰略升級,聚焦“低溫新鮮”的戰略發展主線,並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將低溫乳製品佔比從十年前的 30% 提升到今年的 60% 以上。

此外,新乳業還加快了收購整合地方乳企的步伐,加速了上游奶源的佈局。

2019年,新乳業先是收購福州“澳牛”乳業一半多的股權,後入股現代牧業,成為第二大股東。今年5月,新乳業又收購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

光明、三元這些傳統巴氏乳企巨頭也不斷推陳出新,積極應對競品的滲透。2019年底,光明乳業斥資7.5億元拍下輝山乳業在江蘇的基地專案,三元則在2017年9月低調收購加拿大AVALON有機巴氏奶。

除內部競爭外,外資巨頭的介入同樣不容忽略。去年上半年,紐西蘭乳業巨頭恆天然旗下品牌安佳推出了同名巴氏鮮牛奶,還與盒馬、每日優鮮聯合推出了“日日鮮鮮奶”和“一隻誠實的牛”等鮮奶。

除了推出名目繁多,讓消費者挑花了眼的產品之外,部分品牌已經開始打起了低價促銷的主意。在北京的商超中,消費者時不時就能遇到“買一送一”“八折促銷”“1元買450ml鮮奶”的活動。

如今,巴氏奶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品牌企圖利用自身優勢彎道超車。但是,想要在現有的加工技術和冷鏈條件下,從巴氏奶品類中跑出個蒙牛、伊利一樣的巨頭,恐怕有點難。

2、誰能拔得頭籌?

在巴氏奶江湖的爭鬥中,所有乳企都繞不過三個坎:

第一道坎是奶源。因為低溫巴氏奶生產、標準要求很高,必須使用100%生鮮乳,奶源還得來自新鮮無汙染的規模化優質牧場。且在菌落總數、蛋白含量等方面的要求都更為嚴格,原奶從擠出到生產全程必須控制在24 小時內完成。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因此,擁有高質量的優質奶源成了巴氏奶業務發展擴張的基礎。“得奶源者得天下”這句話在巴氏奶業務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二道坎是產品保質期。與常溫奶的高溫殺菌不同,巴氏殺菌工藝不能徹底殺滅所有的微生物,也正因此巴氏奶保留了更多珍貴的活性營養物質。但因為殺菌不徹底產品很容易變質,致使產品的最佳保質期僅有3-7天,最長也超不過15天。

保質期短,一方面意味著留給售賣的時間很有限,乳企要儘量縮小牧場到生產工廠到銷售終端的距離,縮短產品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另一方面,必須快速高效的完成全鏈條運作,以及貨損處理成本相對更大、操作更為複雜,對應同等情況下就有了更高的渠道費用。

第三道坎是冷鏈。巴氏奶中殘餘的微生物在高溫下會迅速繁殖,所以產品從生產、貯藏、運輸到銷售終端,再到消費者手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保持2~6℃的環境,任何一個環節託冷都會導致產品變質。

而終端冷鏈的建設成本較高,有不少企業不具備大規模建設終端冷鏈的能力。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低溫事業部總經理楊洪濱曾表示:“企業每年需要投入數億元費用建設終端冷鏈,目前擁有終端自投冷櫃數十萬臺”。

因為保質期短和對冷鏈物流的苛刻要求,巴氏奶的生產半徑覆蓋為250-300公里為佳,銷售半徑最遠只能限定在 600 公里以內。超過這個距離冷鏈的成本就很高。

由於奶源、產品加工工藝、保質期和冷鏈的限制,巴氏奶行業難以突破“產地銷”困境,只能就近生產,就近出售。例如,光明集中在華東地區,新希望在川渝最強勢,北京人愛喝三元,但是到了福建,長富奶最受推崇等。

所以,想要在巴氏奶行業中成為老大,免不了要圍繞上述三方面展開較量。而在這一場激烈的暗戰中,擁有奶源、冷鏈等強實力的全國性乳業巨頭是否更容易“拔得頭籌”?

事實上,巴氏乳一直是全國性乳企巨頭的“軟肋”。雖然在其他乳業品類裡,伊利和蒙牛具備絕對的優勢地位,但是對於巨頭們來說,巴氏奶品類卻是一個使不上力氣的新戰場。

在奶源的數量上,伊利和蒙牛的確有競爭力。據2108年資料統計,伊利、蒙牛兩家企業對中國的奶源控制接近4成。但在奶源的位置上,他們卻依然“夠不著”全部的目標消費者。

蒙牛和伊利的牧場多集中於中國北部,人口聚集的中國東部和南部地區牧場較少,西部幾乎沒有。牧場在北部,市場在東部及南部,這意味著蒙牛和伊利離巴氏奶的中心市場很遠,現有牧場無法支撐巴氏奶市場的擴張需求。

冷鏈運輸也很難解決此問題。我國的冷鏈建設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牛奶的主要產地冷鏈物流企業相對稀缺,三四線城市的冷鏈鋪設更是深入不足。透過冷鏈解決“產、銷地不對稱”的問題尚屬困難。

由於國家政策限制和奶源建設成本高等因素,自建牧場並不容易。而奶源又是必須解決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蒙牛和伊利要想發展巴氏奶,得和其它的區域乳企一樣,重新走上收購、併購區域牧場和城市乳企的路線。

無法跨越奶源區域和冷鏈的困境,蒙牛和伊利不得已只能在產品保質期上下功夫,延長產品的“貨架時間”。

所以,伊利和蒙牛分別推出了保質期15天和21天的巴氏奶產品,比其他品牌的常規巴氏奶保質期延長了1-2倍,而這樣的保質期是否符合國家巴氏奶的標準目前還尚不明確。

(由左至右依次為:蒙牛“鮮牛奶”、“每日鮮語”鮮奶和光明“娟姍鮮牛奶”)

再者,巴氏奶必須15天以內的保質期要求,就讓伊利、蒙牛在常溫領域的“壓貨-動銷模式”難以走通。

推動巴氏奶品類擴張發展的驅動力也是核心要素之一。換句話來說,誰能贏得戰爭,關鍵要看誰有最想贏的動力。

常溫奶和巴氏奶存在著明顯的替代屬性,這對於伊利、蒙牛這樣的常溫奶巨頭而言,難免有“左右互搏”的潛在挑戰:到底該說常溫奶營養更好,還是巴氏奶營養更好?

對於兩家乳業龍頭來說,一方面,常溫奶的優勢地位很難撼動;另一方面,常溫在二者集團內的地位最強、根基最牢。源於盈利訴求,二者都需要力爭常溫奶的穩定增長。

因此,基於獲利慣性,兩家公司很大可能在常溫奶產品線上的資源投入優於低溫產品線,在短期內可能對低溫產品線的發展形成擠壓。

不過,伊利的主要注意力或許不在巴氏奶。

與區域乳企不同,巴氏奶只是伊利和蒙牛乳業帝國中的一小部分。根據估算,區域乳企自有牧場供奶佔比多在40%以上,低溫奶收入佔比也多數高達40%以上,而伊利、蒙牛的低溫奶收入佔比均不超過20%。

伊利在高階常溫奶、常溫酸奶、嬰配粉等品類上的增長和盈利狀況良好。據伊利2019年財報顯示,伊利旗下的“金典”“安慕希”“暢輕”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2.3%。同時,伊利的奶粉製品和冷飲產品維持在46%以上的高毛利。

除此之外,伊利更喜歡高舉高打的品牌鋪貨方式,而巴氏奶必須做到短精快的特點要求,決定了短時間內無法規模化。

相較伊利,蒙牛佈局巴氏奶的動力略強。一方面,巴氏奶有利於蒙牛充分利用其優質的南方奶源。另一方面,巴氏奶短期擁有成長紅利,一旦完成突破將長期享有商業壁壘,有利於蒙牛縮小與伊利的差距,也更為港股投資者喜歡。

從蒙牛宣稱“要成為鮮奶第一”的豪言中,也不難看出其在巴氏奶領域想要一騎絕塵的決心,但短期內集團內部估計仍會以常溫奶為核心的資源投放板塊。

另外,蒙牛還需要補上牧場和市場佔有率的不足。在現有的國家環保政策的制約下,若想要透過影響國家調整政策來增加新建牧場的可能性,其難度相當大。

我們再來看老牌區域乳企。巴氏奶的崛起給了老牌區域乳企進一步做大做強的機會,新希望乳業就是其中的潛力股之一。

近兩年,新希望頗有黑馬之勢。自2002年起,新乳業在國內掀起了多輪併購潮,透過整合和聯姻區域乳企,實現全國的快速擴張。

目前,新乳業旗下共有37家控股子公司、13個主要乳品品牌、15座乳製品加工廠、12個自有牧場,尤其在西南和京津冀區域,分別擁有本區域最大的低溫生產基地和智慧化程度最高的低溫工廠。

而其入股的現代牧業,作為全國最大的養殖和原奶生產企業,擁有26個萬頭規模牧場。

經過快速收併購,新希望力挽狂瀾,成為在牧場數量上次於伊利蒙牛,排行第三的乳企。不僅如此,新希望的牧場和工廠佈局與蒙牛伊利已經形成了差異化分佈。

據瞭解,蒙牛奶源地主要分佈在西北、東北、華北三地;伊利則擁有位於西北、內蒙古、東北的三大黃金奶源帶,華北、華中及華中南奶源帶。

而新希望採取“錯位競爭”的戰略,其奶源及市場佈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和部分東部城市,牢牢佔據了西南低溫市場的發展資源。

(蒙牛、伊利、新乳業三家公司的牧場資源、生產基地分佈情況對比,紅圈為新乳業旗下區域性品牌分佈範圍,資料來源:東興證券研究)

不過,新希望也有自身的劣勢。其雖然在奶源數量併購力度上表現生猛,收奶量卻不及巴氏奶的行業老大光明乳業。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新希望乳業的年收奶量為40萬噸,約佔全國產能的1.3%。而依據光明乳業奶源部總監楊衛兵的介紹,光明乳業在2015年就已經實現年收奶量100萬噸。

光明多年來從市佔率上領跑巴氏奶,產奶量和牧場數量也處於領先。但光明的最大問題是,牧場過於集中,且缺乏廣度。

光明的牧場分佈於華東地區,僅上海的就有14個。這既是光明在巴氏奶銷售上全國領先的原因,也是光明與“全國性強勢巴氏奶品牌”這一目標漸行漸遠的根本因素。

(光明乳業牧場分佈圖(截止2017年) ,資料來源:光明牧業官網)

追隨牧場的區域分佈,光明的市場也聚焦於華東地區。據光明乳業的財報顯示,約有 67%收入、71%利潤來自華東區。

2017年5月-2018年5月巴氏奶在全國的滲透率僅為31%,而上海佔到72%,光明在華東地區品牌認知度高,消費者忠誠度高,但在其他地區則完全不佔優勢。

在巴氏奶行業排行第二的三元乳業,與光明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光明以長江三角區為據點,三元以北京市場為中心,一樣有著“有銷量、沒數量”又缺乏市場廣度的問題。

綜上所述,要跟久經沙場的全國性乳企分庭抗禮,區域乳企還得補足企業運作效率和營銷方面的能力。這是新希望、光明、三元等區域乳企都存在的問題。

如果拿全國性乳企蒙牛和區域性乳企新希望相比,誰有可能成為全國性巴氏奶的龍頭?

巴氏奶未來的發展無外乎兩條路:一是由點到面的全國性整合,最終形成巨頭;另一種是繼續區域化深耕,最終出現多個幾十上百億級的區域龍頭。

全國性的市場整合和運作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實力的企業具備全國性發展的機會,但需要耐住性子做好長線深耕的準備。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巴氏奶行業將是諸侯混戰的狀態,很難出現一家獨大或者如常溫奶一樣的雙寡頭。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無論想成為全國化的巨頭還是區域龍頭,都必須要解決五個問題:合格的優質奶源及加工能力,近距離的牧場,冷鏈匹配度,就近市場的人口帶來的容量以及企業能掌握的入戶訂單數量。

對全國性乳企蒙牛來說,進軍巴氏奶的關鍵在於奶源的數量和廣度,要爭搶更多近距離合格的牧場奶源,加速冷鏈的終端佈局,擴張市場容量。

而光明、三元、新希望以及其他的區域型乳企,爭搶入戶訂單是關鍵,越快完成這個任務,越能獲取巴氏奶市場的主動權。

入戶訂單是區域乳企讓全國性乳企望洋興嘆的“護城河”。一般而言,入戶訂單需要先付款再配送,消費者一旦訂購就不會輕易轉換品牌,具備很高的忠誠度。

據草根調研資料顯示,送奶入戶渠道在巴氏奶銷售渠道中佔比 30%,獨佔性較強,這已經能夠讓區域龍頭在當地獲得30%的市佔率,後續即便全國性乳企強勢攻入,但地方乳企已經具有了先發優勢。

如果區域乳企有更大的向外擴張的野心呢?

那也需要先守住自己領地,聚焦區域、產品、渠道,做深做透自己得以保命的利基市場。在所屬區域內形成高認可度、忠誠度,掌握足夠的入戶訂單,再跨區域輻射。

從全產業來看,作為牛奶產業的常規產品形態,常溫奶品類持續增長的故事幾近結束。原來不起眼的或者邊緣化的市場,正上演進一步分化的趨勢。

那麼,到底是每個足夠大的區域市場都能誕生一個體量幾十億、幾百億的低溫奶巨頭,還是跑出一個全國性的低溫奶龍頭?尚待市場的驗證和資本的取捨。

*注:劉靜,系北京先行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高階戰略研究員;王力緯,北京先行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高階合夥人,乳品行業資深戰略顧問。

*文中題圖來自:圖蟲創意,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