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金融委11日召開會議,部署七項具體措施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要求。這將進一步最佳化資本市場生態,更為重要的是,將建立健全對資本市場造假的“零容忍”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屢次強調嚴打資本市場造假欺詐行為。從近期證監會採取的一系列行政監管措施可以看出,處罰數量不斷增多、頻率明顯加快,持續釋放重拳打擊欺詐造假行為的強烈訊號。然而,制度建設短板猶存,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成本仍較低,跨部門監管協調不夠暢通,從源頭上遏制違法犯罪行為的挑戰較大。可喜的是,此次金融委明確提高刑罰力度,依法及時啟動“集體訴訟”,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等舉措,將構建資本市場“零容忍”長效機制。
首先,提高刑罰力度,強化立體追責體系的威懾力。目前,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在中國人大網公佈,草案完善了證券犯罪規定,包括提高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資訊罪的刑罰等,將實現證券法與刑法之間的同頻共振。此外,包括行政處罰、刑事追責、民事賠償及誠信記錄在內的資本市場立體追責體系已經建立,多種手段綜合發力將顯著提升違法違規成本,震懾財務欺詐行為。
其次,補齊制度建設短板,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制度落地生根。一是全面推行註冊制背景下,亟待完善市場化約束機制,保護投資者利益。註冊制的本質就是要強調市場化的執行邏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美國等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之一就在於建立了一套成熟且完備的證券集團訴訟制度,允許律師對集團訴訟進行風險代理,提升監管效率,維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二是透過投資者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等市場化約束力量,配合刑事追責等立體追責體系,將進一步補齊制度建設短板,構建長效機制,讓資本市場違法行為付出沉重代價。目前,推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集體訴訟制度已提上日程,市場期待早日落地生根。
此外,強化跨部門監管協調。近年來,金融市場跨部門監管協調能力明顯增強,場外配資等市場亂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距離“無死角”預期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有助於形成合力,改變以往單兵作戰、“九龍治水”局面,從而完善跨部門監管機制,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建立健全對資本市場造假的“零容忍”長效機制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各市場主體積極參加,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效應,共同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