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等12部門印發了《關於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以及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近日,相關專家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知》針對當前我國消費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透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釋放農村消費來推動國內消費市場加速回歸常態。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我國消費市場有望逐步回到正常增長區間。
針對性政策激發消費活力
“2020年,我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國內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復商復市均走在世界前列。”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表示,這為消費穩健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特別是2020年8月份以來,消費市場開始實現正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現加速回暖態勢。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前期,汽車、傢俱、家電、餐飲等消費受到嚴重衝擊,農村消費也受到較大波及。關利欣認為,此次政策的出臺,正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釋放消費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的重點商品和服務的消費潛力,更好地完善農村消費環境促進鄉村振興。“商務部等12部門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了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了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鄒蘊涵表示,2020年疫情暴發後,需求端遭遇突發性疲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消費市場日漸活躍、穩步修復。同時,消費市場呈現出消費分級現象日益凸顯、新興消費逆勢上揚、價格因素助推汽車消費回暖、住房相關消費恢復滯後、服務消費受衝擊最顯著、升級類消費韌性有差異等特徵。從2020年全年來看,消費市場延續了穩步恢復態勢,但距離恢復常態化增勢仍有距離。
“在疫情的影響下,消費能力受到顯著衝擊、消費意願明顯收緊、低收入群體收入修復能力偏弱、消費迴流仍有掣肘等問題影響著消費修復速度。”鄒蘊涵分析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透過針對性政策來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各行各業將加速復甦
專家表示,《通知》對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以及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做出了具體部署,亮點突出。
從汽車消費方面看,鄒蘊涵認為,《通知》不僅強調汽車需求端購買環節有政策支援,而且在購買後使用階段,透過包括鼓勵具備條件的加油站發展非油品業務、高速公路服務區豐富商業業態、打造交通出行消費集聚區等措施,進一步激發購買後的後續具體環節的消費潛力,打造汽車消費生態圈。
同時,關利欣也表示,相關政策更加重視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將持續最佳化消費者汽車使用體驗。
從傢俱家電消費方面看,注重從產品全生命週期角度完善傢俱家電消費鏈條。“在鼓勵傢俱家電更新置換的同時,支援廢舊物資回收體系建設,推動汰舊換新,實現綠色消費。”關利欣說。
從餐飲消費方面看,在支援餐飲業復甦的同時引導其綠色發展。協調出臺減免稅費、租金等扶持政策,加快培育綠色餐飲主體。鄒蘊涵認為,強調綠色餐飲概念,不僅在加工生產過程中進一步減少各種方式造成的汙染和對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呼應節約糧食的倡議,注意節約資源。
展望2021年消費市場,鄒蘊涵認為,服務消費基本擺脫疫情影響。“只要國內疫情繼續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多點散發能夠得到迅速處理,服務消費將迎來加速恢復期,主要消費種類逐步回到正常增長區間。”
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反彈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電影消費、旅遊消費會逐步擺脫疫情影響,餐飲消費將重回正常增長區間。
同時,重點商品消費增長也會有所變化。在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行業週期低谷等因素影響下,汽車消費回暖的主要支撐因素將仍是政策補貼、廠商降價和置換需求。2021年汽車置換需求仍有一定釋放空間,政策支援仍有力度,汽車消費仍有增長空間。
此外,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放鬆、資金湧入高風險領域的行為被嚴厲打擊,在迎來一波需求釋放後,住房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且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分化更加明顯。
發揮消費基礎作用
談及2021年如何進一步促進消費回升和潛力釋放時,關利欣表示,要綜合運用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豐富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城鄉消費基礎設施,最佳化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落實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鄒蘊涵強調,在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問題上,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
一方面,要重視低收入群體收入修復能力偏弱這一問題。本次疫情迫使世界主要經濟體再次採取強刺激貨幣政策,分配更偏向於資本要素,以資本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富裕階層將獲得更好的資產增值機會,貧富差距拉大的風險會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要重視農村消費環境問題。隨著消費市場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行業發展缺乏自律和標準、消費投訴明顯增多的問題迅速凸顯。農村的消費者保護等消費軟環境建設相對滯後,這些都可能影響農村消費者的信心和滿意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