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的出口數字再次令市場大吃一驚。
12月7日,海關總署公佈資料顯示,11月份,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達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增幅比10月份擴大9.7個百分點,增速快了近一倍,大大超出預期。
其實不只11月,6月份開始,我國以美元計價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就已經由負轉正,6至10月份分別達到7.2%、9.5%、9.9%和11.4%,加速上揚。在微觀層面,我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也從5 月29 日的839.27 飆升至11 月27 日的1198.72。由此可見,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出口對我國今年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
2018年12月以來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同比增速,來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中國經濟成為難得的亮點,出口穩定在情理之中。但考慮到疫情下全球需求低迷的情況,如今中國出口的增長速度還是令人驚訝。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並非單方面因素決定,而是內外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從內因看,疫情好轉後,我國持續推進復工復產,為出口打好了產能基礎。從外因看,歐美大部分國家疫情開始反覆,正經歷二次“封城”,導致這些國家開始出現產能缺口。同時,聖誕節臨近,歐美國家進入籌備階段,需求擴張。雙重因素影響下,外國受疫情限制的產能不足矛盾愈發突出,增大了從我國進口商品的規模。
除了歐美市場的“供需”矛盾,拉動我國出口增長的最主要因素還在於全球經濟的穩步復甦。採購經紀人指數(PMI)往往視作經濟發展趨勢“晴雨表”,從其表現看,全球各大市場的指標都在穩步改善。比如,9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2.3%,為2018年10月以來的高點;10月份美國製造業PMI上升至53.3%,創近20個月來的新高;歐元區製造業PMI也上升至54.4%的較高水平。“這說明全球經濟復甦正帶動外需改善,為我國出口增長創造更廣闊空間。”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劉學智分析。
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得以實現加速增長還因為“質”的改善。從出口結構看,機電產品在我國出口總額中佔六成,居於絕對主導地位。而在附加值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領域,機電產品出口金額佔比更是超過九成。
“近年來,電子技術、生命科學技術、計算機整合製造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相關產品出口金額佔比逐年上升,今年尤為明顯。”興業證券分析師黃偉平認為,產業升級是提升我國產品競爭力,維持出口穩定的關鍵因素。因此從長期看,“修煉內功”將是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動力。
對於這一輪加速通道的長度,研究者認為,短期看,我國出口偏強的格局還將繼續保持,拐點到來的時間取決於歐美主要國家在疫情影響下的經濟恢復程度。“至少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結束。”黃偉平預測。
欄目主編:徐蒙 文字編輯:張煜 題圖來源:上港集團
來源:作者:張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