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夕,財政部部長髮文釋出財政政策最新資訊

新京報訊(記者 姜慧梓)全國兩會將於下週召開,財政政策如何對沖疫情影響成為關注焦點。今日(5月14日),財政部部長劉昆發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一文,釋出今年財政政策的最新動向。

全文圍繞“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進行了詳盡闡釋。劉昆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現實需要,是財政更好發揮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的應有之義。

今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財政收入增長帶來巨大沖擊,一季度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14.3%。對全年財政收入,劉昆給出判斷——“預計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將低於上年。”

與此同時,財政支出仍要保持一定強度,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均需財力支援。

對此,積極的財政政策拿出5點“加法”措施。

一是增加赤字規模,明確釋放積極訊號,緩解財政收支矛盾,穩定並提振市場信心。

二是落實減稅降費,對沖企業經營困難。劉昆指出,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透過制度性安排和階段性政策並舉,重點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企業稅費負擔。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適當延長前期出臺的部分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執行期限。

目前,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稅率已由3%下調至1%,湖北地區免徵;下調企業養老保險費率,這些措施將繼續執行至年底。同時,減免國有房產租金,政府性融資擔保行業減半收費,綜合融資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等措施也已執行。

財政部今日再發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第三點是擴大政府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透過抗疫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多種渠道,增加政府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有效支援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

抗疫特別國債、專項債和提高赤字率被認為是財政發力對沖疫情影響的“三板斧”。其中,對於抗疫特別國債的規模和使用方向仍有眾多討論。劉昆此次在文中明確,將用於“增加政府投資”。業內普遍預計,抗疫特別國債將在萬億元左右規模。

專項債資訊較為明確,目前已提前下達2.29萬億元,各地發行也已過半,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投向包括農林水利、市政等7大傳統基礎設施領域,以及5G、大資料等新基建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新增領域。

劉昆也在文中表示,財政資金進一步最佳化使用結構和方式,聚焦民生以及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集中資金予以精準保障。

“加法”措施還包括加大轉移支付,兜牢兜實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三保”底線,確保基層正常運轉。資金來源方面,將透過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進行統籌,中央財政有力保障基層運轉。

同時,創新分配方式,確保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達民生領域,落實庫款資金提前排程制度及階段性提高財政資金留用比例等政策以增加地方留用的現金流。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傾斜,特別是湖北,實施好各項財稅支援政策,推動加快復工復產、復市復業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執行,促進湖北省經濟社會全面恢復。

此外,加強預算平衡,對沖疫情減收影響。全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資產,增加調入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同時,“減法”跟上,節用裕民,中央政府部門帶頭過緊日子,嚴控各種一般性支出;地方財政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嚴控會議差旅等經費,嚴禁新建、擴建政府性樓堂館所。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陳思 校對 危卓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64 字。

轉載請註明: 兩會前夕,財政部部長髮文釋出財政政策最新資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