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穩定復甦的中國經濟不斷給世界帶來好訊息
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的資料顯示,8月份中國經濟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響,主要指標繼續回升,積極變化不斷增多,經濟穩定恢復。這將為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繼續添磚加瓦,也給世界經濟復甦帶來了好訊息。
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陷入風雨飄搖,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世界銀行6月釋出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釋出的最新預測認為今年全球經濟降幅達4.4%。西班牙《世界報》網站近期刊文指出,全球主要跨國大企業認為世界經濟在2022年前不會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在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無疑被寄予厚望。惠譽近期已將中國全年GDP增長預期由原來的1.2%上調至2.7%。另一家知名評級公司穆迪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原先1%上調至1.9%,中國也是穆迪上調2020年增長預期的唯一一個經濟體。
事實上,自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來,這一戰略抉擇就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遵循,成為增進人民福祉、應對外部環境發展變化的主動作為。
“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意味著將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中國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創新潛能,具備擴內需的實力,最新經濟資料也說明了這一點。
從生產端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增速比上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4%,增速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工業和服務業恢復在加快。從需求端看,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實現年內首次轉正,前8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接近轉正,消費和投資繼續好轉。《華爾街日報》用“強於預期”來形容中國8月份的工業和消費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速明顯快於整體規上工業增長,前8月高技術製造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勢。此外,8月一些新產品保持較快增長,服務機器人、智慧手錶,產量增長超過70%,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超過30%。這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正在增強。
需要指出的是,“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執行,而是透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做到“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極為重要。
人們看到,8月份中國外貿和外資增長好於預期。8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增長11.6%,出口累計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同時,8月份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7%,增速創下年內新高。這些都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不斷壓實基礎。
中國經濟資料持續向好,與持續推進更高水平開放息息相關。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這三大對外開放平臺繼續執行,為世界經濟走出低谷注入了信心、提供了動力。德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近期發表文章稱,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增加。
與此同時,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制度型開放,比如在前不久舉行的服貿會上,中方宣佈將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繼續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等,將從制度層面助力世界更好分享中國大市場的機遇。過去幾個月,高通、百事可樂、摩根大通、埃克森美孚等外國企業紛紛加快在華佈局,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中國市場與經濟前景的信心。
當然也要看到,目前中國經濟執行變化主要還是一種恢復性增長,多數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一些指標的累計增速仍處於下降區間。加上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中國經濟恢復依然面臨較大壓力。但是,從後期走勢看,需求回升、投資加快、消費恢復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在逐步增強,中國經濟有底氣迎難而上,“勇於開頂風船”,持續穩定復甦,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力量。(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