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貨幣與救濟政策算是成功撐過了疫情,同時也帶來龐大的熱錢,推動股市暴漲,隨著經濟復甦,流動資金太多現在正在造成系統性影響,由於對商品稀缺性的預期,以及通貨膨脹擔憂下,現在大宗商品價格已經開始狂飆,投銀預估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將來,將牽連生活各層面價格飆漲。
追蹤23種原材料價格走勢的彭博商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Spot Index)週一上漲 1.6%,至2013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該指數自2020年3月達到四年低點以來已經上漲60%以上。漲幅最大的是銅價,週一創下九年來首次突破每噸9,000美元,隨後在週二進一步擴大漲幅。在對稀缺性的期望下,咖啡和糖也上漲,石油也躍升至一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
過去100年中,大宗商品經歷四個可比周期,經歷12年的擴張之後,最後一個週期在2008年達到頂峰。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稱大宗商品似乎已經開始一個新的超級週期,包括高盛集團在內的其他公司也有類似評論,認為大宗商品的長期繁榮可能出現。
主要原因就是通膨。由於大宗商品通常被視為抵禦通貨膨脹的良好對沖,近來,通貨膨脹已成為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的問題。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大流行後經濟復甦、超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是推動大宗商品反彈的支柱,且將這個時期比喻為1920年代西歐與美國持續經濟繁榮的「咆哮的二十年代。 」
電影《大賣空Big Short》的主角本人Michael Burry也警告投資者,在美國經濟重新開放並接受新一輪刺激措施的同時,需要「為通脹做準備」。他還將美國目前的發展軌跡與1920年代德國惡性通貨膨脹的路徑進行比較。
此外,大宗商品也可能因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而意外被拉抬,包括限制石油供應,同時又增加對建設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以及製造電池和電動汽車所需金屬的需求上升,都會帶動大宗商品走勢。美元疲軟也是一個支撐因素。
彭博(Bloomberg) 報導指出,上一波超級週期時,中國正在儲存從銅到棉花的所有產品,世界各地的農作物歉收和出口禁令都推高食品價格,最終導致阿拉伯之春。現在的情況開始變得相似,大宗商品價格達到六年來的最高水平。
彭博也警告,大宗商品波動將對生活成本產生巨大影響,將會牽動包括燃料、電力、食品和建築專案的價格。大宗商品熱潮還有助於塑造貿易條件、匯率,最終影響依賴商品的國家的政治,例如加拿大、巴西、智利和委內瑞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