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勝: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影響可控

  經濟日報北京10月20日訊 (記者 姚進)10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圍繞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的退出與外溢進行了發言。

  潘功勝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驟停”和流動性危機,迫使主要央行全力量化寬鬆。疫情以來,美、歐、英、日央行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由15.5萬億美元擴大至25.8萬億美元。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比,本輪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呈現響應更快、規模更大、直達實體、財政協同四個特徵。

  他分析,當前,全球經濟實現了快速復甦。其中,中國因為疫情防控優異,是全球復甦最快的國家。而主要發達經濟體也在政策強刺激和疫苗接種推動下迅速反彈。資料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歐、英、日則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

  不過,全球經濟快速復甦的另一面,是發達國家強勁的需求回暖持續快於供給恢復,推動其通脹壓力走高。潘功勝舉例,美國、歐元區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分別達到5.4%、3.4%,均為2008年以來的高位。

  在他看來,通脹高位徘徊促使發達經濟體央行開始釋放貨幣政策轉向訊號。目前,金融市場對美聯儲縮減購債已有較為充分的預期,預計其將於2021年11月宣佈縮減購債,首次加息時點預期也已接近2022年下半年。同時,歐央行、英國央行等其他央行也普遍強化了緊縮立場。

  對於這一輪政策轉向的影響,潘功勝認為,儘管在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週期中,美元顯著升值,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較大沖擊,但本輪緊縮週期中,美國與非美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差和貨幣政策差均小於上輪緊縮週期,預計將限制美元升值空間。

  當前新興市場面臨的資本外流風險也弱於上一輪緊縮週期。這是因為當前新興市場對外賬戶脆弱性下降。與上一輪政策寬鬆期間資本大規模流入新興經濟體不同,近幾年新興市場流入資金量有限。而且,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新興經濟體央行加息,包括巴西、俄羅斯、墨西哥、韓國央行等,有助於防範資本外流。

  潘功勝預計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的影響可控,跨境資本有望繼續雙向流動,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他表示,國內穩固的經濟基本面、人民幣匯率彈性有所增強、資本流入結構最佳化等因素都有助於我國更好應對外部衝擊。

  此外,潘功勝表示,在應對外部衝擊中,人民銀行、外匯局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今年以來也進行了前瞻性佈局。未來將堅持底線思維,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動態變化,持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預警,積極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他強調,“當前,我們更加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維護我國外匯市場平穩執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39 字。

轉載請註明: 潘功勝:我國外匯市場受本輪美聯儲政策轉向影響可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