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4萬人賬戶清零,“魷魚幣”大跌
又一場瘋狂的虛擬貨幣騙局落幕。
在奈飛(Netflix)網劇《魷魚遊戲》爆火後,虛擬貨幣市場誕生了一款以該品牌命名的“魷魚幣”(SQUID)。該幣種釋出後開啟暴漲模式,過去一週內最高漲幅達2300倍,幣價達到驚人的2861.8美元(約合人民幣18309元)。
然而,美東時間11月1日,魷魚幣突然閃崩,5分鐘內從每個幣2861美元跌到了0.0007美元,跌幅為99.999976%。而根據區塊鏈跟蹤分析平臺BscScan資料,閃崩發生後仍有約4萬人持有該虛擬幣。
蹭熱度的魷魚幣
發行後大漲
根據報道,魷魚幣是一款與魷魚遊戲同名的遊戲平臺的獨家代幣。該平臺模仿了電視劇中的六輪比賽,最終贏家獲得的獎金將以魷魚幣的形式發放。
與電視劇中不同的是,該平臺表示:“我們顯然不會提供致命後果!”並且,劇中大獎上限為3850萬美元,而這個模擬的遊戲將不限制最終獎金的上限,也不限制參與者的數量。
但是,玩家必須先支付預設價格的魷魚幣才能參與每場遊戲,有些回合還需要使用者購買在平臺上出售的定製NFT(非同質化代幣,在此遊戲中類似於遊戲皮膚或道具)。其中一些NFT以劇中的角色為特色,包括穿著紅色套裝戴著黑色面具的警衛。
據白皮書,魷魚幣於10月20日開始預售,並且“在1秒內售罄”。魷魚幣於10月29日正式發行,發行價是每個幣1美分,並於發行後24小時暴漲近2400%,達到2.22美元,市值超過1.74億美元。此後幾日,魷魚幣價格一路攀升,在11月1日崩盤前達到2861.8美元。
在魷魚幣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參與上述遊戲並不便宜。如果想參加最後一場比賽,玩家必須支付15000個魷魚幣,併購買一個NFT。每個回合的入會費由開發者(10%)和獎勵池(90%)平分。
平臺還提供彈球池,持有者可以透過質押賺取代幣,將他們持有的加密貨幣作為抵押品來賺取被動收入。
《魷魚遊戲》海報
發行方已跑路
魷魚幣此前便破綻百出
據媒體報道,魷魚幣創始人曾表示,該專案是奈飛的官方代幣合作伙伴。並與虛擬貨幣平臺CoinGecko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然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CoinGecko聯合創始人Bobby Ong反駁了這些說法:“魷魚幣不符合我們的上市標準,因此它不會在Coincecko上市交易。這很可能是一個騙局。”
在大崩盤之前的幾天裡,曾有投資者抱怨,他們無法在唯一可交易該幣種的虛擬貨幣平臺Pancakeswap上出售持有的魷魚幣。隨後,魷魚幣創始人解釋稱,因為該專案部署了一種創新的“反傾銷技術”,即限制人們在需求下降時出售代幣。
圖片來源:網路
據媒體報道,該專案早有多個破綻出現,如官網在不到一個月前註冊、總使用時間甚至不到三週;關於專案的敘述也存在諸多文法錯誤;魷魚幣創始人在LinkedIn上沒有個人資料等。
對於此次閃崩背後的原因以及此款幣的開發者身份資訊仍都不明確。目前,這款幣的網站已經下線,與其關聯的社交媒體賬號也都已經暫停更新,其推特賬號也已經拒絕接受直接站內信(DM)。根據CoinMarketCap編輯Yousra Anwar稱,惡搞加密貨幣的開發者一般都不會公佈自己的身份。因此,一旦投資者察覺到資金動向異樣,這些開發者可以逃過各個國家的監管和審查。
另外,據媒體報道,該專案的發行方目前已經卷款跑路,投資者損失至少達210萬美元。分析顯示,專案的創始人使用TornadoCash協議隱藏交易細節,從而轉移資金,並兌現了等值的幣安幣(BNB)。該地址目前已經被註記為“涉及騙局”。
在社交媒體上,有網友驚呼:“又見證了個跑路故事”,也有網友感慨“未來加密貨幣多半都會這樣”“這個幣本身就是場魷魚遊戲”。
媒體報道稱,這種騙局通常被加密貨幣投資者稱為“抽地毯”(rug pull)。所謂“抽地毯”,是指加密貨幣開發商突然撤出支援、毫無徵兆地放棄一個專案,迅速捲走投資者的資金,此次“魷魚幣”就是一個加密貨幣領域典型的“拉地毯”騙局。
虛擬貨幣炒作存風險
虛擬貨幣,顧名思義就是指非真實的貨幣。今年5月以來,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持續收緊,對於虛擬貨幣交易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9月24日,央行、銀保監會、網信辦、外匯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十部委釋出的《關於進一步防範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明確,具有非貨幣當局發行、使用加密技術、分散式賬戶或類似技術、以數字化形式存在等特點的虛擬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穩定幣”,均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
業內人士分析,炒作虛擬貨幣存在諸多風險,虛擬貨幣容易受到“馬斯克式”的炒作,投資者在短時間內被“割韭菜”,從而蒙受巨大經濟和財產損失等。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強調,公眾應充分認識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本質和風險,經受住誘惑,保護好錢包,不參與任何形式的交易、炒作活動。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