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自年初開局不利以來美股陷入震盪調整階段,但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在上週仍出現了自2020年11月以來最亮眼的周漲幅。現在投資者面臨的重要問題是:這種漲勢能否持續下去。
從地緣政治風險、高通脹率到加息週期到來等多重影響因素,美股正面臨史上最嚴峻的考驗。在歷史上,上述負面因素髮生碰撞曾導致熊市降臨。
首先,美聯儲正開啟加息週期,北京時間上週四美聯儲宣佈第一次加息25個基點,未來還會有更多加息。之後是俄烏緊張局勢仍未降溫,雙方衝擊升級給歐洲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面衝擊,並破壞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國際油價飆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已處於40年來高點的通貨膨脹率。另外,美債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曲線甚至有可能出現倒掛。
回顧熊市
在2020年3月23日觸底並蒸發34%左右市值之後,標普500指數從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低迷之中實現了令世人震驚的超級大反彈。自那以來,面對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流行病,該指數翻了一番。
不過,根據投資研究公司CFRA的統計資料,自二戰以來,在美聯儲加息週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高通脹和收益率曲線趨平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歷史資料顯示,這些因素引發標普500指數大幅下跌後進入熊市,較峰值下跌20%。
如下圖所示,歷史資料顯示,在以上多重因素影響之下標普500指數多次跌入熊市區間。
多重負面因素並存
在市場面臨下行壓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之際,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的情況實屬罕見。如下圖所示,在歷史上,標普500指數過去兩次陷入深度調整或熊市區間,同時美聯儲開啟貨幣緊縮週期,發生在1956匈牙利事件以及蘇伊士運河危機和1968年越南戰爭的關鍵時刻。
各板塊的表現
一些特定板塊近期的表現同樣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關於市場運作軌跡的重要線索。材料和工業等週期性板塊,以及必需消費品和醫療保健等防禦性質板塊,往往會在經濟衰退前六個月表現強勁。但金融和房地產等對利率較敏感的板塊,以及科技、非必需消費品和通訊服務等成長型公司股票,在歷史上無論是衰退前還是衰退後一直處於弱勢狀態。
知名投研公司Ned David Research表示,若標普500指數真的跌入熊市,週期性價值和防禦型板塊可能需要從當前水平進一步大幅回撥。
難獲高回報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不會在2022年陷入經濟衰退期,主要原因是強勁的勞動力市場、強勁的消費支出和優於預期的企業利潤。
在上週五,部分美債收益率曲線出現倒掛,3年期美債收益率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超過5年期美債。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差值也出現大幅收窄,該利差歷來是經濟衰退的重要先行指標。但10年期美債與3個月期美債收益率相比,實際上正趨於陡峭,這也是衡量經濟衰退的指標之一。此前摩根士丹利曾表示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即將到來,但不會出現經濟衰退。
的確有不少分析師預計,隨著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投資者將難以從美股市場獲得像過去2年那樣如此高額的回報率。不過,美股仍有上行空間,根據Truist Advisory的統計資料,自1957年以來,標普500指數的“平均牛市持續期間”為5.8年,目前這一輪最新牛市僅僅過去兩年。
上圖為在美股牛市的第三年期間,標普500指數提供總回報率的歷史資料統計,包括股息率在內。雖然美股最新一輪牛市剛過去2年而已,但該輪牛市又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同時疊加破紀錄通脹率、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加息週期等多重不利因素,這也使得如今的的市場情況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