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商譽爆雷因素多 專家稱謹慎對待存三種現象的公司

  本報記者 朱寶琛

  1月18日晚間,高偉達釋出公告稱,2020年預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在64500萬元和79400萬元之間,本次計提商譽減值準備之後,商譽餘額為12502.22萬元到27402.22萬元之間。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預計為-68750萬元到-53150萬元之間,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497.41%到614.05%。

  商譽爆雷,高偉達並不是個例。眾生藥業日前釋出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稱,預計2020年虧損3.8億元至4.5億元。記者注意到,眾生藥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對收購先強藥業、逸舒製藥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8.2億元至8.8億元。

  “上市公司商譽爆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前期企業併購中,可能對商譽評估有過高的水分;二是疫情影響或是經營原因,造成相關企業業績難以兌現;三是根據監管要求,年底上市公司需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

  2018年11月份,證監會發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就商譽減值的會計監管風險進行提示。《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明確,公司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是否存在可能發生資產減值的跡象。對企業合併所形成的商譽,公司應當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

  在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看來,上市公司商譽爆雷,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盲目併購導致。

  “不排除有些企業存在著違規併購,但大多數企業的初衷是希望透過併購以壯大自身實力。然而,由於受到經濟形勢等各種不確定性影響,最終出現商譽爆雷。”鄭虹表示。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商譽爆雷,核心問題包括併購重組溢價過高,承諾不能兌現,或連續出現業績虧損,對賭協議不能完成等。

  她解釋道,從商譽爆雷的上市公司來看,多數都是屬於業績不達預期或者出現連續虧損,甚至在主營業務方面沒有明顯的核心競爭力,在經營過程中又沒有有效的管理。另外,有的上市公司過去有跨界的或溢價過高的資產重組,一旦營收沒有有效地達成對賭協議,或者業績不及預期,基本上就會出現商譽爆雷。

  高溢價收購通常會給企業帶來鉅額的商譽,但是,商譽虛高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商譽爆雷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所以,對投資者而言,如何“避雷”,是不得不關注的一個問題。

  韓乾表示,商譽屬於企業的無形資產,這部分資產的資訊相對其他形式的資產不太透明,很難準確評估,尤其是輕資產的科技企業。廣大中小投資者由於時間精力以及專業知識方面的限制,通常無法有效識別商譽部分的潛在風險。這種情況下,應當儘量依靠專業的金融機構,“雖然後者也未必能準確判斷商譽的真正價值,但總體而言比中小投資者更專業、更可靠。”

  鄭虹表示,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避免踩雷很重要。中小投資者去識別上市公司的併購過程還是存在一些困難的,所以不管公司是否併購成功,直接看企業現階段執行的實力。

  “存在三方面現象的公司,需要謹慎對待。”鄭虹說,第一,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沒有券商的研究報告,需要謹慎對待;第二,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公開的財報上有很多現金,卻需要向銀行貸款,或者說要支付大量用資成本,需要謹慎對待;第三,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跨行業進行併購,需要謹慎對待。

  張翠霞提出,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為了規避商譽爆雷的上市公司,要看公司資產重組的溢價情況、對賭協議的情況;要看上市公司是否有跨界的併購重組。另外,如果上市公司基本面不及預期,但股價比較高,甚至出現流動性風險,對於這類公司,投資者一定要規避。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7 字。

轉載請註明: 上市公司商譽爆雷因素多 專家稱謹慎對待存三種現象的公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