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央企成立,央企重組整合提速釋放哪些訊號?

近期,“新央企”成為熱詞。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2月6日,中國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兩個新央企,都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今年9月,中國西電集團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部分子企業實施重組整合,新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新公司,重組後這一新央企資產總額高達近1200億元。

央企重組整合不斷提速,不斷有新的大規模央企亮相,對推動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最佳化有何積極作用?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有什麼優勢?千億級新央企的成立釋放了什麼訊號?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近期新央企重組最大的特點,是由以往的按商品劃分,變為更加尊重市場規律。千億級“巨無霸”企業將成為新的“國之重器”,進一步提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能力。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近期幾個央企重組是個“標誌性”事件。對央企重新進行資源組合,有利於走專業化路線,實現規模經濟發展。

面對全球經濟新挑戰,增強產業鏈韌性

12月23日,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中國稀土集團是由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為實現稀土資源優勢互補、稀土產業發展協同、引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兩家稀土科技研發型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組建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徐洪才表示,落實“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裡提出要促進經濟產業的安全。近期全球經濟遭遇新挑戰,比如供應鏈危機,出現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漲,對中國經濟的安全執行構成了威脅。“產業鏈條出現斷裂,我們要補鏈、強鏈,要補齊短板,增強產業鏈的韌性。涉及一些重大的國家安全領域,包括體現國家戰略競爭能力的行業領域,對其重新進行資源組合,有利於走專業化路線,實現規模經濟發展。”

過去在全球分工體系裡,中國是能源資源的進口大國,但是我們對能源資源的定價能力、影響力有限。而稀土資源是中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中國的稀土產業直到目前為止,都佔據著全球稀土行業的最高點。

“西方對中國在高新科技領域‘卡脖子’,坦率地講,在整個稀土鏈條裡,中國也可以做到‘卡別人的脖子’。但是我們並沒有對稀土進行規模化、有效的利用,幾十年的不斷開採反而導致中國稀土儲備逐年下降,中國各地的稀土公司為了搶市場互相壓價,把戰略資源賣成了‘白菜價’。”徐洪才說,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著國家對稀土產業的管控將進入新紀元,今後這家公司將聚焦稀土從勘探開發到產業孵化的全生產鏈,確保提升中國在稀土行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與中國物流集團一樣,中國稀土集團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股權多元化中央企業。徐洪才表示,股權多元化可以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的國有資產價值和責任制度,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發展中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政府不是企業股東,不能干預國有企業的內部管理,股權多元化的產生有利於將政府和企業分開,讓企業擁有獨立管理權。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也有利於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最佳化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更好地防控風險。

千億級新央企成立的背後

今年9月,中國西電集團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部分子企業實施重組整合,新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新公司。本次重組整合後,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但重組後,這一輸配電裝備製造領域的新央企,資產總額高達近1200億元。

徐洪才表示,裝備製造等業務,在國家電網裡算是輔助業務,專業化重組的趨勢,一方面,將原來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打造成一個新的平臺;另一方面,國有資本將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央企將更加堅守主責主業,加強主業發展。此外,國家電網剝離裝備製造等業務後,會加劇行業競爭,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激發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創造力和活力。

在魏建國看來,這個千億級央企誕生的背後,有更為深遠的意義。他表示,以前的國企、央企,甚至民營企業,都是按商品劃分,比如糧油、紡織、重工、船舶等。這次央企重組的一個重要訊號,是更加尊重市場規律。

改革的一個方向是產學研相結合,比如中國西電和國家電網部分子企業的重組,國家電網所屬許繼集團、平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集團都屬於生產企業,均是國家電網製造業務板塊的直屬產業公司。國家電網所屬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蘇南瑞恆馳電氣裝備有限公司,既有電氣裝備製造業務,更是一個科研院,而重慶的南瑞博瑞變壓器有限公司,在變壓器等方面擁有獨特的專利權,在同行業中經營規模、產品競爭能力位居西南第一。“這種產學研相結合的佈局,比原先單靠產品劃分要高階得多。”魏建國說。

改革的另一個方向,是按照產業鏈的上下游、供應鏈來主導。這種新央企的重組方法,將產生巨無霸企業,重組後的新央企總資產額非常高,這在全球市場上都是“航空母艦”,是可以在這個領域實現引領的巨大引擎。“中國稀土集團的重組也是一樣,重組後的新企業將聚焦全生產鏈,目的是提升中國稀土的競爭力。”魏建國說。

實現“1+1﹥2”的規模效應

2021年,中國星網、中國電氣裝備、中國物流集團掛牌成立,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聯合重組,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鞍鋼重組本鋼,國家管網集團資產重組順利完成,稀土、煤炭等專業化整合深入實施,物流大資料平臺、海工裝備創新平臺加快落地。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曾表示,國資委以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併購、“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和“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壓減”為五個著力點,有效推動國有經濟佈局結構不斷最佳化。

對此,徐洪才表示,主要改革措施有“二次混改”、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產業集團專業化重組、員工持股計劃、管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等。“改革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他指出,在改革過程中,要建立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資監管體制,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破冰破局,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有力推動國有資本結構最佳化提升。

魏建國表示,央企重組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同時,實現了“1+1﹥2”的規模效應,實現了重組企業市場共振共享的蝴蝶效應。“要確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一方面央企重組仍然需要加速,另外一方面從整體來講,還要穩字當頭、穩中有進。”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17 字。

轉載請註明: 又一新央企成立,央企重組整合提速釋放哪些訊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