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金融體系自主性穩定性增強

由 雋寶霞 釋出於 財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1年金融統計資料新聞釋出會,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就金融領域熱點問題做出回應。總體來看,2021年中國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自主性進一步提升,中國主要金融指標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有力增長,金融體系執行平穩。

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上半年,國內經濟執行的積極因素較多,人民銀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用好再貸款和兩項直達工具,最佳化存款利率監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在引導貨幣信貸增長回到常態的同時,著力最佳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下半年,國內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人民銀行統籌做好跨年度政策銜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

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穩固,從一系列資料中可以看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9.95萬億元,同比多增3150億元;2021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會融資規模分別同比增長9.0%和10.3%,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7.3%,普惠小微授信戶數超過4400萬戶;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利率為4.61%,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2021年,社會融資規模全年的增量是31.35萬億元,比上年少3.44萬億元,但是比2019年多5.68萬億元,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的力度仍然較大。

同時,從中長期貸款的實際投向看,金融機構對重點領域的支援力度仍然較大。其中,2021年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1.8%,比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的增速高18.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製造業貸款1.67萬億元,同比多增3005億元;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的增速是15.3%,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3.82萬億元,同比多增7346億元。

有效化解出清各類風險

如何及時有效地化解、出清各類金融風險,是宏觀經濟政策的必答題。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介紹,2021年下半年,恆大等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顯性化,房地產各類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針對這一情況,金融管理部門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工作。二是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三是出臺《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援風險化解和行業出清。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迴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鄒瀾說,下一步將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援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也有較強預期。中國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這些都有助於緩和和應對外部風險。

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

“此次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下降,體現了貨幣政策主動作為、靠前發力,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透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傳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促進債券利率下行,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有助於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穩定性,支援國債和地方債發行,穩定經濟大盤,保持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孫國峰說。

劉國強表示,中國宏觀槓桿率已經連續5個季度下降,為未來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援創造了空間,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從國際上看,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比較好,經濟增長韌性比較足,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仍然會快於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從而為未來更好保持宏觀槓桿率水平創造條件。

據介紹,人民銀行將立足於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好跨週期貨幣政策,重點圍繞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保持信貸結構穩步最佳化、保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四個方面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