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國內大迴圈”不是“閉關鎖國”

海外網評:“國內大迴圈”不是“閉關鎖國”

資料圖:2019年10月3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工作人員在一處企業展臺內施工。(圖源:新華社)

【編者按】

8月2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行主題為“‘雙迴圈’下的中國經濟”線上金臺沙龍。沙龍嘉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貿所教授竺彩華認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的雙迴圈發展新格局,決不是以放棄國際市場來推動國內市場,而是要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主動的開放來打通“國內大迴圈”,是新形勢下中國經濟“既立足自我又貢獻世界”“既受惠於外又不受制於外”的開放發展新思路、新實踐。

以下為竺彩華髮言摘編:

新形勢下,中國提出“推動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在新發展環境下,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標誌著中國正式開啟了一種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主動的開放發展新模式。

首先,開放發展的著力點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際上,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國際雙迴圈始終存在。在新模式下,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來越大,但是著力點卻從國外轉向了國內,即從過去依靠“大進大出”的“國際大迴圈”為主的雙迴圈模式,轉向以“國內大迴圈”為主的雙迴圈模式,其中擴大內需和激發國內市場潛力成為新發展模式的戰略基點。為此,中國正在改變過去以開放倒逼改革的做法,轉而更多從內部主動謀求深化改革,如透過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戰略,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基本矛盾,讓絕大多數人都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未來,中國將出更多實招來擴大內需基本盤;同時,還要透過體制機制創新,打破各種行政、地域和城鄉之間的藩籬,把14億人口的內需基本盤轉化為統一大市場。這一大市場,就是中國開啟新開放發展模式的基石。

其次,“國內大迴圈”將推動中國更高水平的開放,改善國內供給體系。“國內大迴圈”的兩頭分別連線著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基於目前的發展水平,中國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國內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堅定不移地依靠自主創新建設製造業強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確保能源和糧食安全;另一方面,也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和國際迴圈來補充國內供給體系的不足。因此,“國內大迴圈”絕不是“閉關鎖國”,而是基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更高水平開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引領的數字經濟時代,更高水平的開放不僅意味著以貿易投資為核心的市場開放,更意味著向全球知識、技術和人才的開放,而這更需要制度的整合創新和營商環境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目前,中國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區,並被賦予更大改革開放自主權,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也加快了建設步伐。這些主動推進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將為全球企業和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成為中國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再次,“國內大迴圈”將帶來中國更高質量的開放,提升對外經濟效益。在過去出口導向的“國際大迴圈”模式下,開放有力推動了中國經濟增長,200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出口國,2010年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隨著總量的增長,這一模式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宏觀層面,中國經濟發展內外失衡日趨嚴重,國內資源配置效率趨於下降;同時,伴隨貿易順差不斷擴大,與相關國家的經貿關係日趨緊張,中國成為全球遭遇“雙反”調查最多、損失最大的國家。微觀層面,由於企業過於依賴國際市場,導致競相壓價出口,傳統外貿企業尤其是出口加工企業利潤普遍微薄,很多甚至只能靠出口退稅勉力維持。“國內大迴圈”的開啟,一方面將加大國內市場對國內產出的吸納能力,降低中國經濟的出口依存度,改善與相關國家的貿易失衡;另一方面將有助於培育一批既能在國內市場立足,又能在全球擁有技術優勢和話語權的全球性企業,提高企業應對國際國內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發展韌性,提升中國對外經濟效益。

最後,“國內大迴圈”將使中國開放更加主動,有效提升風險抵禦能力。過去,中國是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受益者,但由於“國際大迴圈”中所需的資金、技術和市場都要依賴發達國家,因此市場和產業都受制於人,經濟發展較易受到外部衝擊。今天,基於“國內大迴圈”基礎上的開放,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開放將更具主動性。一方面,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將使中國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貢獻者。歷史經驗表明,誰能給世界提供持續、穩定的大市場,誰將會是國際經貿規則的書寫者;另一方面,中國企業,尤其高科技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時也將更有底氣,因為只要實力過硬,龐大的國內市場就是抵禦各種外部風險和衝擊的最大底氣,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

總而言之,以“國內大迴圈”為主的雙迴圈模式,決不是以放棄國際市場來推動國內市場,而是要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主動的開放來打通“國內大迴圈”,是新形勢下中國經濟“既立足自我又貢獻世界”“既受惠於外又不受制於外”的開放發展新思路、新實踐。於中國經濟和產業發展而言,這是一場實現“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的新徵程;於世界經濟發展而言,這是一場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新旅途。(整理/欒雨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選“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88 字。

轉載請註明: 海外網評:“國內大迴圈”不是“閉關鎖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