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出生人口資料將修訂:年均增加100萬人左右

  人口普查資料顯示,過去十年國內實際出生人口要比此前的統計資料“更多一些”。

  國家統計局5月11日釋出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但和前期非普查年份人口資料相比存在一定差異。比如,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0—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這個資料與此前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相應年份出生人口規模要多一些。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5月17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已釋出的人口普查資料和往年公佈的資料存在差異,主要原因來自於兩個資料的口徑是不一樣的。

  付凌暉表示,非普查年份人口資料是抽樣調查推算的,所以存在調查和抽樣誤差。普查年份人口資料是全面調查獲得的,資料更加全面準確,這也是世界各國為了摸清人口狀況費時費力也要開展人口普查的原因所在。根據國際慣例,人口普查之後會對兩次普查之間的抽樣推算資料進行修訂,這將消除目前抽樣推算的資料和人口普查獲得的新資料之間的差異。

  “目前,這項工作國家統計局正在做,我們將對兩次普查之間的總人口、出生人口、城鎮化率等相關資料進行修訂。”付凌暉說。

  以出生人口資料為例,付凌暉表示,2016年,原公佈的出生人口數是1786萬人,根據普查分年齡人口資料修訂後,出生人口為1883萬人,增加97萬人。2017年,原公佈的出生人口資料是1723萬人,修訂後為1765萬人,增加42萬人。兩次普查間對應的相關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訂增加大概100萬人左右。有關詳細的資料會在2021年《中國統計摘要》上釋出。

  5月12日,國家統計局官網釋出《國家統計局新聞辦對網民關注的幾個問題的說明》(下稱《說明》),也曾就網民關注的“普查0-14歲少兒人口與歷年出生人口資料存在一定差異”的話題做出說明。

  《說明》稱,這一差異首先是因為這兩個資料的來源不同。根據我國現行的統計調查制度,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兩次普查之間的年份開展抽樣調查,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透過抽樣調查資料推算的。由於抽樣調查誤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樣比推算人口總體時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反映在資料上就是部分年份公佈的出生人口偏低。

  其次普查是全面調查,不需要進行推算,特別是這次人口普查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加強了全過程質量控制,普查現場登記也得到了廣大普查物件的充分理解和支援,大幅降低了漏登率,普查漏登率僅為0.05%,

  “這意味著很多原來漏登的人口透過這次普查都登記上來了,反映在資料上就會看到相應年齡的人口比之前公佈的出生人口要多一些。此外,有的網民用的是14年數字,而0—14歲覆蓋的是15年。”《說明》稱。

  在要對過往年份出生人口資料進行修訂之外,國家統計局也透露了2020年出生人口資料。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5月11日表示,2018年以來出生人口的數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彙總的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200萬人,這個規模仍然不小。

  寧吉喆表示,七人普資料表明,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於較低水平。這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從2020年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55 字。

轉載請註明: 過去十年出生人口資料將修訂:年均增加100萬人左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