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理論,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拋磚引玉,歡迎探討,互相學習)[呲牙][呲牙][呲牙]
回首一下,五年之前誰能想到調味品行業會有今天的輝煌?海天市值最高峰突破5000億,超過中石化,真正的醬油比石油貴;亨氏投資7億,年產能20萬噸醬油的陽江工廠投產;金龍魚投資3300萬美金,年產能13萬噸醬油的泰州工廠投產;天味上市,四川丁點、么麻子等企業排隊等待上市。這個行業發展到今天似乎終於等來了風口,各路諸侯紛紛殺入這個行業,期望分一杯羹。但近3年來殺入這個行業的企業,不論是基礎調味料產線還是複合調味料產線似乎都沒有幾個做得好的,這是為什麼呢?5年左右殺入的企業也有幾個做得有聲有色的,比如千禾、虎邦等企業。這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作為一個調味品行業從業快20年的老調味品人,調味品的基因已經融入到我的血液裡,雖然不是很專業,今天就班門弄虎梳理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我始終認為調味品雖然也屬於快消品,但用我們的話來說,它只是快消品裡的“慢銷品”,產品特性、購買及使用場景跟飲料、方便食品等超快速消費品相比有很大的差異性。1、調味品屬於低頻(醬油是高頻?你家一瓶醬油要用多久?不要只看沿海地區生抽的使用習慣,放到全國範圍來看試試)、小眾消費產品,同時也屬於理性購買的產品,而不是感性購買的產品,且品牌的粘性要強很多;2、調味品行業現在正處於消費升級的階段,購買決策人主要還是中老年女性,年輕消費群體在崛起,但遠還不是主流(選擇這個細分賽道行不行?可以,要具備強大的產品研發、設計、供應鏈、網路及運營能力,且最終你還是需要線下及B端來上量)。3、從調味品的購買場景更多在菜市場、農批市場、便利店,A超及生鮮店等場所;線上雖然發展較快,未來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渠道,但不可能超過線下,理由就是:有多少消費者會為了便宜幾塊錢而購買幾瓶醬油、幾包火鍋底料回來放家裡?畢竟這不是高頻消費產品,儲存不好的話容易變質(剛爆出來的海天醬油長蛆事件就是例子)。4、從使用場景來看,調味品的使用場景主要是“廚房”和“餐桌”,使用場景比較固定(醬料產品使用場景稍微廣一些,但主要使用量還是在廚房和餐桌)。
調味品的生意應該如何經營呢?這是一個生與死的問題,在今天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思維來指導調味品這個傳統行業的發展,甚至實現彎道超車。在這條路上,我也經歷過很多的成功和失敗!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就是:1、不要生搬硬套網際網路思維,從調味品產品特性、行業現狀、企業自身供應鏈、團隊網路情況出發,先跟隨創新—“走”,再考慮原創—“跑”。先做大,活下來再考慮做強的事情。2、網際網路思維可以充分利用在品牌(消費者認知)、產品(爆款+產品群作戰)、渠道運營(線上打品牌、產品試錯+線下引流)上,不要上來就走極端,線上並不能包打天下。3、調味品行業強調時間的沉澱和積累,模式創新可以探索,但不要脫離實際,也不要盲目樂觀。4、C端做品牌,B端做銷量,至少這是前期必須經歷的階段,缺一不可。對於企業熬過前期的積累階段,活下去很有必要(當然如果有千禾一樣的魄力和實力,這點可以不必參考)。
【來源:塵境心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