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市場(央廣網發 圖片來源CFP)
央廣網北京5月10日訊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母親節,你有沒有給母親送上一束康乃馨呢?無論買沒買,鮮花行業在近幾年的異軍突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以前我們買花可能大多都是圖個浪漫、好看,或是給看似平淡的生活增添些儀式感。可隨著“她經濟”“悅己文化”這些新興消費概念的出現,鮮花也被賦予了更多更深刻的含義。
近些年來,大家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為心情買單的情況也變得十分常見。比如許多年輕女性在心情好的時候會給自己訂一把鮮花,在閒暇的時候剪剪枝、換換水,再順便讀一讀小卡片上的花語。這種消費習慣其實就是最典型的“悅己型消費”,也就是“她經濟”。
老百姓的消費觀念日益轉變,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鮮花從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轉變自然也順理成章。一束鮮花不僅帶來了美麗、傳遞了情誼,也讓很多投資者嗅到了商機。最近一段時間,從綜合類電商平臺再到賣菜的網路平臺,或多或少都展現了一些進軍鮮花行業的野心,不過這些平臺的加入可以有效解決鮮花難以承受長途運輸、保鮮期短的困境嗎?“從花田到花瓶”,平臺又如何與時間賽跑呢?“鮮花經濟”會是曇花一現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鮮花消費正進入“快車道”。中國花卉協會發布的《中國鮮花消費和零售的未來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鮮花零售的線上銷售已經超過線下。
何二芳從去年開始在快手平臺上直播賣鮮花,她告訴記者每週一束花作為“生活的儀式感”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標配,鮮花需求更加旺盛。何二芳說:“現在,日常賣花已經高出往常的3~4倍。比如現在賣花每天就是一兩百單、兩三百單,如果在節假期的時候可能會增長1/3。”
大量使用者湧入鮮花銷售市場,其實也讓鮮花電商市場再次火熱起來。上一輪鮮花電商進入加速跑階段還要追溯到2013年,這一年鮮花電商領域共融資超50筆。風口正盛之時,愛尚鮮花還跑進了新三板,成為鮮花電商領域首家上市企業,但沒支撐多久,鮮花行業的問題就開始浮出水面。
其中,物流運輸中的高損耗是擺在鮮花電商面前的痛點問題。對於鮮切花而言,從採下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損耗。何二芳告訴記者:“我們給鮮切花紮了兩根紮帶,就是說用兩根紮帶固定到底部,把花固定死。百合上面有木棍,把它固定在木棍上,兩個木棍撐到兩個花頭,來回晃動的時候木棍不晃,然後百合就不晃。但是,也難以解決物流摔打造成鮮花斷頭的問題。”
之所以物流損耗大,是因為國內鮮花供應市場中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湖南主供花卉,其中,雲南鮮花市場佔有率超70%。但主流消費區域與之重合度並不高,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佔總消費頻次近半,這意味著所有鮮花電商都要面臨鮮花的儲存、運輸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網際網路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說:“因為物流速度、儲存條件,甚至包裝都會影響鮮花的品質,這個是跟工業品很不一樣的地方。鮮花電商面臨的問題其實是同樣的,它們只是做了銷售這一端,跟品質相關的很多問題它也做不到。”
此外,如何保障消費者所見即所得,對於鮮花電商而言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幾年前火遍全國的花加曾遭遇消費者集體維權,去年花點時間和羅永浩直播間的合作也出現了翻車,大量使用者在微博中投訴稱,他們收到鮮花禮盒時花瓣已經枯萎或腐爛,並且存在未按約定時間送達等問題。矛頭直指鮮花電商的供應鏈問題。
餓了麼本地零售鮮花行業負責人星芹告訴記者,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鮮花電商和平臺一起牽手合作,開始嘗試利用平臺的大資料能力提高運力、降低運營成本,“因為鮮花本身是一個保質期很短的商品,如果進多了,萬一賣不出去就會損壞。我們會提前幫商家對它的銷量做一個全平臺的有效預估,可以備多少貨、備什麼樣的貨。”
從消費結構上看,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日常鮮花市場一般都達到了50%左右,而中國目前大約只佔5%,國內95%的市場仍為禮品鮮花消費,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了更多玩家進入賽道。
在李勇堅看來,要想實現“從花田到花瓶”的順利送達,離不開鮮花電商供應鏈體系的完善,比如降低種植成本、改進包裝工藝、縮短鮮花出庫到送達時長等。李勇堅說:“第一種模式,電商平臺現在直接進入到供應鏈裡面,因為電商平臺有大資料,已經有了一些供應鏈管理的經驗。第二就是一些大的獨立的鮮花電商專業平臺本身就做鮮花,對這個行業很瞭解,一定要延伸到供應鏈裡面。所以說,人工智慧大資料這些技術在供應鏈物流領域的應用,會慢慢解決痛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