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現場|房企多元化:大都因有危機感,最主要還是“錢太多了”

焦點財經 李莎

疫情後的中國經濟正在重啟,房地產行業亦在重尋自己的定位。每一次危機,都隱藏著機會,房地產的未來會在這個節點發生什麼變化?8月11日至14日,2020博鰲房地產論壇於海南舉行,來自房地產、金融、財經及政府協會的各界精英人士齊聚一堂,共同預見未來的地產世界。

博鰲現場|房企多元化:大都因有危機感,最主要還是“錢太多了”

8月12日下午,《模式再造,多元化的光》主題論壇召開,討論房地產主業和多元化業務的相關議題。

在蔡雲看來,在“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未來房地產開發有三大特徵:預期更加理性,農民進城和城鎮居民改善帶來的購房剛需支撐住宅市場發展,隨著戶籍制度的逐步放開,住宅肯定是有市場的。

蔡雲也認為住宅開發的天花板已經到頂,接下來開發商“以居住為主題的延伸服務會大行其道”。也就是圍繞住宅主業,延伸出的商業、文化、旅遊、物業管理等多元化業務,這才是將來行業的發展方向。

劉瑞光認為行業上下游不算多元化。“乾的都是本行,建房子、建公寓、做物業、做裝修,只要跟房子相關的,作為房地產開發商,香港叫發展商,這個事情都是該做的。多元化是今天做房地產,明天養豬,這才是多元化。”

馬霄倓站在媒體視角,從使用者、房企和媒體三個維度分享房地產行業的多元化思考。使用者多元化主要是接收資訊渠道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資訊接收方式會推進使用者走到線下,最終帶來成交。房企多元化主要是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從傳統的硬廣投放,轉向多元化的廣告投放,最終達到品效合一。媒體也在進行多元化嘗試,從單純的釋出資訊,轉向多業務板塊、多內容形式的多元化試水。

劉瑞光說,“房地產的多元化,基本上80-90%是失敗的”。房地產做多元化的原因很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危機感。“行業好的時候,大家都賺錢,但是在行業不好的時候,房子賣不出去的時候,銀行不放款的時候,覺得幹這一行被政策制約很狠,也許幹其他行業,收點現金,不跟銀行捆綁這麼緊,不對政策依附性這麼大,未來養養老,可以幹到80歲,這是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做多元化的原因。”

而於志認為,房企做多元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錢太多了”,“在好的週期裡面賬上的現金多了,老闆就考慮其他的財務平衡問題,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所以就做調整。”

在多元化行業選擇上,劉瑞光認為要多元化行業要有規模效應和成功案例,利潤率不能太低。“這個行業全世界沒有一家公司賺錢,你憑什麼認為你進去就能賺錢?這個行業有一千個專家,一萬家公司,它沒有賺錢,你覺得你能贏?我覺得不可能。”

很多房企做多元化不賺錢,在於志看來,這主要是因為行業管理方式的不同。房地產管理粗放,很多行業要求精細管理。“我們做慣了地產的運營時,做其他的行業就沒有那麼精細了,所以在市場上沒有那麼多的競爭力,所以導致多元化做不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11 字。

轉載請註明: 博鰲現場|房企多元化:大都因有危機感,最主要還是“錢太多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