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走向統一規範—零碳研究院碳報

2020年9月,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2年6月15日,新京報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準確理解和把握雙碳政策趨勢?碳中和背景下,不同產業和企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研究院於2022年6月起推出《碳報》,研究最新雙碳政策、權威聲音、低碳樣本等重點內容,並進行分析解讀。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走向統一規範—零碳研究院碳報


【目錄】


>>>政策速遞


1.9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發布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告


2.首屆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在廣西南寧成功召開


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


4.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我國或可實現能源“可能三角”


5.工信部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推薦工作開始


6.生態環境部印發《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指南》


7.國際環保機構釋出10家全球頭部車企氣候與環境表現排名


8.歐盟委員會公佈緊急干預市場以降低能源價格的措施


9.荷蘭的哈勒姆將成為世界上首個“禁止大部分肉類廣告的城市”


>>>專題碳討


1. 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已在路上


2.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呼之欲出,綠色金融如何助力轉型?


【摘要】


一、政策速遞


1.9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宣告


宣告指出:我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一致承認當前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日益顯現,全球行動緊迫性持續上升。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實現復甦,是我們面臨的重要時代課題之一。在上合組織成員國生活著全球近一半人口。為了他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我們決心就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開展合作。


零碳解讀:氣候變化及其負面影響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迫切問題,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需要全人類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基礎上不斷加強國際合作,同心合力攜手應對,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向包容可持續發展轉型。成員國認為,應考慮各國國情,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基礎上落實《巴黎協定》。我們注意到,溫室氣體減少和淨零排放對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溫控目標至關重要,各國有權自行確定本國減排目標及其實施路徑。


2.首屆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在廣西南寧成功召開


9月16日至18日,在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展之際,首屆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在廣西南寧成功召開。此次論壇以“核技術助力美好生活”為主題,對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核能與核技術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加深東盟國家對我國核技術應用、核能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瞭解,增進東盟國家推動相互之間需求對接和務實合作,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增添新內涵起到重要作用。


零碳解讀:中核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主旨發言並指出,中核集團將以核技術應用產業為抓手,以先進核技術與產品服務區域發展為方向,精耕細作,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參與區域產業、經濟的合作與互動,並藉助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和開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契機,為推動中國-東盟地區核技術應用產業快速發展貢獻中核力量。


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


該通知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標準體系更加完善,行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監督機制有效執行,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能力顯著增強。月餅、粽子、茶葉等重點商品過度包裝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


零碳解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生產、銷售、交付、回收等各環節明確工作要求,堅決遏制商品過度包裝現象,為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4.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我國或可實現能源“可能三角”


9月17日至18日,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召開。論壇上,釋出的《中國能源革命進展報告——能源供給革命(2022)》報告顯示,多元生產體系建設穩步推進,能源供應保障能力總體穩定,清潔高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繼續發揮,產業鏈條不斷補鏈、延鏈、強鏈,石油石化安全保障作用顯現,開發利用佈局加快拓展最佳化,非化石能源成為發展主方向,儲備設施建設進一步補短板,全國能源輸配網路效應初顯。隨著我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不斷髮展壯大,或可實現經濟可行、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能源“可能三角”。


零碳解讀:昌平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支現偉在主旨報告中說,在全國實施“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昌平區的目標錨定在將“能源谷”建設為先進能源創新的策源地。昌平作為論壇的舉辦地,在未來科學城聚集了大量能源企業,在踐行“雙碳”戰略目標上,基礎紮實、要素齊全、創新活躍。


5.工信部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推薦工作開始


9月16日,工信部辦公廳發出通知,開展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推薦工作。規定近三年有下列情況的,不得申報綠色製造名單:未正常經營生產的;發生安全(含網路安全、資料安全)、質量、環境汙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以“信用中國”和“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為準);被動態調整出綠色製造名單的;在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相關督查工作中被發現存在嚴重問題的;被列入工業節能監察整改名單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失信被執行人等。


零碳解讀:按照“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組織本地區企業(含央企)、園區等開展申報工作,遴選確定本地區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推薦名單。鼓勵各地建立完善本地區綠色製造標杆培育機制,釋出省級綠色製造名單,對納入名單的企業或園區給予優先推薦。


6.生態環境部印發《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制指南》


《指南》指出,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是省級行政區域落實《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強化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舉措,有利於省級行政區域防範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地要在深入分析本地區氣候變化特徵和趨勢、影響和風險、現狀和形勢的基礎上,明確本地區適應氣候變化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形成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為推動本地區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提供行動指導。


零碳解讀:編制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應堅持風險導向、重點突出、因地制宜、統籌協調等四項原則,按照建立工作機制、編制行動方案、廣泛徵求意見、開展論證評審、聯合釋出實施、適時調整更新等步驟有序推進。《指南》指出,要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凝練形成省級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方案應包含影響與風險、現狀與形勢、總體要求、重點任務、重大工程、試點示範和保障措施等主要內容。


7.國際環保機構釋出10家全球頭部車企氣候與環境表現排名


9月初,北京—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釋出《低碳競速 2022——全球十大車企氣候行動與環境表現排名》,對通用、大眾、豐田、本田等10家全球頭部車企(或集團)進行排名。報告發現,儘管在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法令加持下零排放汽車銷量快速增長,10家企業零排放汽車轉型速度均不足以達到控溫1.5°C的目標。通用、梅賽德斯-賓士、大眾、福特、現代-起亞、雷諾、斯泰蘭迪斯、日產、本田、豐田,分列第一到第十名。


零碳解讀:報告延續了《低碳競速2021》的方法論,評估車企在內燃機(ICE)淘汰、供應鏈脫碳、資源減量增效三個維度的表現。同時2022年的報告在此基礎上加入了供應鏈鋼鐵脫碳、可再生能源充電和範圍三的披露及減排目標設定等評估標準。總體而言,10家企業的表現均未達到預期。


8.歐盟委員會公佈緊急干預市場以降低能源價格的措施


歐盟委員會建議各成員國在高峰用電時段強制減少5%的用電量,總體用電量減少10%,這個限電規定將持續到2023年3月31日。限電節電的具體方法和實施細則由各成員國自行選擇和決定。在供給端,歐盟建議臨時性將電力企業的“邊際收入”上限定為每兆瓦180歐元,超過這個上限的收入將由政府徵收,用於補貼電力消費者的電費支出。成員國之間可以互相交易用電配額。歐盟委員會同時建議使用燃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發電企業在今年獲得的利潤如果超過以往三年平均利潤的20%,超出部分的收入也將被政府臨時徵收,以補貼消費者。上述措施預計將在本月底舉行的歐盟能源部長會議上批准。


零碳解讀:據初步估算,歐盟各成員國政府自發電企業處徵收的兩項收入將達1420億歐元。歐盟委員會強調,上述措施都是臨時性的,是在今年以來歐洲能源供應和需求嚴重失衡的背景下作出的。旨在平衡能源生產者的超額收入和消費者的鉅額負擔。歐盟委員會同時將進一步完善控制能源價格的工具,並開拓低價能源的來源。(央視新聞)


9.荷蘭的哈勒姆將成為世界上首個“禁止大部分肉類廣告的城市”


據海外媒體報道,荷蘭官員說,由於肉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荷蘭的哈勒姆將成為世界上首個“禁止大部分肉類廣告的城市”。報道稱,這個擁有16萬人口的城市同意從2024年起禁止在公共汽車、住所和大螢幕等公共場所投放集約化養殖肉類的廣告。此舉在2021年11月獲得市議會批准,但直到上週一名市議員宣佈他已正式通知廣告公司後才引起注意。


零碳解讀:最近的研究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自全球食品生產,其中養殖肉用家畜造成的汙染是生產植物性食物的兩倍。據報道,為了放牧牲畜而砍伐掉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用富含氮的化肥來種植動物飼料,這些都會汙染空氣和水源,導致氣候變化和臭氧消耗。牲畜還會產生大量的甲烷氣體。


二、專題碳討


1. 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已在路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公佈了《關於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這成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部綱領、路線性檔案,全國碳排放市場發展中的一件大事。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鬍漢舟撰文指出,該《實施方案》的出臺對於夯實碳排放統計資料基礎、提高碳排放資料質量、落實黨中央關於“儘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的要求意義重大。


看點:


(1)從2005年開始,我國一些列檔案的出臺,奠定了碳排放統計核算的基礎,推動了相關工作的發展和技術經驗的積累。


(2)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鬍漢舟表示,“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立統一規範的統計核算體系,摸清碳排放‘家底’,做到‘心中有數’,不僅是推進雙碳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統計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服務雙碳目標的重要內容。”


(3)國家統計局將努力構建一套科學適用、統一規範的碳排放統計核算方法制度體系,客觀公正核算全國和各地區碳排放情況,更加有效發揮統計監督職能作用,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可靠資料支撐,確保黨中央關於雙碳工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啟發


(1)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化,碳排放核算體系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紛紛出現,如果不加以科學化、統籌化梳理、提升,就會影響“雙碳”工作的高效推進。


(2)“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民航等八大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將會被納入全國碳排放市場,而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內部的碳排放多行業管理。這就要求,碳排放的統計核算必須全國統一,減少技術壁壘、區域差異,甚至人為壁壘。


(3)在完善相應法律體系、政策措施的同時,還得依靠科技創新。這樣的創新在全國應用的時候,又會推動落後地區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推動雙碳工作。


2.鋼鐵行業碳達峰方案呼之欲出,綠色金融如何助力轉型?


9月16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馮猛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按照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總體部署,工信部配合制定了石化化工、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此前於8月下旬,中鋼協領導的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發布了《鋼鐵行業碳中和願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提出了行業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


看點


(1)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領導的鋼鐵行業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於8月中下旬釋出了《鋼鐵行業碳中和願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提出實施“雙碳”工程的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30年前),積極推進穩步實現碳達峰;第二階段(2030-2040年),創新驅動實現深度脫碳;第三階段(2040-2050年),重大突破衝刺極限降碳;第四階段(2050-2060年),融合發展助力碳中和。


(2)這個路線圖明確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技術路徑——系統能效提升、資源迴圈利用、流程最佳化創新、冶煉工藝突破、產品迭代升級、捕集封存利用。


(3)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路徑主要包括一是最佳化產業結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現高爐向電爐生產方式轉變,後期逐步發展高爐富氫冶煉等低碳冶金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助力無化石能源冶煉,實現源頭減汙降碳。二是節能減排,透過生產運輸等各環節節能流程和技術、超低排放改造等推進,從源頭和排放兩頭進行綜合提升,實現噸鋼能耗和噸鋼排放指標的明顯改善。


啟發:


(1)“鋼鐵行業是製造業主要的碳排放來源,其碳排放量約佔我國排放總量的16%,鋼鐵行業可以說是碳減排的重點行業。”SMM鋼鐵分析師穀雨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我國當前高碳能源消費結構下,每年碳排放量約為百億噸,經濟發展及能源消費增長的需求與減排壓力並存,而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僅有30年,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針對傳統高排放行業往往面臨融資難這一問題,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常務理事邵詩洋此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技改專案資金主要來源依然是銀行。但此前因缺乏對低碳轉型專案的清晰定義及指導,且須兼顧機構自身的綠色指標,對於高排放行業的融資專案,金融機構的態度仍較為謹慎。隨著近年綠色金融的眾多標準逐步建立,金融機構的態度也將更為明朗。


【連結】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成立於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為目標追求,將打造集內容、資料、服務、調研報告、活動於一體的新型產品,旨在為雙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援與融媒支撐。零碳研究院會記錄“雙碳”發展、創新科普產品、打造高階智庫、研發行業和地方綠色資料庫、構建“雙碳”諮詢體系、搭建交流平臺、組織公益活動、釋出調研報告、評選優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創意,歡迎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電話 13126636787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900 字。

轉載請註明: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走向統一規範—零碳研究院碳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