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我已經一把梭了!”一位投資者向中證君表示,他已經把房子抵押貸款加上所有的流動資金悉數投入市場。
但即便如此,7月三個交易日的大漲,他依然踏空了,因為他所選的風電股並沒有多好的表現。
賣房炒股或者貸款炒股不值得提倡,但上述投資者的遭遇,反映了今年以來市場“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現象。
如今牛市來了,怎麼才能把握住機會呢?以史為鑑是個不錯的選擇。
結構牛會否變成系統牛?
近期的大漲,讓A股火上了熱搜,市場情緒可見一斑。
但上半年賺錢的只有一部分人。Wind資料顯示,年初以來,共有1989只股票錄得上漲,仍有1757只股票下跌。上漲的股票中,有1021只股票漲幅在20%以上,379只漲幅在10%-20%之間,589只漲幅不足10%。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年初以來有20個行業指數錄得上漲,漲幅居前的是休閒服務、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累計漲幅分別為48.7%、39.73%和29.35%。
有8個行業指數下跌,分別是採掘、銀行、鋼鐵、交通運輸、紡織服裝、建築裝飾、公用事業和房地產等行業指數。
結構性牛市的特徵十分明顯,而近期銀行地產的大漲,也是前期超跌的估值修復使然。但就此以估值修復行情否定系統性牛市將至,也有失偏頗,當下越來越多的特徵在向2014-2015年牛市看齊。
首先,成交額再上萬億,增量資金跑步入場。Wind資料顯示,截至7月2日,融資餘額已達11550.11億元,超過了2015年2月水平11523.77億元。北向資金年初以來淨流入1,484.60億元,開通以來累計淨流入11,419.37億元。
7月2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破萬億元
其次,投資熱情高漲,對於利空訊息“群體免疫”。典型案例之一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合併訊息被闢謠,股價依然大漲。
第三,爆款基金重現。6月以來爆款基金再現,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的總份額高達10648.36億份,創下近十年來半年規模新紀錄。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出現的百億基金型別與2015年最為相似,皆為權益類基金爆款較多。”
覆盤牛市 把握規律
近期的行情中,在權重藍籌股大漲之際,創業板指數先抑後揚,出現一定蹺蹺板效應。在牛市中如何把握好板塊輪動,是盈利的關鍵。覆盤過去幾輪牛市,券商人士發現了以下輪動規律:
一、牛市風格切換有規律
方正證券策略研究團隊此前發表研報表示,歷史上的大部分牛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估值驅動階段,第二階段是估值向業績切換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業績驅動的階段。
如1996-2001年 牛 市 可分為1996年1月-1997年5月的估值行情、1997年5月-1999年12月估值到業績的切換行情以及2000年1月-2001年6月的業績估值雙升行情。
當然,歷史不會簡單重複,2014-2015年牛市就有一些變化。
第一階段:2014年7月-2014年11月降息前,牛市啟動,成長風格並未顯現出優勢,估值和業績驅動“五五分”。
第二階段;2014年11月降息-2014年底,一枝獨秀的極致大金融風格,而成長板塊以個位數漲幅墊底。這期間為數不多的上漲皆由業績驅動。
第三階段:2015年初-2015年6月,牛市加速,成長風格顯著佔優,估值和業績“八二分”貢獻驅動板塊大漲。
二、始終有一條主線貫穿前後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此前曾發表研報表示,牛市期間會出現主導產業,盈利是其決定變數,如2005-2007年牛市的地產產業鏈、2012-2015年牛市的移動網際網路。當然,有主線同時也會階段性輪漲。
從宏觀背景看,每輪牛市主導產業符合時代背景。近期大金融地產的崛起,會改變這一歷史規律嗎?
申萬宏源證券策略團隊表示,歷史上,大波段風格切換通常需要苛刻的條件,經濟復甦確認或者科技消費龍頭邏輯自身證偽,可能才是當前觸發徹底風格切換的條件,短期尚不具備。
國信證券策略燕翔團隊表示:“回顧A股歷史,每一次重要的風格或板塊切換,背後都是景氣週期的切換,何曾看到過因估值原因導致的市場風格大變。”
那麼,貫穿下半年的主線會是什麼呢?
“科技消費龍頭中期仍是主線。低估值修復也要選Alpha,只建議參與券商和房地產領漲階段的機會,一旦低估值內部開始輪動擴散,反倒是風格迴歸科技消費的訊號。”申萬宏源證券策略團隊表示,下半年普遍驗證景氣上行是大機率,疊加改革預期發酵,科技成長上行與風險偏好改善相互促進,有望成為下半年的主攻方向。
中原證券分析師楊震宇表示,前期大小盤估值分化向極致化演繹,疊加上游庫存去化,導致大盤股補漲需求充足;短期內科創板解禁高峰增加成長板塊風險;科技週期和成長風格中長期基礎尚未破壞,看好未來市場迴歸成長風格,消費+科技主線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