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巴菲特股東大會即將在今晚開啟,晚上7點,來虎嗅妙投和資深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研究與傳播者劉建位一起聊聊巴菲特,點選下方按鈕,立即預約本場直播。
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來臨之際,我們一起重溫一下,巴菲特時如何發現好公司的?再來看看《巴菲特的護城河》這本書。
即便你之前從來沒炒過股,巴菲特這個名字,你也應該聽說過。畢竟,老巴的影響力,早就不侷限於投資圈了。
學習價值投資,你可以不學格雷厄姆,也可以不學彼得·林奇,但你唯一不該繞開的人物,就是巴菲特。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巴菲特,價值投資才得以作為一個流派,擁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經歷過動亂、戰爭、三次石油危機、2008金融危機以及2020年的疫情,91歲的巴菲特不但沒有跌下神壇,還從中獲取了鉅額財富,可見,“股神”之名,絕非虛傳。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說起來很簡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菲特的經濟護城河理論。接下來,我們就來給大家詳細闡述下經濟護城河的概念。
什麼是護城河
護城河的原意我們都知道,就是在城牆外挖一道壕溝,用來保護城市的。
巴菲特把護城河的概念,引入到投資領域,指的是企業的競爭優勢。1993年,護城河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巴菲特致股東信中。在信中,他這樣寫道:
最近幾年,可口可樂和吉列剃鬚刀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實際上還在增加。它們的品牌威力、他們的產品特性,以及銷售實力,賦予了它們一種巨大的競爭優勢,在它們的經濟堡壘周圍,形成了一條護城河。
顯然,護城河,在巴菲特的語境中,指的是企業的競爭優勢,能夠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行業,如果利潤豐厚,都會湧進來很多同行,然後,藍海變紅海,這個行業的利潤就被攤薄了,最後,大家只能獲得平均收益。
但是,也有一些企業,因為有護城河,即便有大量的競爭對手湧入,也不會影響到它們的領先地位,像蘋果手機、可口可樂等,並不擔心競爭對手加入,因為,它們已經有了寬闊的護城河。
巴菲特說,他曾經和芒格討論,如果他們招募來世界上最牛的CEO,花上1000億美金,能不能打敗可口可樂?討論的結果是不能,因為,可口可樂的品牌所構築的護城河,在消費者心智中是不可撼動的。打不過就加入,於是, 1988年,巴菲特開始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
巴菲特多次強調護城河的重要性,但對於如何識別有護城河的企業,他總是寥寥數語,沒有詳細闡述過。
不過,有人替他完成了這個工作,那就是國際權威基金評級機構的晨星公司。本書作者是晨星公司的股票業務負責人,他是如何解讀護城河的呢?
作者說,對於企業來說,護城河主要有下面4個來源:
1、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指的是品牌等競爭對手無法複製的優勢。你應該聽過下面這個故事:可口可樂的某位CEO曾說,即使一夜之間,把可口可樂的工廠全部燒光,可口可樂也能東山再起,因為它的品牌還在。
品牌就是資產,知名品牌就是很貴的資產。如果一家企業,其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擁有一席之地,甚至提價都不會影響銷量,那麼,這家公司,實際上就已經擁有了護城河。
2、轉換成本。轉換成本是指,使用者一旦使用了你的產品,就很難再離開它了。比方,在美國,有許多小企業使用財捷公司的財務軟體,最初是因為財捷的軟體簡單便宜。但是,一旦使用之後,他們就發現,他們已經離不開這個軟體了,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財務資料沉澱在這軟體上,再轉換別的軟體,就很麻煩。這個麻煩,就是轉換成本。轉換成本越大的企業,護城河就越寬。
3、網路效應。網路效應是指,如果有一種產品或者服務,使用者越多,它自身的價值也就變得越大。網際網路軟體產品,普遍具有這個特徵,這個特徵,最終會導致贏家通吃。當到了贏家通吃的程度,護城河也就形成了。比方微博、微信、抖音,用的人越多,產品的價值越大,最後大家就都離不開了。
4、低成本優勢。同樣的產品品質,你比競爭對手的成本低,這就是一種競爭優勢。不要小瞧了這一點,小米、沃爾瑪、開市客、甚至亞馬遜,都是藉此取得成功的。低成本優勢是它們的護城河。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四個特徵,是過濾器。如果你眼中的某個企業,擁有出色的資本回報率,以及上面的某一個特徵,那麼,你很可能就找到了擁有護城河的企業。
什麼不是企業的護城河
真正理解一個概念,不但要知道它是什麼,還要知道它不是什麼。這樣,才算是真正的理解。
前面我們講了什麼是企業的護城河,接下來我們就講一下什麼不是企業的護城河。也有四種情況,這四種情況,很容易被投資者誤認為是企業的護城河,從來導致錯誤的投資決策。
1、產品好並不是企業的護城河。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可樂。在國外,進行過多次這樣的實驗:讓消費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況下,品嚐可樂,問哪個可樂更好喝。每一次這樣的實驗,可口可樂都會被消費者認為不如百事可樂,甚至不如沃爾瑪的可樂。但是,只要貼上品牌,消費者就認為可口可樂好喝。可見,產品好本身不足以形成護城河,而品牌是切切實實的護城河。
2、市場佔有率不是護城河。有些產品,上市之後特別暢銷,從而導致市場佔有率很高,不少投資者認為,該企業擁有護城河。實際上,這是一個陷阱。短期暢銷的產品有很多,原因也五花八門,如果沒有結構性的優勢,這種暢銷就是不可持續的,甚至可能是虛假的。
3、執行力不是護城河。有些企業,執行力強、效率高,是不是護城河呢?作者說,這也不是護城河。除非企業有一套無法複製的流程,否則,執行力本身構不成護城河。比方,剛創業的那兩年,小米手機很火,但後來,卻被華為手機打敗了。小米手機被華為手機打敗並不是因為執行力弱,而是在技術、品牌等其他方面被華為超越。
4、管理不是護城河。管理與績效有正相關關係,但是,管理對績效的影響,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因此,優秀的管理,只能算作是企業的競爭優勢的一部分,但不能算作企業的護城河。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研究創新的時候就發現,在遭遇技術變革的時候,優秀的管理反倒是企業進行顛覆性創新的阻力。
護城河什麼時候會失效?
在前面,我一直在告訴大家有護城河的企業是什麼樣的。是不是找到了這樣的企業,買入它們的股票,就一勞永逸了呢?
當然不是,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柯達膠捲、諾基亞手機,都曾經是有護城河的生意,後來還是衰落了,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它們的護城河早就被侵蝕了,而它們卻不自知,導致最終跌下神壇。
企業的護城河什麼時候會失效呢?從歷史上看,主要有下面三種時候。
1、遭遇技術變革的時候。歷史一再證明,每當遭遇底層技術變革,都是一次大洗牌的時候。前面提到的柯達膠捲和諾基亞手機,都是因為遭遇技術變革導致的衰落。
技術型企業,比如生產軟體、半導體以及網路硬體的企業,隨時都面臨著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喪失原有優勢的風險。因為技術型企業的成功,幾乎完全很賴於他們比競爭對手更快地推出新產品。因此,一旦競爭對手的顛覆性產品上市,企業便會眼看著自己的競爭優勢在數月內消失殆盡,這樣的風險隨時都會出現。
2、遭遇行業變遷的時候。就像技術變革會侵蝕曾經強大的護城河一樣,行業的變遷也會給企業的護城河帶來永久性破壞。
比方,小時候,消費者購物都去百貨大樓。如今,去百貨大樓購物的人很少了。可見,僅僅是行業變遷,也可以侵蝕企業的護城河。
3、當企業開始對客戶示弱的時候。確切的說,這是護城河被侵蝕的訊號,而不是護城河被侵蝕的原因。對於投資者而言,這個訊號很重要。如果一個可以經常提價的企業開始在客戶面前示弱,這就是一個強烈的訊號:公司的競爭優勢可能出現弱化。
比方,銷售資料庫軟體的甲骨文,每年都會提價,但是,到了2006年的時候,甲骨文一反常態地沒有提價。
這是因為,當時,一些第三方公司已經形成氣候,而且在市場初具規模,這種趨勢開始影響到甲骨文的盈利能力,甲骨文不得不透過向客戶示弱的方式,進行防守。
發現護城河的捷徑
前面我們講了有護城河的公司的特徵,但是,在早期階段發現它們,仍然比較困難。對此,晨星公司總結了兩個知識點,對於投資者而言,也算是兩個捷徑。
1、看行業。晨星公司曾研究了2000多隻股票,研究後發現,有些行業,比其他行業,更容易建立護城河。投資者應該多關注那些容易建立護城河的行業。
比方,在技術領域,相對於硬體企業,軟體企業更容易打造護城河。原因是,軟體通常要和其他軟體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作用,這種結合就鎖定了客戶,增加了客戶的轉換成本;而硬體,更依賴於通用的行業標準。
金融行業是另一個容易建立護城河的地方。因為,進入壁壘高得令人生畏——想想看,有幾個人能建立一家和高盛或者黑石一較高低的投資銀行呢?在巨大的轉換成本面前,即使是最平淡無奇的銀行也能悠然自得地賺錢。
在消費品領域,有護城河的企業數不勝數,如可口可樂、高露潔、箭牌糖果和寶潔,這些經久不衰的品牌和產品永遠都不會過時。它和金融服務業共同成為擁有寬護城河比例最高的行業。
2、看盈利。護城河之所以能增加企業的價值,在於它們可以幫助企業長時間地保持盈利狀態。那麼,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呢?巴菲特最關注的指標是ROE,也就是股東權益回報率。
在許多網站上,我們都可以找到絕大多數上市公司的ROE。根據歷史資料,我們可以把15%作為衡量企業競爭能力的臨界值——只要企業的ROE長期達到或超過15%,那麼,它就更有可能比那些低於該臨界值的企業擁有護城河。
當然,也有投資者關注企業的ROA的,也就是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其實,ROA和ROE提供的資訊差不多,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
到這裡,我們對於《巴菲特的護城河》這本書的分享就結束了。最後再來總結一下:
1、護城河指的是企業的競爭優勢,並且是指長期競爭優勢。
2、護城河的四個特徵是無形資產,轉換成本,網路效應和低成本優勢。
3、產品好、產品暢銷、管理層優秀、執行力強都不是護城河
4、有些行業,比其他行業,更容易建立護城河
5、技術變革、行業變遷以及企業對客戶示弱的時候,都可能是發生護城河被侵蝕的時候。
晚7點,妙妙子上線跟大家先聊一個小時的巴菲特的投資奇聞趣事;晚8點,嘉賓劉建位老師上線與大家分享,掃描海報二維碼,精彩內容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