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人造肉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無忌”(ID:caijwj),作者:江小橋,36氪經授權釋出。

2019年5月初,比爾·蓋茨投資的Beyond Meat曾經讓股民驚掉了下巴。

這個美國第一家人造肉公司在納斯達克以25美元的發行價上市後,當日暴漲163%,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美股最佳IPO首日表現,上市三個多月股價上漲超過500%。

Beyond Meat的上市也讓A股亢奮起來。維維股份、登海種業、來伊份、豐樂種業、雙塔食品、金健米業和哈高科等多家人造肉概念股公司股價在當時拉出多個漲停板。其中,作為Beyond Meat原料供應商的雙塔食品(002481.SZ)在8個交易日中錄得6個漲停板。

現在,又一波人造肉的聲浪正在掀起。

首先是蓋茨投資的又一家人造肉巨頭Impossible Foods也要上市了,估值至少100億美元。

除了資本市場的訊息之外,人造肉在中國也步履不停。從2020年4月Beyond Meat 和星巴克合作推出了多款植物肉產品開始,各種植物肉產品不斷登上國人消費餐桌。而今年4月8日,Beyond Meat宣佈,其位於上海附近的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植物肉生產工廠正式揭幕,未來還計劃進軍電商等全新銷售渠道。

中國的富豪們也在跟上蓋茨的腳步。3月17日,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辭任董事長後,表示將致力於食品科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人造肉”研究專案“細胞培養人工魚研究”,成為黃崢和拼多多創始團隊共同設立的繁星公益基金首批資助專案之一。

但這一次,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消費市場,似乎都不復最初的狂熱,植物肉在中國,似乎是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存在。

雙塔食品們還能趁著人造肉的東風飛多遠?

為什麼人類要“造肉”

作為全球人造肉的重要推手,比爾·蓋茨曾經這樣形容:“犁和人造肉,同為改變世界的突破性技術。前者使人類由野生定居進入農耕時代,後者使人類農耕進入生物工業化時代。”

對於蓋茨來說,環保是人造肉最大的意義。從宏觀層面看,人造肉可以有效減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傳統畜牧業是兩大強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主要來源,其產生的溫室氣體甚至超過了汽車、卡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的總和,直接影響著全球氣候變暖。除此之外,發展傳統畜牧業還會消耗大量的土地、糧食作物、水資源等自然資源,造成資源的浪費。

掘金人造肉

Beyond Meat在招股書中就強調了環保的意義——人造肉替代普通食用肉,可以減少 90%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99%的水資源、93%的土地和46%的能源資源。

從消費者的微觀角度來看,人造肉可以指向健康。隨著全球經濟增長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者們對健康、品質、個性化的需求與日俱增,而倡導低脂、低膽固醇的人造肉,正是對這種消費理念的一種迎合。

環保主義者們相信,要想讓那些肉食愛好者們少吃肉,光靠環保教育恐怕是不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製造出一種口味和真肉一模一樣的人造肉來。

生產人造肉有兩個不同的思路,一個是利用肌肉乾細胞在實驗室裡培養人造肌肉,即從動物中提取出全能幹細胞或肌細胞,在營養液中進行培養,透過細胞增殖生長,形成組織類物質,但這一思路成本太高,動輒2000多美元/磅。另一個思路是目前的主流,就是以植物蛋白為原料,透過各種物理化學手段讓其具備肉的味道和口感。植物肉是目前人造肉最主要的商業化方向。目前市場中比較知名的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星期零等公司,都是植物肉領域的代表。

從“造粉絲”到“造肉”的龍頭

人造植物肉生產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一個是大豆、豌豆蛋白的獲取,另一個是人造植物肉企業自身的合成、加工等核心技術的研發。

而雙塔食品就是全球豌豆蛋白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目前年產能在7萬噸左右,市佔率接近40%。

在與人造肉產生聯絡之前,雙塔食品一直是國內最大的龍口粉絲製造商,年產能超過7萬噸。

1983年,金嶺公社在南戴村組建金嶺農場,主要業務是粉絲的生產製造。而粉絲加工產生的副產品蛋白和纖維,則被用作農田肥料和動物飼料。

2012年,隨著人造肉市場的出現,原本作為粉絲衍生品的豌豆蛋白迎來了需求放量。雙塔食品也意識到了豌豆蛋白未來的市場空間,開始加大技術和研發力度,將飼料級蛋白提純至食用級,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也為植物肉的爆發儲備技術和產能。

成為全球最大豌豆蛋白生產企業後,雙塔食品終於迎來了2019年的人造肉概念引爆,進入了業績收割期。

從2019年4月開始,雙塔食品的股價從3.94元曾經一路上漲至2020年7月最高的20.12元,累計漲幅超過380%。此後,雙塔食品股價逐漸回撥,但截止到2020年底,雙塔食品的累計收益仍然高達256%,年化收益接近110%,整體表現好於98%的A股。

掘金人造肉

2019年,雙塔食品的總營收21.22億元,較2012年上漲了2.63倍,食用蛋白和膳食纖維等高附加值業務的快速發展,是雙塔食品營收擴張的主因。

2020年,雙塔食品營收雖然下滑,但雙塔食品釋出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則顯示,2020年公司預計淨利潤約為3.46億元至3.6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至95%。

原因是,對於雙塔食品來說,人造肉的重要原材料食用蛋白,是公司的主營產品之一,也是其毛利率最高的產品。近幾年公司也在不斷增加食用蛋白的份額,縮減粉絲等產品在財報中的比重。到2020年上半年,其食用蛋白的收入佔主營業務的比例已經達到37.89%,已成為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

相比於人造肉概念板塊中的其他一些企業,雙塔食品確實在人造肉整個產業鏈條上佔據了相當位置,且取得了穩定的營收和利潤。從這個角度講,雙塔食品是一家名副其實的人造肉概念股。

雙塔食品的轉變邏輯背後,是人造肉的市場趨勢。

2019年,全球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據Beyond Meat預測,如果人造肉市場規模可以達到類似“植物奶”與乳制奶的比例(13%),那麼對應美國2700億肉類市場,全美人造肉市場未來將達到350億美元,全球人造肉類市場模糊測算可達1820億美元。

而國內某植物肉頭部品牌聯合《商業週刊/中文版》釋出的《2021中國植物肉行業洞察白皮書》指出,中國對植物性肉類的需求將在未來5年內增加200%,到2023年,中國人造肉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

按照雙塔食品的規劃,豌豆蛋白產能將會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未來2-3年內,雙塔食品在豌豆蛋白市場的市佔率要達到50%-60%,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並進一步夯實公司在豌豆蛋白領域的龍頭地位。

此外,雙塔食品還進軍植物蛋白肉領域。2020年11月份,雙塔食品推出了一系列植物蛋白肉產品,加快了餐飲渠道的開發力度。

雙塔食品,看上去很美?

看起來,雙塔食品無疑是人造肉風口上的贏家。但它真的有看上去那麼美嗎?

先來看技術層面。雙塔食品一直把豌豆蛋白生產技術當作是護城河,其豌豆蛋白提取的技術壁壘較強,在豌豆蛋白提取技術領域長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目前整個豌豆蛋白行業的提取工藝有幹法工藝、新幹法工藝、酸漿法工藝,雙塔食品是唯一同時掌握上述三種提取工藝的公司。雙塔食品的提取技術對豌豆蛋白的提純度可達88%,保證了高品質豌豆蛋白產品的競爭力。

但對於人造植物肉行業而言,豌豆蛋白技術其實並不是核心競爭力,植物肉行業的核心壁壘主要體現在模擬真肉的擠壓技術。以Beyond Meat為例,基於雙螺桿擠壓技術的高溼法擠壓工藝是其產品品質區別於其他企業的根本。

那麼產能是護城河嗎?顯然不是。

2020年底,聯合利華與雙塔食品簽署了《本地商業條款合同》,在植物基蛋白為主要原料的產品的生產、銷售方面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關係,首批訂單預計採購數量1000噸。

不難發現,與過往一樣,雙塔食品在這次合作中仍然承擔著“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在人造肉這一產業鏈上處於上游。

誠然,全球市佔率近40%的雙塔食品在上游的話語權是比較大的,但如果未來合適的替代物出現且被規模化地供給下游企業,或者新進入者增加、全球參與者擴產,有效增加了豌豆蛋白的供應量;均會導致豌豆蛋白價格下降,引發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可替代性是雙塔食品必須時刻思考的問題。

雙塔食品也在往下游去。2020年,雙塔食品已經開始向下遊植物蛋白產品領域擴張。除了投資國內植物肉初創公司Hey Maet外,雙塔在2020年也推出了自主的植物蛋白產品品牌雙塔啟伴。

掘金人造肉

但從原材料供應商向植物肉品牌的轉變擴張,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產品打造能力,另一方面是品牌的構建和渠道的開拓。根據雙塔食品公告,未來在下游領域公司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推進:聘請頂尖品牌營銷策劃團隊進行策劃;與帶貨能力強的網紅進行直播合作,培育新的銷售模式;成立兩個子公司進行獨立運作,打通商超、餐飲、電商、農貿等渠道;加大與休閒、快消食品大企業合作。

這意味著營銷費用的大幅增長。目前雙塔食品的銷售費用率在5%左右,但對比眾多網紅品牌15-20%左右的銷售費用率,雙塔在國內人造肉市場還不明朗的情況下,這步棋如何走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但這也是一個未來的機遇,如果在當前人造肉下游玩家還不是太多的情況,雙塔食品能打造出一個成功的下游品牌,對於雙塔食品來說也是一個新的藍海。

人造肉是不是一個被製造的需求?

2013年,馬克·波斯特在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實驗室裡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肉漢堡,耗費了32.5萬美元。

這個漢堡最後被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買走。布林曾表達過他看中這項技術的原因:“未來可能會發生三件事情:第一,我們全都成為素食主義者,這點可能性不大;第二,我們無視一切有關環境的問題,這將導致無法挽回的環境破壞;那麼只剩下第三個選擇,我們要做些新的東西出來。”

《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也看好人造肉,他視其為一個全球性的議題,“我所關注的是塑造全世界各個社會的各種重要力量,這些力量也很可能影響整個地球的未來。”

無疑,環保理念和生物經濟在未來會重新定義食物。但是,此前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人類是一種缺乏遠見的生物,善於追求即時快感。吸菸的危害再大,也擋不住菸民們追求那種“賽神仙”的快感,因為菸草造成的危害是若干年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同理,畜牧業影響的是未來的環境。想讓人類為了保護未來的環境而犧牲近在眼前的幸福,簡直比登天還難。

因此,人造肉製造了一個未來的願景,但在消費市場上,它並沒有製造出廣大的需求。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

2020年4月,星巴克在中國推出與Beyond Meat合作的3款“植物牛肉輕食產品”,同時與OmniPork合作推出兩款亞洲風味的“植物豬肉輕食產品”,這些產品在星巴克中國的3300家門店上線。

掘金人造肉

披薩品牌棒約翰與中國初創公司星期零合作,推出人造肉披薩;肯德基也在國內推出植物肉產品“黃金雞塊”;盒馬鮮生也開始在中國大陸銷售Beyond Meat的人造肉漢堡肉餅。

根據益普索釋出的2020人造肉中國趨勢洞察顯示,從“人造肉”社媒平臺每月聲量佔比來看,新聞和微信文章對人造肉的聲量傳播影響較大;微博的聲量佔比較小,人們很少自發討論人造肉。

最直接的原因是口感口味,包括產品的香氣和它的質地,與動物肉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尤其在中國,因為國人的飲食結構與國外有著顯著差異,對色、香、味、形的較高追求、以及不同菜系下不同肉類材料的應用,都使得現階段的植物肉成品極大限制了加工、烹飪的方式。應用場景的不足是植物肉推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障礙。

最近的一次反面教材是海底撈。2021年3月海底撈宣佈,在上海的31家門店的火鍋小料臺,推出植物蛋白新品“味伴侶”作為搭配配料,同時將植物肉“牛肉粒”列入菜品選單供應,網友們的反應是,“不接受”“失去了靈魂”。

所以說,雙塔食品們未來最大的障礙不是技術,也不是安全,而是人性。

《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經預言,再過10年,人造肉的成本將會比養殖業生產的肉更便宜。但人們是因為便宜而吃人造肉嗎?

在人造肉火爆的2020年,人類對肉產品的消費是否減少了?答案當然是沒有。連荷蘭這個以素食為風潮的國家,儘管各個超市都在擴充套件人造肉的品類,其實超市的肉的銷量依然是增長的。

更別說,全球的消費趨勢,對肉食的生產和消費,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其增長的趨勢,依然是強勁和顯著地保持著。

人類是不會放棄吃真肉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039 字。

轉載請註明: 掘金人造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