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減持接連來襲 但還有這些動向不可忽視 背後蘊藏三重意義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鄭遠方)訊,近期,國家大基金密集頻頻減持的動作引發市場關注,部分公司股價在減持之後連續下挫。有人將此視為利空,也有人將其看作抄底機會。

今日盤後,萬有企業、雅克科技分別公告了大基金的減持計劃,這也是本週以來連續第三天出現大基金持股動向。據不完全統計,7月至今,已有7家企業遭大基金減持。

大基金減持接連來襲 但還有這些動向不可忽視 背後蘊藏三重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減持的主要是大基金一期。多家機構此前已表示,大基金一期透過投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獲利頗豐,減持屬於正常市場操作。二期成立以來,一期按自身規劃,有序退出最佳化投資結構,2019-2023已進入回收期。

資料顯示,自大基金一期成立以來,已投資半導體相關22家A股公司、3家港股公司。從細分環節來看,大基金一期投資以IC製造為主,佔比67%,IC設計(17%)、封測(10%)、裝置材料(6%)佔比較小。

據各家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有17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包含大基金一期,除了上述遭到減持的6家企業之外,還有:華潤微、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北斗星通、納思達、長川科技、國科微、北方華創、匯頂科技、安集科技。

大基金一期逐漸退出的同時,二期也在持續跟進。自去年首次出手,注資紫光展銳之後,大基金二期還陸續投資了中芯國際、華潤微、南大光電等多家公司。安信證券、國海證券分析師均認為,大基金一期退出,二期將圍繞半導體產業鏈,更聚焦上游的裝置、材料領域,加大投資。

大基金減持接連來襲 但還有這些動向不可忽視 背後蘊藏三重意義

安信證券報告認為,大基金增減持動作頻頻的背後,蘊藏著三點重要意義:

首先,減持是對資金的一次結構性調整,並不會動搖半導體產業發展邏輯。大基金將資金從已取得技術部分突破的領先企業,轉向仍需資金支援研發運營的企業,雖然對短期市場情緒有一定影響,但並不影響未來發展邏輯;

其次,半導體企業兼併購在半導體發展史上並不鮮見,大基金加速資金回籠,未來利於參與國內企業併購重組,幫助半導體企業成長、向平臺化企業靠攏,發揮產業間協同優勢,形成良好的半導體產業生態;

最後,雖然國內部分半導體企業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但據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差距,需資金支撐,大基金的增持也有望支援企業未來長期成長,填補關鍵工藝空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基金減持接連來襲 但還有這些動向不可忽視 背後蘊藏三重意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