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國人大代表李金波:建立健全“碳標識” 助力實施“碳達峰、碳中和”

由 酒書端 釋出於 財經

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家用空調事業部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就“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實施”“加快大件家用產品舊件回收體系建設”“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提出了相關建議。

建立健全“碳標識” 助力實施“碳達峰、碳中和”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善的能效標識法規以及執行體系,成功減緩了家用、辦公產品在消耗電能和天然氣方面的增長勢頭,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能效標識僅與家電使用過程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有關,不能涵蓋生產、回收過程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學的家電產品溫室氣體排放評價標準及標識,促進環保、高效家電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市場銷售,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此,李金波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健全“碳標識”法規。鑑於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低碳經濟的緊迫性,健全的碳標識制度是基礎和重點。目前,我國碳標識制度執行的主要指導性檔案是生態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標誌低碳產品標識使用管理暫行辦法》,以及發改委印發的《低碳產品認證管理暫行辦法》,不管是從立法層級還是從具體制度的設計與安排上來說,法律保障處於缺位狀態,有必要進行完善。建議參考現有相關國際法規,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法”、“環境保護法”,建立中國產品“碳標識”制度。

二是建立中國家電產品碳排放評價標準。“碳標識”不僅提供綠色消費嚮導來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方式,也將對供應鏈及國際貿易所產生影響,甚至可能成為貿易壁壘。建立透明、科學的家電產品碳排放評價標準是實施“碳標識”制度,實現低碳發展和規避碳壁壘的雙重效果的基礎。建議在現有國際標準基礎上,綜合考慮產品直接和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儘快民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家電產品計算體系及標準。

三是建立中國家電產品“碳標識”。現有中國環境標誌低碳產品標識只具備碳減排標籤而規避其真實碳排放數值的披露,因此無法實現量化管理,消費者普遍對於此類標籤缺乏認識,並沒有引起如能效標籤那樣的消費者關注。建議借鑑現有能效標識,參考或規範性引用國際環境標誌標準體系,設定不同產品的排放標準分級,標註碳排放量與標準值的百分比,逐漸篩選出需要強制性使用碳標識的產品型別,引導家電產品實現低碳化。

加快大件家用產品舊件回收體系建設 切實促進消費內迴圈

當前我國舊家電回收渠道中約80%來自社會回收,回收水平低,管理不規範,缺乏必要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始終難以打通,消費者無法便捷的處理舊家電,制約了國內家電市場消費內迴圈。我國亟需建設涵蓋家電、傢俱等家用舊產品回收的基礎設施,健全、完善家用舊產品回收-處置體系。為此,李金波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發揮“網際網路+”作用,加快家電產品迴圈利用。建議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搭建“網際網路+”舊產品回收體系,提升回收的效率,降低迴收成本,方便使用者處理和企業回收。舊產品回收後按照法規做好鑑定分揀,區分回收再利用的程度。能再次翻新利用的,進行規範化翻新後繼續發揮價值;已經報廢的舊產品,轉運到有資質的企業處置,提升家電全生命週期管理效率,達到環保高效。

二是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舊產品回收體系融入到內迴圈體系中。面對超過20億臺的家電保有量和未來每年2億件的舊產品回收形勢,建議國家針對舊家電回收處置體系進行制度、規範、政策、路徑、目標的全方位完善,從源頭為舊家電規範回收利用注入動力,促進國內家電市場消費內迴圈,達到促進經濟、環保的雙重效益。

加大新基建 促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

為更好地在全國範圍內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李金波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降低應用成本,為萬物互聯提供基礎支撐。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定,它的到來,為萬物互聯提供了基礎,意味著真正的物聯時代的到來。透過5G的投資,將直接帶來電信運營業、裝置製造業和資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5G技術能在裝置物聯、工業自動化控制、物流追蹤、工業VR及雲化機器人等應用上提供支援。建議國家繼續5G應用專項政策支援,一是免除5G流量費用,降低企業5G的應用投入成本;二是支援運營商完善5G網路覆蓋,幫助企業便捷接入5G網路,使企業實現5G的快速應用;三是培育一批具備5G產品研發和應用的企業,形成行業5G應用矩陣,推動新業態形成,啟用產業鏈潛力。

二是支援製造業企業重構,透過工業網際網路打造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企業運營的價值鏈中,透過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通營銷、研發、供應鏈、製造、品質、物流還有售後的各個環節,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利用5G新基建的特性,加快製造業企業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發展,提升企業在全價值鏈的運營效率。建議國家給予企業數字化轉型、端到端服務打通提供政策支援,降低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的投入,實現各行各業製造業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重構。

三是加強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工業網際網路正迎來迅猛發展期,已經成為企業經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抓手,佈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聚焦產業上下游,透過雲端流量的增加,促進內外資源的協同共創,實現資源整合、有助於提升共創方的整體競爭力,可以期待,未來國內將形成雲端供、需方完整的生態體系。建議國家繼續加大對工業互聯平臺的建設支援力度,促進工業互聯產業生態發展,構建健康的平臺供需生態體系,讓生產要素更好的、自動地在雲端配置,使企業、裝置、生產資料都可以互聯互通,實現最優配置。

四是政策引導鼓勵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實現區域落地推廣。在抗擊疫情與復工復產中,中小型企業用雲、用平臺進一步活躍,透過上平臺,有效實現企業的資源整合,構建企業流量池,透過雲服務,降低企業在資訊化投入複雜度,讓企業擺脫不必要的開支。對於企業來說,需求端資料的上雲上平臺質量將直接決定企業價值鏈數字化的速度與高度。建議國家出臺專項政策,支援中小企業實現裝置上雲和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幫助中小企業從雲上獲取資源和應用服務,提升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意識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