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分別刊登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當前貨幣政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的訊息。
《中國證券報》刊文指出,易綱強調,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上海證券報》刊文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貨幣政策創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援針對性和精準度。易綱具體介紹,一是延長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二是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援力度,三是改進政府性擔保機制,四是加大債券市場融資支援,五是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
《證券時報》刊文稱,易綱表示,儘管境外疫情形勢及其影響還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我國經濟韌性強,內需市場廣闊,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綜合運用、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多元化常態化退市助力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繼去年A股18家上市公司退市創歷史新高後,今年以來退市公司數量不減,已有22家上市公司退市或確定觸發退市條件。退市常態化勢不可擋。分析人士指出,一個良性迴圈的資本市場,需要有進有出、優勝劣汰。退市多元化、常態化是我國資本市場走向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關鍵,是遏制炒殼之風,倡導價值投資,實現優勝劣汰,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中國證券報)
銀保監會:明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九大重點。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5月26日表示,2020年銀保監會要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並明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九大工作重點。今年將繼續加強影子銀行監管,防範影子銀行反彈回潮;並繼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中國證券報)
今年前5月銀行永續債發行達2740億元。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國內商業銀行已發行了10只永續債,發行總額達2740億元,還有3只銀行永續債發行工作正有序推進。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發行主體不斷擴容,加之監管層高度關注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預計2020年銀行永續債發行進度將更快。(中國證券報)
研判結構性行情 公私募持續加倉。在震盪行情下,公私募基金仍持續加倉,上週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87個百分點,百億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更是創出近一年新高。展望後市,基金經理看好醫藥行業投資機會,此外,線上經濟、科技創新、內需消費等也是基金經理青睞的配置方向。(中國證券報)
公募短期公司債試點落地 交易所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近日,滬深交易所釋出開展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發行人在試點期內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短期公司債券。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標誌著交易所債券市場迎來了公募“短融”產品的正式落地,預計信用債領域將迎來供給增量,帶動交易所公司債的放量。(上海證券報)
新規嚴控限額 信保風控難題再引關注。為防範化解風險,近日,銀保監會下發信保業務新規,對險企佔比較高、風險較為集中的融資性信保業務,提出了嚴格的限額監管要求。險企當前融資性信保業務餘額是否在限額之內?風控難題又該如何解決?這一規定在保險圈內引起熱議。(上海證券報)
債券發行非理性價格戰蔓延 部分銀行“賠錢”賺吆喝。債券發行市場的非理性價格戰,正從承銷費率蔓延至票面利率。近期債市鎖價發行與低價包銷現象近期再度抬頭,部分銀行在扮演主承銷商與投資人雙重角色的過程中,不惜“賠錢”賺吆喝,並且挑戰行業自律的底線。(上海證券報)
註冊制激發券商投行業務大發展 專案儲備成關鍵。據統計,在註冊制改革利好下,2019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482.65億元,同比增長30.46%。2020年,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推進,券商投行業務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對於各家投行而言,未來兩年業績的關鍵在於目前手裡的IPO專案儲備數量。(證券時報)
越跌越買 4只證券ETF龍頭總份額齊創歷史新高。今年二季度以來,隨著股市震盪加劇,股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市場出現資金淨流出現象。但是,作為機構投資者風向標的券商ETF卻逆市吸金近50億元,國泰、華寶、南方、鵬華等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證券ETF產品,更在近日重新整理基金成立以來總份額的新高,資金逆市佈局券商行業的特徵明顯。(證券時報)
ETF競爭加劇 多家基金公司主動轉換賽道。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持續火爆兩年後,市場熱度依然不減,但基金公司佈局ETF更為理性。近期,銀華基金申請將多隻ETF變更為主動型權益基金,這是今年以來繼嘉實、方正富邦、招商後第4家積極轉換賽道的公募。(證券時報)
(張維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