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下,“增儲上產”難題如何破解?

核心閱讀

我國的能源問題,最關鍵的其實就是油氣問題。從整個能源供應結構來看,煤炭供應基本沒有問題,其他非化石能源最近幾年發展勢頭也較猛,相較之下,油氣“增儲上產”進度緩慢,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要想促進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就需要建立一個更開放、流動性更強的市場,提高效率。因為同一件事情,一方覺得不值得幹,但另一方有可能願意幹。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有利於“增儲上產”。

日前,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2020年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要把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精神貫徹到“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中,全力協調推進一批有潛力、受制約的產能建設專案,著力突破油氣勘探開發系列關鍵技術,加快已探明未動用儲量的動用,加大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力度。

而就在前不久,國家能源局在《關於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要大力提高能源生產供應能力,積極推動國內油氣穩產增產。在地方層面,四川和重慶也明確提出將投資7100億元用於川渝地區天然氣大開發。

但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油氣行業整體低迷,油價、氣價均在低位徘徊。考慮到我國較高的油氣開採成本,不少業內人士提出“採不如買”的觀點。那麼,在當前低油價背景下,我國提出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原因何在?其中存在哪些困難?又該如何解決?

國內油氣資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礎

自然資源部近日公佈的《全國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查開採通報》顯示,2019年我國油氣勘查開採呈現良好態勢,其中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1.24億噸,同比增長17.2%;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090.92億立方米,同比下降2.7%;頁岩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7644.2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13.1%。2019年全國石油產量1.91億噸,同比增長1.1%;天然氣產量1508.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

不過,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雖然近兩年我國油氣勘查開採開始呈現良好勢頭,但若要扭轉當前我國油氣生產與消費間缺口持續擴大、油氣對外依存度持續攀高的態勢,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的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原油進口量50572萬噸,同比增長9.5%,對外依存度達70.8%;天然氣進口量9660萬噸,同比增長6.9%,對外依存度達43%。

“我國的能源問題,最關鍵的其實就是油氣問題。從我們整個能源供應結構來看,煤炭供應基本沒有問題,其他非化石能源最近幾年發展勢頭也較猛,相較之下,油氣‘增儲上產’進度是緩慢的,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在這個大背景下, 國家強調油氣‘增儲上產’很關鍵,是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慮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董秀成表示。

“ 國內油氣資源是能源安全的基礎,只有國內油氣上游業務保持發達,才可能主動有效地利用國外資源。加上油氣工業本身是一個長週期的行業,油氣從發現到開發,需要十幾年或更長的時間。在低油價的時候,如果我們像國外石油公司一樣減少上游投入,今後若要恢復它,需要花費的時間和資金會更多。所以在低油價時,國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特別是勘探,是不應該削弱的,而是應該持續或者加強。”中石油諮詢中心專家查全衡對記者表示。

低油價下“增儲上產”難度更大

今年以來,國際油氣市場持續低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1月初的68美元/桶一路下跌,甚至在四月份罕見地出現了負油價,目前在40美元/桶上下。

在此背景下,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企業虧損嚴重。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國際石油巨頭BP虧損約308億元,埃克森美孚虧損約42億元,殼牌虧損約2.8億元,中石油虧損162億元,中石化虧損198億元,美國多家上市石油公司宣佈破產。

而另一個現實是,我國油氣上游投資大、風險高,資源品質差、開採成本高。

以天然氣資源為例,我國待探明天然氣資源量中,緻密氣佔比約25.2%,深水、深層資源合計佔近一半;新增天然氣儲量中,中低丰度氣藏儲量超過60%。而作為我國天然氣上產主陣地的鄂爾多斯盆地,其緻密氣儲層被形象地譽為“磨刀石”, 多數新增儲量難以有效動用。資源品質的不斷下降,使天然氣採收率由2003年的64%下降至2017年的56%。

“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國油氣開採成本較高,資源條件相對較差,而目前國際市場油氣供應很充足,價格也不高,這個時候擴大境內油氣資源開發,難度比較大。”中國石油大學油氣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守海指出。

“ ‘增儲上產’一直是有難度的,增儲就是勘探,花錢找儲量,可能投入很大但最後什麼也找不到,風險是很大的。上產則包括老油田的穩產和新油田的增產,老油田按照自然規律產量一定是遞減的,增產就是上產能,動用已經探明的儲量,但這些一般都是品質比較差的,好的區塊、比較容易開採的幾乎沒有,難動用儲量的開採成本會更高,現在油價這麼低,成本增加基本意味著虧損。”董秀成坦言。

除此之外,查全衡表示, 目前上游領域的核心技術仍存在“卡脖子”問題。“總體來講,我們國家的勘查開採技術,特別是總體的理論指導,與發達國家的水平差距並不大,但一些關鍵裝置和個別的核心技術,我們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比如非常規油氣開採,定向鑽裝置的核心技術我們還沒掌握,還沒有完全國產化。”

建立更開放的勘探開發市場

在多位受訪者看來,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的關鍵在於增大投資和技術創新。

“ 增儲上產,關鍵在於兩點,一是資金,二是技術。”董秀成指出,“不管勘探也好、開發也好,關鍵技術得有突破,這樣才能夠降低成本。所以國家強調‘增儲上產’,也是強調關鍵技術的研發。”

陳守海對此也表達了相同看法:“加大勘探開發力度,首先要考慮短期內怎樣讓錢進來,除了‘三桶油’之外,讓更多企業的錢進來。再就是如何促進技術進步,從長遠看,加強油氣勘探開發還是技術問題。歷史上石油枯竭過很多次,但隨著鑽井技術的進步,打的井越來越深,產量也越來越高。我國的資源條件差,實際上是我們沒有開採它的手段而已,包括天然氣水合物,如果能夠成功開採,我國的油氣資源還是很豐富的。”

事實上,今年5月1日起,自然資源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凡在我國境內註冊的淨資產不低於3億元人民幣的內外資公司,均有資格按規定取得油氣礦業權,這正是為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引入更多渠道籌集勘查開發資金,以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力度。

“總而言之,要促進國內油氣勘探開發, 需要建立一個更開放、流動性更強的市場,提高效率。同一件事情,你覺得不值得幹,別人有可能願意幹。”陳守海指出。

在查全衡看來,低油價對我國也是一個好機會。“西方一遇到困難就裁員,對我們來說就是機會,可以更容易買進技術、引進人才,但這個機會完全靠石油公司是有困難的,因為低油價對他們本身就是考驗,現金流緊張,在這個情況下,還是需要從國家層面統籌考慮,給予支援。”

“國際出現低油價也不是第一次,但是過去的低油價下我們利用的並不是太好,所以這一次要抓好這個機會,化危為機。一是要分清主次調整生產結構,首先要提高採收率,提高儲量動用率;二是要廣泛採用先進而適用的新技術,實現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關鍵裝置完全國產化;三是精打細算過好“緊日子”;四是礦權管理改革見實效,政府部門要下功夫幫助新入圍的外企克服‘水土不服’,幫助民企儘快‘進入角色’,使油氣資源得到充分、及時、節約、合理的開發利用。”查全衡說。

End

八一建軍節 ,向軍人致敬!

負債額連年超1900億元,河北最大煤企經營業績頻亮紅燈

低油價下,“增儲上產”難題如何破解?

世界首個±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提前投產!將創造十多項世界第一!

低油價下,“增儲上產”難題如何破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76 字。

轉載請註明: 低油價下,“增儲上產”難題如何破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