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上市12年的安防巨頭海康威視,高增長光環不在。
8月12日,海康威視釋出2022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2.58億元,同比增長9.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59億元,同比下降11.14%。
同花順iFinD顯示,這是海康威視自2010年上市以來,半年報淨利的首次同比下降。在隨後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表示,國內市場3至5月份遭受疫情封城的衝擊,對業務影響較為直接,6月有所恢復。相比較,境外大部分地區已從疫情中逐漸恢復正常,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雷達財經注意到,除因疫情的原因引發短期業績承壓外,海康威視還面臨全球安防需求增長趨緩,安防紅利消失的壓力,且在技術演進加快的當下,來自跨行業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這是海康威視不得不面臨的另一挑戰。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機構曾經的抱團股代表,海康威視的機構投資數量,從2021年6月底的1557家,銳減至今年6月末的391家,持股比例降至22.94%,包括公募大佬張坤“割肉”離場。這期間,海康威視股價跌幅超40%。
不過,機構撤退的同時,還有馮柳這樣的私募頂流加倉。半年報顯示,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下稱“鄰山1號”)二季度加倉海康威視1.88億股,若按照成交均價算其增持金額或達66億元,持股數量升至第四大股東。
利潤下降、毛利率下滑
歷史財務資料顯示,過去10多年裡,海康威視的年度營收增速從未低於兩位數。華安證券研報稱,公司成立以來收入穩定增長,十年複合增長率為33.22%,始終穩居全球安防龍頭地位。
但如今,這家安防龍頭正在面臨著成長的煩惱。正如海康威視總經理胡揚忠在業績說明會上所述,“今年的確出現了中報利潤下滑的情況,我認為這一天早晚都要來,不可能一直能夠有高增長,總會有波動。”
據海豚研投,海康威視二季度實現營收207億元,同比僅增 4.1%,低於市場預期的227.75 億元;二季度實現歸母淨利34.75億元,同比下降 19.4%,低於市場預期的42.32億元。
具體來看,在國內主業方面,今年上半年三個BG(事業群)營收總和200.92億元,同比增長1.58%。據管理層透露,國內市場3、4、5月遭受疫情封城的衝擊,對業務影響較為直接,6月有所恢復。
其中,公共服務事業群(PBG)實現營收69.75億元,同比下降1.40%,是因為疫情期間較多地方政府將主要精力投入在疫情防控上,專案推進較慢。
企事業事業群(EBG)實現營收68.31億元,同比增長2.58%,是受疫情衝擊消費市場走弱,地產行業由於停工和採購延期等方面的影響。
中小企業事業群(SMBG)實現營收62.86億元,同比增長3.97%。這部分公司不斷豐富產品品類,開闢更多業務來源,同時積極主動開展營銷活動。
境外主業方面,上半年海康威視實現營收96.86億元,同比增長18.89%。據悉,境外遭遇負面輿情,在部分國家業務拓展受到一些干擾。
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正準備對海康威視 實施新一輪的制裁,正考慮是否將海康威視列入SDN制裁名單。 中報也提醒了公司面臨的地緣政治和全球經營風險。
在整體收入低迷的情況下,疊加費用擴張和毛利率下滑,海康威視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14%。
對於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降3.16個百分點至43.14%,管理層稱一方面受2021年缺貨、漲價等影響毛利率基數偏高,另一方面在疫情衝擊和需求較為疲軟的環境中,競爭氛圍略有升溫。
費用端,管理層相關負責人稱,由於二季度收入增長不足,導致費用率變大。5月初開始公司對人員編制的增長速度做了一些控制,以便適當匹配當前經濟環境。
根據金融投資報此前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海康威視釋出了全員郵件,取消今年的普遍漲薪計劃,並且減少福利支出。此外,傳聞海康已經停止招聘,並且與部分應屆大學生毀約。
除此之外,據財報顯示,海康威視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由正轉負,大幅下降了209.97%,從去年同期的19.63億元下降至-21.58億元。這也是過去五年來海康威視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值首次為負。
財報中解釋稱,現金流減弱是由於本年採購備貨支出增加。對應的,因為“採購備貨增加”,公司截至上半年末存貨達206.75億元,同比增加近37%。
財報公佈後,8月15日,海康威視股價收跌4.82%,報31.8元,總市值3000億元。
創新業務面對激烈競爭
公開資料顯示,海康威視成立於2001年,主營業務為影片產品和內容服務提供商,公司產品已涵蓋影片監控系統的所有主要裝置,包括前端採集裝置、後端儲存及集中控制、顯示、管理及儲存裝置。
憑藉在影片監控領域二十多年的技術深耕,目前公司已成為全球安防龍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2020年,影片監控裝置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中國市佔率合計達64%,全球市佔率合計達45%。
但作為傳統的安防行業巨頭,卻不得不面對全球安防需求增長趨向放緩的挑戰。據IHS Markit資料顯示,從2013年後,我國安防行業規模增速穩定在10%-15%之間。從全球範圍看,安防行業增速逐步降至10%以下。
而且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落地、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的運用,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以及AI 四小龍逐步切入智慧城市建設、AI+安防等領域,分食傳統安防企業的蛋糕。
為突破傳統業務的瓶頸,海康威視積極求變。從佈局上來看,公司將突圍方向定在了智慧家居、機器人、熱成像、汽車電子、智慧儲存等新業務方面。
據2021年年報,2015年以來,公司鼓勵內部員工創新創業,建立內部創新跟投制度,先後成立了8個創新業務。2021年,有5個創新業務的收入超過10億、淨利潤為正。其中,螢石網路已經遞交IPO申請,海康機器人分拆上市的相關籌備工作正在推進中。
從最新披露可知,上半年創新業務整體收入70.08億元,同比增長25.62%,佔海康威視營收比重達到18.81%。
業績說明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這幾年在投放人員的時候,重點傾斜創新業務,顯示公司對創新業務期待頗高。
但他同時透露,創新業務之中,C端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受到經濟下行影響比較大,B端業務也受到很多的影響,增速也低於公司的預期。
實際上,除了增速受需求疲軟的影響,公司創新業務所在的一些細分賽道,所面對的競爭對手都是舉足輕重的行業巨頭。
以分拆的螢石網路為例,該公司推出圍繞智慧家居攝像機、智慧入戶、智慧控制、智慧服務機器人等特色產品,扮演起海康威視To C消費者業務的出口。
不過,智慧家居產業競爭日趨激烈,作為的後來者的螢石網路,面臨與華為、小米、海爾智家等大型科技企業的“貼身廝殺”。有分析指出,在生態鏈佈局、軟硬體融合、品牌號召力等方面,螢石網路可能相對劣勢。
另外在汽車電子、智慧儲存、智慧消防等細分賽道,相關新業務的地位遠不如母公司在安防領域的領先位置。
機構“撤退”,馮柳加倉
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利,海康威視的機構持股家數不斷減少。
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21年6月底,共有1557家機構持有海康威視股票,為歷史最多。2021年年報時,剩下1388家,持股比例從32.96%降至28.81%。而最新的中報資料顯示,391家機構持有海康威視股票,持股比例22.94%。
這期間,海康威視的股價從2021年7月份最高點70.44元,一路下跌到截至8月15日的31.8元/股,已經腰斬。
或是扛不住市值縮水,消失在海康威視十大股東名單中的公募頂流,就包括易方達藍籌精管理者張坤。
今年一季度末,易方達藍籌精選持有海康威視1.26億股股份,而二季度末,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已不見易方達藍籌精選的身影。
公司季度末第十大股東的持股數量為4678.61萬股,以此計算,如果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對海康威視仍有持倉,則至少減持了約7922萬股股份。
另外,公募基金二季報顯示,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均有海康威視,分別持股2660萬股、1862萬股。而二季度末,上述兩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也已經沒有了海康威視的身影。
不過,與張坤相反,另一投資大佬馮柳,則選擇了“逆勢”加倉。
據過往財報,2020年三季度,馮柳首次買入海康威視,他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持有該公司2.31億股。
2020年四季度,海康威視上漲過程中,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加倉了1900萬股。隨後在2021年一季度大藍籌行情中,馮柳高位減持了3500萬股,四季度的震盪行情中繼續減持1120萬股。
年初至今,海康威視跌幅為38.16%,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卻在一季度加倉了620萬股,二季度再買入1.88億股,目前位列海康威視第四大股東。
不過隨著二季度業績不及預期,海康威視下跌至31元/股附近時,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的“安全墊”變薄。經不完全統計,其持倉成本大概在30-32元/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