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新消費格局初步顯現,資本成為了新消費品牌提升壁壘的直接工具,品牌意識空前提升,內卷不斷,但有破局跡象。本文作者總結了新消費業內人說不出口的10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過去的一年裡,新消費呈現了幾個特點:
第一,格局初步顯現。
在2020-2021上半年的872起新消費投融資事件之後,1740多億的資金湧進這個領域。
產業間各個細分領域,都在資本機構的熱捧下誕生一批頭部品牌,各個割據勢力的顛覆機會不是沒有,但這種視窗期越來越短了。
以至於,2021年下半年,新消費投融資事件逐步下滑,追投存量品牌的case仍有發生,新銳品牌獲得首輪融資的訊息為數不多。
這其實不代表所謂的“新消費泡沫”。更多的是,在向外界傳達一個訊號,這個行業已經從萌芽期、初級階段走入了黃金成長期。
資料來源:IT桔子,製圖/深氪新消費
第二,資本成為了新消費品牌提升壁壘的直接工具。
相較於傳統消費品不善營銷、掣肘於資本,新消費實現了劃時代的嬗變。透過利用市場規則和金融槓桿,處於尋求資本的新消費產業,已然翻身成為了資本本身。
以元氣森林、喜茶、泡泡瑪特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消費品牌,開始透過資本力量合眾連橫提升自身壁壘。
要知道,在此之前多年裡,海外消費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套路就是資本,打得一大批老老實實做生意的國產品牌措手不及。
我們此前談過的味好美與老乾媽的案例即是如此。
儘管老乾媽永不碰資本的理念確實值得讚揚,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幾乎每個行業都靠攏資本密集型時,拒絕資本和拒絕使用資本,其實就是放棄了一部分做大做強的機會。
新消費品牌的資本思維,正在改變中國傳統消費領域“大而不強”的局面。
第三,品牌意識空前提升。
一直以來,“中國沒有品牌只有廠牌”的論調時有人談起。相較於可口可樂、寶潔、聯合利華這樣的國際經典品牌,中國消費市場似乎確實沒有出現。但在新消費時代,長期追求薄利多銷的國貨,開始意識到品牌價值所帶來的長期溢價。
小米、大疆、波司登、九牧王,甚至新興陣營中的shein、安克等,都在品牌打造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
最典型的代表是,曾經大眾學習的小米高性價比模式,逐漸被冷淡。把東西賣貴,把客單價最高,把消費人群抱緊,開始成為品牌在思考的。
最後,品牌內卷有了破局的跡象。
2021年的品牌內卷,更大程度上是大量品牌對於有限資源的依賴,導致物件資源邊際效益遞減。
比如直播,以及網紅博主。這些資源的利用,一開始其實是整個營銷圈提升效率的一把利劍,只可惜資源稀缺度逐步失衡,議價能力被渠道方把控。
以至於,直播成了做大GMV的面子工程,至於利潤和真正的品牌打造,效益每況愈下。
但GMV作為品類第一的評比標準,作為市場份額搶佔的主要指標,失去這一優勢佔位,品牌在野蠻無序的競爭中可能會痛失先機。
虧本賺吆喝的內卷就此形成。
而今,直播透過稅務問題得以整頓,主播帶貨將逐步轉移到自播帶貨。最終的比拼,則又將回到品牌自身的個別勞動生產率上。
總之,新消費在2021年經歷褒揚與非議之後,算是摸出了一套直擊本質的邏輯,未來5-10年,這個行業或將是誕生獨角獸,誕生100億級、1000億級品牌最多的行業之一。
但從目前來看,這個行業依舊有些說不出口的問題存在,我總結為10個方面:
一、“我的產品怎麼也做不好看”新消費,講的是新消費關係所驅動的新消費行為。
新消費關係是什麼?社交化媒介傳播、線上線下融合的交易方式、數字化的中臺管理等。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就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一樣,消費關係也是由消費力決定的。
當下消費市場主力消費者是90後、00後一代年輕群體。他們對於產品本身的需求,不只是實用性、功能性,更多還有社交性。
顏值就成為了一個最大的顯性因素。
很多老闆都曾抱怨過,為了在產品甚至包裝的顏值上做最佳化,設計、研發人員的佔比都大幅提升。這其實是一項過去不必考慮的成本項。
我們談到過bebebus嬰兒車,收納設計、怎麼都不像嬰兒車,甚至鮮豔的顏色搭配……這些在功能性上被沒有多少“使用價值”,但在年輕媽媽那裡確實顯現出很高的價值。
所以,她們願意用貴於同行3-4倍的價格買bebebus。
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價格、價值,這些常識性的東西,每一個老闆都懂。但最困擾他們的,是如何在不失使用價值的同時提升顏值?
二、“我的產品比第一名好,但賣得不好”在過去一年交流的企業當中,我至少碰到了三個品牌說出了這樣的困擾。
有一個洗護品牌說,我的產品從品控上來說比藍月亮都好。我還特意買了他們家的洗衣凝珠,說實話,其實洗出來的衣服一樣乾淨——使用者直觀感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那麼品牌成為了關鍵。
有一個小家電品牌說,我的大功率吹風機,比戴森的都好,小米那些更是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我還比他們的成本低。
但是,他用比小米更低的價格去賣了比戴森還好的吹風機。
還有一個食品品牌說,我們研發的烘焙類產品,絕對秒殺好麗友、達利。可惜的是,好產品自己不會說話。在認識他之前,我連在超市貨架上都沒見過這個品牌。
創始人越加專注產品,也特別是自己研發專利、是首席工程師,那麼這個品牌的產品質量不需要去質疑。但越是這樣的品牌,越加沉迷於如何利用自己的研發成果轉化成為商品,而不是思考如何洞察市場用自有資源去契合。
過於盯緊產品,就像手裡緊握住一把沙,最終卻是能夠留下一點,但可能根本不夠。
顏值主義,是新消費的萌芽。
三、“你可以把我看做下一個可口可樂”如何向外界介紹自己的品牌是做什麼的?對標成為流行。
首先是大牌平替,就像我家生產的鞋子和阿迪達斯沒什麼兩樣,但我更加便宜。這種情況,也就是莆田模式了。
我們現在不缺中國製造,缺的是中國好品牌。
其次是做下一個可口可樂。“這樣說吧,我們就是下一個可口可樂,下一個三得利,中國版的ZARA……”
這裡其實有兩個問題:
第一,沒有認識到市場競爭基礎的轉變。
你對標的經典品牌,大多誕生在產品競爭、銷售競爭階段。即大量企業都沒有足夠的銷售意識和經驗,只知道提高產品品質,就能獲得更多訂單;到後來,產能加劇過剩,才逐漸意識到銷售也是企業必備的核心技能。
而當下,充裕的資本到來,說明行業開始轉變。原本可以用規模形成壁壘的,但在資本面前就不行了,大型資本機構隨便來10多個億,加上新媒體新渠道的乏力,一個新品牌兩三年就能夠完成此前10年的規模擴張。
消費品的壁壘迴歸本質,品牌心智再度來到臺前。也即是說,市場的競爭基礎正在從“銷售競爭”轉變為“營銷競爭”。誰能更有效率滿足消費者需求,誰就能贏得競爭。
第二,規模經濟的邏輯已經失效,個體和個體經濟時代正在到來。
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因為打破了物理空間上的桎梏,而激活了個體與個體的匹配效率。規模經濟之下,強調整體一致和匹配,但隨著個體和個體匹配效率的提升,規模經濟的邏輯需要重新組合。
個人和個人化的企業才是未來商業的主角。
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曾經對標的企業更多是在規模經濟邏輯下實現的規模效應,是大眾化的產物。而今的使用者群逐步解析成為小眾圈層甚至使用者個體,品牌需要的是做這些人群的品牌,而非規模市場的品牌。
經典品牌在過去幾十年裡沉澱下的品牌資產、渠道能力、組織能力等,都帶有時代印記。當下的新消費品牌,是人群的品牌,是新的時代印記。
四、“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是流量、流量、流量”2021年,流量費用高企,到2022年,這樣的態勢還將繼續。
問題在自己身上。
2019-2020年大家抱怨流量貴時,抱團做跨界營銷成為唯一出路。兩個品牌只要有交叉人群,做一場活動搞一個聯名款,相互吸粉。
2021呢,大家只能投完主播做自播。
但有一群人,依舊在尋找流量窪地。10年前,微博還是流量窪地,有一個品牌曾在微博攪動起了傳統白酒的年輕化運動。兩三年後,小紅書被稱為流量窪地,有一個品牌在小紅書種草出了美妝的國產化運動。
而今,哪裡又是流量窪地?找到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流量問題其實是獲客成本問題。
大約是從2016年開始,獲客成本高企的問題就是諸位老闆常常提及的。
但從財務模型方面來看,單次獲客成本,其實可以分攤到使用者多次復購上來,這就是ROI與LTV的區別。
ROI一般指投資回報率。就像我們投放一波廣告花了10萬,引流1萬人,最終付費的1000人,平均客單價200元,銷售20萬,利潤率50%,賺了10萬。
這個時候,投10萬回本10萬,我們基本只賺了流水,獲客成本一旦提升,就是虧本生意。
但如果我們最終轉化的1000人裡,在未來的多年裡產生了N次復購,甚至還推薦身邊的人前來消費,其單個價值不能用ROI來計算,而是LTV——客戶終生價值。
當下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消逝,使用者數不可能再翻倍了,但是使用者能夠創造的價值還遠不止翻倍的空間。
將原有的“引流1萬人,轉化1000人”的流量漏斗邏輯,轉而思考為流量梯形邏輯,就能夠看到1000人帶來1萬新客,1萬新客可能帶來10萬更新的客人……
這樣一來,用產品、服務、CRM、營銷等,著重管理客戶生命週期,才是當下最該去做的。
五、“我堅持極致價效比”極致價效比其實就是薄利多銷。
如果你的市場份額足夠,你可以。
比如雙童吸管,壟斷全球90%市場份額,一天就能產出1.7億根吸管,一年賣出7000噸吸管。
如果你的客單價足夠,你可以。
小米做極致價效比,但為什麼它的坪效能做到僅次於蘋果?
從份額來看,小米前面當時還有蘋果、華為、三星等品牌。更多是各個環節挖效率,加上提升客單價。充電寶、手環、耳機、平衡車、電飯煲、腳踏車……多品類低頻SKU在人流之下,能夠保證每天都能夠產生高頻消費。
日本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村松達夫就曾談到,顧客人數一直增加未必是件好事。
“集客行銷”“將顧客帶到你的公司或店面來”,增加來客數。這確實很重要,原本空蕩蕩的店面一旦變得熱鬧無比,原本靜悄悄的辦公室電話一旦開始響個不停,就會讓人產生“正在賺錢”的美好感覺。
但隨著來客數、員工以及庫存的增加,不得不擴大辦公室或店面的規模,導致這方面的開支又增加了。如果向銀行追加貸款,每個月的還款額也會增加。
總而言之,雖然營收增加,但是支出也會增加;顧客人數增長了兩倍,利潤卻很難變成兩倍。
唯有想辦法提升客單價。
六、“我要複製海底撈”2021年4月,我在深寵展有一次演講,主要談海底撈如何打造服務主義,以供寵物行業線下連鎖類企業借鑑。
但會後就有人加我微信,說:我要複製海底撈。
老闆們千萬不要去複製,因為你複製的東西一定是錯的。在海底撈的服務中,有人講了他們遞溼毛巾、擦鞋、美甲;有人講到了神秘顧客到店稽核、計分制獎懲;有人提到了師徒制,也講到了家文化……
這些也是我講過的。
但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推崇這種尤為狹義的複製路徑。這種看似成功的增長邏輯,其實是外部對企業過去經驗的總結,也是外部分析者的人為解讀。
而這其中到底有多少分努力,又有多少分運氣,還需要打個問號。所以,它未必能夠成為其他品牌的捷徑。
你可以現在跑去問張勇,可能有些對海底撈的歸因,他自己都不清楚。
複製,是新消費品牌最該在2022年放下的東西。
七、“我踏踏實實自建供應鏈體系”有一段時間,我很愛講一個觀點:爆品的狂歡而非品牌的勝利。
這是虎嗅文章聊完美日記時談到的,並講到後者在品牌上正做了一些努力,比如請代言人、做多品牌,更重要的是自建工廠,打造自有供應鏈體系等。
尤其是上半年,自建供應鏈、全產業鏈戰略等,在各個新銳消費品牌身上演繹。用他們的話來說,要看重長期價值。
但我們需要區分的是,你所在的細分領域,適不適合自己搞供應鏈。
第一,你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如何?
其實,全產業鏈是由中糧集團引進來的一種發展模式。
全產業鏈模式是以“研、產、銷”高度一體化經營理念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將傳統的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生產加工、下游的市場營銷全部納入企業高度掌控之中。
作為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中糧集團寄期望於產業鏈通吃來提高市場競爭力。2009年前後,中糧集團開始透過收購、兼併上下游企業,延伸自己的產業鏈觸角。供應鏈管理專家、西斯國際執行總裁劉寶紅先生,曾在《世界經理人》探討過中糧集團這種全產業鏈模式。他稱,這種兼併,其實體現了中糧集團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不足。
一般而言,當企業沒法藉助市場來有效獲取、管理資源時,它就會走豎向整合的路,將外部資源變為內部資源,將外部競爭變為內部調控。
但問題是,如果一個公司沒有能力去管理外在資源,其整合、管理內在資源的能力也有限。就會導致內在資源的回報率不高,企業的競爭力不強。
第二,什麼樣的產品適合自建供應鏈?
這裡有一個觀點是:凡是技術依賴度較低的行業,大可以將生產加工等成本向外轉移。
零食行業的三隻松鼠更適合這樣的模式,核心環節自主、非核心環節外包的方式,對產品配方、製作工藝等進行自主研發和統一安排,而加工環節則由認證供應商完成,並在經三隻松鼠的分裝、檢測工序後形成最終產品。
但例如手機、電腦、汽車這種,技術依賴度高,就必須自己做。
八、“我的品類太小眾,我要拓展品類象限”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在討論新品牌從0到1的崛起路徑,他大概是:
第一步:鎖定人群。
錨定品牌人群,比如成為新消費時代主力的90後人群,比如剛剛畢業需要整理自我形象的職場女性,再比如正在備孕或是懷孕的新手媽媽。
第二步:鎖定品類。
選定一個小的創業切口,可以是打造差異化,可以是選擇空白市場,甚至可以直面行業龍頭用更高效的方式正面剛,但最終是能夠為消費者產生額外的價值。
第三步:鎖定佔位。
最理想的狀態,是在選定的細分切口中成為第一名,搶佔品類第一的使用者心智。
第四步:延展象限。
藉助品類第一的品牌認知,實現相關性品類的拓展,提升你的市場規模以及品牌壁壘。這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呢?比如自熱火鍋,藉助供應鏈能力做自熱飯、自熱泡麵。
這個路徑對於品牌而言,最大的門檻是你自身的資源、能力是否匹配。就連美團點評,王興也會談到,我們對業務的選擇,和客戶需求相關,也和業務能力相關。網約車和外賣的能力很像——偏線下結合、各個城市布點、用網際網路提升體驗、降低成本。
但如果再做一個淘寶,就超出了能力邊界。
其實,渴望做大不是問題,一味追求拓展品類象限而變大,才是問題的癥結。
品類小眾,放在中國消費市場而言,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早就有投資人說過,“國內可能不存在像歐美那樣特別窄人群所形成的小眾賽道,畢竟中國再小的人群,比別人一個國家都多。”
在能力邊界之內,做好自己的品類,你就能夠站穩腳跟。而在目前的競爭態勢下,拓展品類象限的問題,大多品牌已經透過投資、兼併的方式來解決了。
需要強調的是,不是所有的資本槓桿所帶來的規模擴張都是可行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自問一個問題:
我們是否已經擁有運營這些品類或外部品牌的能力?它的供應鏈、物流、品控、營銷、IT系統……是否能用當前品類發展下的中臺能力去把控?
九、“你才是網紅!你全家都是網紅!”曾幾何時,網紅品牌是一個褒揚之詞,而今卻走向了負面。一旦有人提及網紅品牌,就有一種營銷棒棒產品垃圾的感覺。
以至於,很多品牌不願意去打造網紅現象。
但需要知道的是,成為網紅是品牌在社交媒介傳播環境下的必經之路,它代表品牌的一種能力。
舉一個簡單例子,有一款中國科學家精心培育的純國產燕麥,產品很棒,但顏值不行、營銷不行。可是它依舊能在淘寶上月銷100萬,甚至在一些節點促銷活動中成為網紅。
當外界談人家營銷好,又說產品不行時,其實是自我打臉。
什麼樣的營銷時最好的?一定是營銷4P都做得好,這意味著產品(Product)好,定價(Price)契合,促銷(Promotion)棒、渠道(Place)強。
所以,不要拒絕網紅。一直以來,品牌擁有成為網紅的能力,都是成長的標誌。
十、“我們不能忘了初心”不忘初心是好的,但要如何為初心賦能?
答案是持續增長。中國長期存續的消費品牌太少了,海外百年品牌數不清,國內企業基本接班式微、3-5年被遺忘,中小企業居多。
中國企業還不具備真正的經營能力。改革開放以來,它們獲得了擴大規模的能力、控制成本的能力、銷售的能力,但這些只是生存能力。
企業經營能力,是指企業能夠主導供應鏈體系,以及能夠主導投資和技術形成的價值鏈,由企業決定資本和技術的流向與流動方式。
當企業具有一定的規模水平、成本水平和銷售水平時,能讓自己在市場中存活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能持續增長。只有具備了較高經營能力,企業才能持續穩定地增長。
如何保證持續增長底層驅動力?那就要從一開始為初心賦能的環節上設計。
第一,創業之初,我們是否一步一步做過市場細分?
做一款國風雪糕、冷萃咖啡之前,品牌需要考慮過整個行業的境遇,在地理、人群、家庭生命週期、消費者行為等多方面去進行分析。
就連一款牙膏,也能找出防蛀、潔齒、口味、包裝、便宜等多個細分市場。儘管很多細分市場顯而易見,但細分的過程一定要有。
第二,我們是如何確定目標市場的?
細分出幾個市場之後,我們會問問自己,這些市場是否能盈利,是否能滲入,是不是偽命題,從而判定細分市場是否真的存在。
對於細分出的市場,我們還需要透過測算市場發展趨勢、天花板、競爭者關係、自身資源和能力,判斷能否進入這個市場、能夠進入幾個細分市場。
這往往品牌容易忽略的,他們只看到了初心,卻忘記了能力。
第三,初心最終體現在定位。
定位,是一個影響品牌經營50年的經典理論。
但其實大多數人對於真正的定位不夠了解。
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定位其實是一個頗具競爭性的概念。它提出的前提是,為了使我們的品牌獲得更大競爭優勢,定的位是競爭對手沒有而你有、競爭對手有而你的更牛的。
其次,這還是一個消費者溝通的關鍵。因為定位意味著確定了你在消費者心智中的獨特存在,你這個定位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最後,這是一個企業經營體系的有機結合體。
所謂的定位,其實包括商品定位、人群定位、價格定位、區域定位、業態定位、規模定位,以及促銷定位——每一個指標都去對應看一遍,你才能真正理清楚,初心是什麼。
第四,初心有假。
堅持初心,經營品牌,但走到一定階段時,大多品牌會發現初心與當下的市場境遇是矛盾的——這就需要重新定位。
定位很難做到一勞永逸,我們要清楚一個現象:重新定位在現實中比首次定位更為普遍。
重新定位不是忘了初心,在初心面前,市場永遠具有不確定性,只有自己的不確定去對沖市場的不確定,初心才能保證確定性。
2022年,我們同樣不能忘了初心。
但當下行業流量高地的直播已然式微、私域的爭奪正在加劇、資本的支援逐步消退,如果你的品牌從底層為初心的賦能已合時宜,請不要放棄“重新做一遍”的想法。
我們希望能夠陪伴各位讀者重拾初心,打造中國好品牌。
作者:黃曉軍
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B8gftptSSij45DoCyn1lig
本文由@黃曉軍 授權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