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資訊社會的形態,正在發生著有趣的變化。

快節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時間,讓“耳朵經濟”有了更多可能性!

截至2021年,在中國市場的10億網際網路使用者中,每月會有超過80%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平均每天開啟一次音訊娛樂軟體,月均使用時長超過了3小時。

具體到線上音訊市場,目前月活使用者人數已經穩定在2.68億人次,整體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但是,賺聲音的錢,總免不了迴響。

把“聽”的生意做大的喜馬拉雅,在上市這條路上,宛如古時進京趕考的書生,只不過它一年趕考了三次!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喜馬拉雅又雙叒要上市了。

3月29日,“國內最大的線上音訊平臺”喜馬拉雅向港交所更新了招股書,再次衝刺港股上市,估值超過了200億元!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灼識諮詢的資料顯示,就2021年的移動端總收聽時長和線上音訊總收入而言,喜馬拉雅是中國最大的線上音訊平臺。

可成為賽道龍頭是一回事,如何在賽道中挖掘獲取更多的商業價值又是更深層面的工作,這點從其艱辛的上市歷程就可以看出一二!

上市這條路,喜馬拉雅走得頗為不順,可謂是一波三折。

算起來,這已經是喜馬拉雅第三次提交招股書了。

2018年,曾有媒體報道喜馬拉雅預計赴港上市,但被喜馬拉雅方面否認。隨即在2021年,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式遞交招股書,但隨後又主動取消了申請。

同年9月,喜馬拉雅又將目光投向了港股,並於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但因超過了6個月,不久前其招股書檔案顯示失效。

招股書失效後,就在外界認為喜馬拉雅此次IPO又一次“折戟”時,原來收拾行囊再出發的喜馬拉雅早已向港交所重新遞交了招股書。

從港股上市申請“失效”到重新遞交,15天裡,喜馬拉雅又一次重拾了上市夢。

遞表失效僅兩週,喜馬拉雅又更新了招股書,而這一次更新招股書,也是喜馬拉雅在一年內第三次衝刺IPO。

所以這一次重新遞交招股書,整體資料上和之前披露並無太大不同,只是按照港交所的上市要求,更新了資料和資料。

不過,對於這隻“耳朵經濟”的獨角獸來說,上市之路仍充滿不確定性,“虧損上市”的前景依舊難以預測。

從最新的招股書看,喜馬拉雅上市前景並不明朗。

鉅額虧損、為貸款平臺導流、曾被監管點名和下架,以及曾與與暴雷P2P公司存在關聯等問題,都將三次衝擊上市的喜馬拉雅置於更廣的市場審視之下。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喜馬拉雅,成立於2012年,發展至今,平臺涵蓋有聲書、直播、教育、智慧硬體、音訊創作者生態等等,較為豐富。

喜馬拉雅創立初期,使用者數滾雪球似的增長,2014年6月份爆增超過5000萬。同年5月,喜馬拉雅第一筆融資喜提1150萬美元。

2015年B輪融資後,喜馬拉雅估值達到12億美元,市值翻了120倍。

此後6年間,喜馬拉雅相繼完成C到F輪融資,百度、小米、騰訊紛紛入局,F輪融資更是獲得9億美金支援,喜馬拉雅在資本市場一時風光無兩。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2019年-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8億元,40.5億元和58.6億元,對應的毛利潤分別為12億、20.03億和31.63億。

2021年財年,喜馬拉雅總營收同比增長43.7%,毛利率從2020年的49.1%提升至2021年的54.0%,訂閱、廣告、直播是其主要營收來源。其中,2021年訂閱業務營收29.9億,廣告業務收入為14.9億,直播收入10億。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支撐喜馬拉雅營收增長的因素,主要是平臺活躍使用者以及付費率的增長。

2021年,喜馬拉雅全場景平均月活躍使用者達2.68億,同比增長24.4%,其中移動端平均月活躍使用者達1.16億。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2021年,喜馬拉雅移動端使用者花了多少時間收聽內容?

移動端使用者日均收聽時長為144分鐘,總收聽內容時長達17441億分鐘,約佔中國所有線上音訊平臺移動端收聽時長的68.3%。

據灼識諮詢報告,2021年平均月活躍使用者在中國線上音訊應用中排名第一。同年,就線上音訊收入而言,其在中國線上音訊行業的市場份額為28%。

從這個層面看,喜馬拉雅在音訊領域一家獨大。

那麼,為何喜馬拉雅還如此著急的上市呢?

上市是把雙刃劍,喜馬拉雅增收不增利持續虧損的尷尬處境,也逐漸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喜馬拉雅的年內虧損分別為19.25億元、28.82億元及51.06億元。再加上2018年的虧損31.42億元,4年裡淨虧損總額達到130.545億元。

調整後,喜馬拉2019-2021年,淨虧損分別達7.47億元、5.39億元、7.59億元。

2.7億人每天聽2.4小時,依然處在持續燒錢虧損狀態,喜馬拉雅上市“補充彈藥”迫在眉梢!

另一方面,從一級融資市場看,音訊賽道近期融資似乎較為冷清。

根據艾瑞諮詢相關報告顯示,近年音訊賽道無論是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金額,都明顯減弱。我們看到,2016年音訊賽道融資數量有18起,而2020年降至2起;2018年音訊賽道融資金額超80億元,而2020年僅剩2億元。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訊行業,巨頭也虎視眈眈,這個行業競爭異常激烈。

騰訊音樂以產品矩陣大舉攻城,推出酷我暢聽、併購懶人聽書,在QQ音樂APP新增播客一級入口;網易雲音樂上線“有聲劇場”欄目、增加播客入口;以短影片見長的位元組跳動、快手,則分別推出番茄暢聽APP、皮艇APP;B站10億元全資收購了二次母音頻社群貓耳FM;2021年3月,百度上線播客“隨聲”。無論是從資金實力還是使用者生態,這些巨頭親自下場,這將無疑對喜馬拉雅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在網際網路巨頭與短影片等新娛樂業態的衝擊下,喜馬拉雅的上市似乎迫在眉睫!

2020年公司營銷費用達到17.07億元,同比增長40.03%;2021年喜馬拉雅營銷投入26.3億元,同比增加54.1%。

可以說,當前喜馬拉雅面臨的,仍然是高昂的內容與使用者獲取成本和低效的變現能力之間的矛盾。

而且,為了開拓更多盈利可能性,其先後嘗試了有聲讀物、知識付費與線上教育,甚至是智慧機器人,但依舊扭轉不了其虧損的困局。

這裡面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當喜馬拉雅透過汽車、智慧家居等第三方裝置走進使用者的生活場景時,喜馬拉雅也從一個內容平臺轉變成了一個內容供應商。

當用戶不在自己手中的時候,喜馬拉雅還是喜馬拉雅嗎?

真正的優質資產不僅具備當下的優秀經濟模型,更應該滿足資本對時間價值的追求,換言之具備良好成長性預期,擁有深厚護城河。

對內容社群來說,可說是成也內容,憂也內容。比如優質內容是吸引使用者和提升活躍度的核心競爭力,但內容獲取的穩定性以及違規、侵權等風險,在競爭加劇下會被進一步放大,成本投入加大也讓盈利變得難以漸近。

貴為國內音訊市場老大,喜馬拉雅仍然深陷虧損泥潭,公司大筆砸錢搞促銷收效甚微,赴港IPO能否成為公司業績的分水嶺?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喜馬拉雅,“聲”意難講》,獵雲網

《喜馬拉雅:被逼一年趕考三次!》,公司資本論

《燒光24億!“耳朵經濟”第一股忐忑上市》,投資家

《線上音訊崛起,為什麼我更看好喜馬拉雅的長期價值?》,格隆匯APP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87 字。

轉載請註明: 4年燒了130億,一年趕考三次,喜馬拉雅虧損上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