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經濟日報:外資不會大規模撤離

由 仝海燕 釋出於 財經

  中國不斷推出擴大對外開放新舉措,比如實施《外商投資法》、取消多個行業股比限制等,使得外商投資更加便利,營造了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逐步從低端向上攀爬,部分外資企業在轉移一些低附加值產業的同時,也把更多高新技術投資專案放在了中國

  4月22日,總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專案在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開工,這是美國企業在華獨資建設的首個重大石化專案。

  全球經濟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籠罩,一些西方政客也在不斷鼓吹外資企業撤離中國,但外資企業仍以大專案投資加碼中國,體現出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這再度證明中國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

  企業是最敏感的市場主體,如果一個國家和地區具備足夠高的投資確定性,自然會成為企業的投資選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之所以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資,正是因為中國展現出了高度的投資確定性。之所以說中國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也是因為當前中國經濟展現出了足夠高的確定性。

  首先,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展現了政策上的高度確定性。

  近年來,中國不斷推出擴大對外開放新舉措,比如實施《外商投資法》、取消多個行業股比限制等,使得外商投資更加便利,營造了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在一些西方政客公開鼓吹保護主義之際,中國政府持續展現出擴大開放、加強國際合作的意願和決心,即便在疫情籠罩全球之際也是如此。

  其次,中國經濟的潛力和實力也為外商投資中國帶來了高度確定性。

  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中國經濟也深受影響。但是,中國最早穩定了疫情,並開始有序復工復產。可以預見,在未來全球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經濟依然是重要的穩定器和推動力。

  從消費層面來看,中國的消費潛力將成為外資企業穩定業績的重要保障。以2019年汽車行業為例,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佔其全球銷量近三成,大眾集團在中國汽車銷售量更是佔到了其全球銷量的50%。

  同時,中國具備世界領先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完備的產業配套能力。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包括41大類、191箇中類和525個小類。從產量上看,500多個工業品,有220個位列世界第一。

  這些因素將極大地降低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專案的生產成本。據統計,按單位產能資本支出計算,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Model3生產線成本比美國工廠降低了約65%。

  因此,中國製造的產品往往價廉物美,價效比較高。如果外企捨棄這些優勢,其產品的高性價比很可能不復存在,最終犧牲的將會是企業和消費者利益。

  此外,中國的勞動力素質水平也具備競爭優勢。過去幾十年,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成長起了一大批業務熟練的高素質工人。中國教育水平不斷提升,也帶動了中國高學歷、高科技人才群體不斷壯大,因此,人力資源優勢也是外企無法捨棄中國市場的一大原因。

  事實上,過去幾年,確實有一些行業的外資企業把部分在華業務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但這並非簡單的撤資,而是基於市場規律對中國市場定位的調整。隨著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逐步從低端向上攀爬,部分外資企業在轉移一些低附加值產業的同時,也把更多高新技術投資專案放在了中國。

  綜合來看,外資加碼中國,是基於中國經濟高度確定性的必然選擇,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如果有人想借政治之手,逆市場規律而動,必將付出極大代價,並以失敗告終。(作者:袁 勇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