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簽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首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檔案

《合作規劃》是我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簽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檔案。規劃的主要內容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領域,明確合作內容和重點合作專案,提出相應的時間表、路線圖。

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中國交建承建的肯亞拉穆港專案

“一帶一路”倡議與《2063年議程》對接 助推非洲一體化發展

非洲問題研究專家賀文萍表示,《2063年議程》是非盟制定的一個發展規劃,是整個非洲大陸未來一直到2063年在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化發展,包括社會指標、人文發展指標等各個方面非常全面的規劃。

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合作規劃》對於中非合作發展的規劃,能夠促進中非雙方經貿優勢互補,推動非洲發展。《合作規劃》的簽署能夠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對於中國來說,這一規劃的簽署有利於中非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中國同非洲國家加強戰略對接,密切經貿聯絡,在推動非洲工業化和現代化程序、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能力建設、減貧惠民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中非合作成果正在造福非洲人民。

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與非盟《2063年議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一個具有廣泛覆蓋性、參與性、包容性的全球合作機制正在形成,這有利於各方有效應對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帶來的挑戰,平衡全球經濟發展格局。(總檯記者 馬培敏)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743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