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基金厲葉淼:努力進化,追尋投資的“平凡之路”
富國基金的厲葉淼屬於業內比較低調的基金經理之一,但他對投資本質和方法論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他管理的富國天瑞基金,最近三年累計收益達到51.23%(截至2020年4月30日,海通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資料),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和指數表現,進入行業優秀的行列。此外,厲葉淼管理的富國產業驅動業績表現同樣不俗,過去一年收益率達44.34%,同類排名79/54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為3.20%。
資料來源:基金淨值收益率和排名資料來自海通證券,富國天瑞業績比較基準是上證A股指數收益率*70% 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25% 同業存款利率*5%,富國產業驅動業績比較基準是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 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0%;富國天瑞同類產品類別指偏股混合型基金,富國產業驅動同類產品類別指強股混合型,時間截至2020-04-30;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資料來自wind,時間截至2020-04-30。
注:富國天瑞自2010年以來(近10年)會計年度業績及比較基準漲跌幅為:-9.22%(-9.14%),-11.31%(-14.52%),13.01%(3.37%),8.77%(-3.80%),16.23%(36.64%),41.50%(9.74%),-8.95%(-7.45%),35.22%(4.85%),-26.41%(-16.44%),42.03%(16.85%)。富國產業驅動自成立(2018.11.14)以來完整會計年度業績及比較基準漲跌幅為:2019年44.34%(22.93%)。資料來源:基金年報。基金經理管理富國研究優選不足3個月,暫不列示管理產品過往業績。
在他管理基金近五年裡時間,他反覆比較了低估值迴歸、價值成長、行業輪動、擇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等主流投資方法,並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投資體系和方法論。
在他看來,長期來說對上市公司市值增長最重要的是業績與價值的增長,風口、政策、風格輪動、生意、概念都是表象與皮囊,內裡的本質都是業績與價值。
精彩觀點:
01
市場巨幅波動中開始投資生涯
厲葉淼的基金投資生涯起步於2015年8月,經歷了市場巨幅下跌、A股熔斷的動盪與波折。此後,A股掀起了一輪輪的新興產業機會。
或許上述的兩個因素有關,他的投資風格相容了兩個特點,對風險控制的敏感,及對新興產業空間機會的充分了解。
剛接手基金的他,曾經經歷過指數一天大跌7%的“呼嘯時刻”。這也給了他一個很好的經驗:市場大跌不是壞事,投資就是在市場的一輪輪“胖揍”之下,找到適合自己的長期之路。
在成為基金經理之前,厲葉淼在國金證券擔任汽車行業的分析師。2013年4月他加入富國,繼續擔任相關行業的研究,此後不斷擴充套件個人的研究領域和範圍。
2016年2月,研究業績突出的厲葉淼開始單獨管理基金產品,第一隻單獨管理的產品就是富國天瑞基金,這個被認為承載了富國基金“光榮和夢想”的產品之一。
出手不凡,截至4月30日,富國天瑞過去3年的淨值漲幅達到51.23%,進入行業前列。
02
好生意與好行業
厲葉淼認為,這個市場上如果把主流的選股方法濃縮成幾個因子,那麼最有效的應該是以下幾個:業績因子(利潤增速高)、估值因子(低估值)、行業因子(行業景氣度高)、生意因子(商業模式),質量因子(高ROE)。
市場在不同階段給每個因子的權重不一樣,所以才有了風格變化、行業輪動等這些現象的出現。
而從他的角度而言,最關注的是兩類公司:一類是“好生意裡的好公司”,另一類是“好行業裡的好公司”。其中,“好生意裡的好公司”又是基石的基石。
所謂“好生意”,指的是這類公司有良好商業模式,能夠具備相對較高的競爭壁壘,並使得公司有持續的自由的現金流。
判斷好生意,首要是幾個財務表現:ROE或ROIC,資本開支,現金流狀況。
與之不同,“好行業”則更看重行業景氣度的提升,尤其重視出現景氣上升拐點的行業。
另外,以他的經驗,這市場裡既是“好生意”、又是“好行業”的機會比較稀缺。因此,這兩種型別公司的配置對於一個組合而言,是可以兼顧中長期成長和中短期業績進攻性的均衡手段。
03
報表能說明是不是好生意
當然,選股是個特別考驗基金經理“眼力”的活兒。厲葉淼的經驗是,對商業模式的判斷不僅要邏輯走得通,也要財務指標能夠驗證。
在任何行業裡,具備良好商業模式的企業都具有共同的特徵——較高ROIC或者ROE,中長期可觀的經營性淨現金流。
“舉個例子,某個行業龍頭ROE只有10%,自由現金流每年都是負的,肯定不是一個好公司。如果利潤增速特別高,它可能是一個高景氣行業裡面一隻恰處風口的豬,但不是能夠自由向上翱翔的雄鷹。”
在對好生意的調研和定性判斷層面,厲葉淼覺得最關鍵的是兩點,一是行業需求,二是競爭格局。
他以一個食品加工行業和調味品行業做比較,講述競爭格局的差別。前者由於仍有幾個玩家競逐,因此每逢行業增速回落,經常展開價格戰,進而導致業績的波動。
而後者,競爭格局清晰,一超獨大。也因此,普通的行業波動不會影響商品價格。行業內公司就得以維持相對穩定的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
所以,市場給後者這類企業的估值更高一些,其實是給了競爭格局、競爭優勢更高的估值。
當前市場給予有良好商業模式企業的估值越來越高,他也從經典的價值投資框架進行了解釋。根據他的計算,如果用三階段淨現金折現模型,企業的遠期價值的貼現(10年後)佔其總現值的比例達到70%-80%,因此貼現率的下降,對遠期價值較大的公司影響更大,這也是目前市場在普遍重估商業模式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些公司的終局往往看得更清楚。
這也表明機構投資者的視野愈發長期,對於好企業的爭奪愈發激烈。
04
標的公司的預期收益率是核心
厲葉淼的持股組合日常也會進行調整,而決策的核心出發點是標的公司的預期收益率。
日常管理組合時,他會經常回顧組合持股和備選股票,並進行2-3年的維度預期收益率的比較,再依據此對組合進行最佳化。
在比較中,他最看重公司長期的業績增長與市值空間,以及實現這個業績增長的路徑與能力,並視之為第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生意、概念、風口,最終市值上漲還是要落實到EPS的增長。”
“A股市場其實是一個樂觀的市場,給公司遠期和夢想的權重非常高,這點在美股更是如此。不管是價值風格還是成長風格,增長的因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增長本身就是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不但要關心夢想本身,更要研究實現夢想的路徑與能力。”
從組合構建時,他會對重倉股自身的業績增長有要求,而且不僅會關注短期一到兩年的增長,更會關注三到五年後公司自由現金流的增長態勢。
05
投資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路
市場內近期對於低估值策略頗有些討論,厲葉淼從另一個角度提供了自己的思考。
在他看來,真正判斷一個公司估值高低的,並非靜態的PE和PB,而是生命週期內的淨現金折現。大家現在討論的低估值,往往泛指低PE或者低PB。
這個低估值因子之所以在最近暫時受挫,一是因為低估值的公司往往增速較低、變化較小,而長期看,有益的增長是公司內涵價值中最重要的因素;比如永續增速從0%提高到3%,公司價值就能增加30%-50%。二是因為這兩年流動性較為寬鬆,而增速較好的公司,遠期價值能佔貼現總值的70%,其對貼現率的下降更為敏感,這類公司往往是生意模式好、長期空間較為清晰的公司。三是低估值公司往往有各種各樣的瑕疵,在當前相對不確定的環境下,市場更願意選擇優秀公司來對抗對不確定性。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說明市場對短期的權重給的越來越少,因為估值本身是靜態的、偏短期的考慮因素,而優秀公司的業績往往在動態增長,而大家又願意長期與之相守。
他認為,A股市場這些年對短期因素的關注與“焦慮”其實越來越少,投資者以前可能會比較在意短期概念、主題的起伏,但現在,市場更多聚焦在競爭優勢、公司治理、長期願景,更多地研究實現願景的路徑與方法,對長期的定價因子給的權重越來越大。這些變化,需要投資者持續進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而進化正是他始終在努力與追求的東西。
“4年多的投資經驗,期間也經歷了許多起起伏伏,包括不同的市場環境、風格等等。我覺得投資方法的選擇,中間可能會有很多彎路與誘惑,而有些路你只有走過才能發現是適合還是不適合,最終走哪條路,還是取決於投資者自己的性格、偏好與能力,說得大一點是你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06
控制回撤就要選擇優秀公司
厲葉淼的業績回撤併不明顯,這是他的主動選擇麼?
他表示,對於風險的關注始終如一,但是控制回撤的方法卻有變化。
早期,他會透過股票倉位的調整來控制回撤幅度,但現在發現,真正控制回撤有效的方法,一是投資特別優秀的公司,二是逆向投資。
一方面,特別優秀的公司,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衝擊時,能夠更快、更好的調整。另一方面,對於深入研究的機構投資者而言,市場大跌時優秀的公司也是大家最樂意買的。供需的矛盾,讓優秀公司的回撤幅度也越來越受控。
厲葉淼提到,對他而言,另一個控制回撤的方式是逆向的投資選擇。“在市場都不想要的時候出手買入,再下跌的空間就很少了。”
當然,這麼做的前提,也有對公司基本面判斷的置信度。他越是瞭解的公司,對未來企業價值越有信心,就越是敢於逆勢出手。
“打個比方,某個公司今年10億的利潤、300億市值,三年後如果你確信這個公司有20億利潤、能給到30倍估值,最近突然因為市場下跌跟著跌了30%,那當然應該直接加倉,因為你的預期收益率比下跌前更高了。”
07
醫藥和消費行業是長期重配
對厲葉淼來說,行業的適度分散是他組合配置的前提。但醫藥和消費兩個行業,是他最常重倉配置的。尤其是醫藥行業。
(注:富國天瑞定期報告顯示,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自2016年至2019年的中報和年報中,醫藥生物行業持倉佔基金淨值比例分別為0.00%、0.74%、10.53%、3.29%、36.66%、18.16%、15.37%、9.31%。食品飲料行業持倉佔基金淨值比例分別為11.67%、0.00%、4.95%、11.39%、12.37%、2.73%、20.49%、9.07%。)
他對醫藥的需求前景十分看好,而這個行業裡的許多商業模式,總體上屬於好生意的那一檔。
以醫療服務行業為例,中國的60歲的老齡人口在未來5—10年每年都大致按6%左右的比例在提升,再疊加老齡人口的購買力提升,行業總需求每年的增速就超過15%;而且市場空間足夠大,能容量大公司。再考慮供給端,考慮到政策、品牌等諸多因素,供給的增速受到一定的限制,優秀的龍頭企業就有機會收穫超越行業增速的高增長,而且是3-5年持續的高增長。
此外,他認為醫藥能夠出一些爆發力比較強的產品及公司,比較典型包括生長激素、疫苗、創新藥,階段性的預期收益率會非常地可觀,這也是他看好醫藥行業的原因之一。
“消費和醫藥都是好的商業模式,而醫藥可能還會疊加大品種的爆發力。”他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