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媒:不提中國,我們怎麼增長?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5月16日文章,原題:預算演講連中國都不提,澳大利亞如何能實現經濟增長? 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巴西。這五個國家有什麼共同點?
它們不是西方國家,但代表未來。我們的未來取決於它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到2024年,這些國家合計將佔到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半以上。
這五個國家中的佼佼者當然是中國。中國已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2013年至2018年期間每年貢獻率達28%。
到2030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其他四個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印度——的最大貿易伙伴都是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如果這些國家不增長,那麼全球經濟也不可能增長。然而,在本週的預算案演講中,我們有沒有聽到提到它們中的任何一個?
沒有,我們甚至沒有聽到中國被提及。難以置信,畢竟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貿易伙伴。
在這個歷史的關鍵點,澳大利亞該怎麼辦?
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額遠超我們與任何國家的貿易:超過900億美元,佔我國全部出口的43%。相比之下,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日本僅為190億美元。
貿易約佔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5%,澳大利亞每5個工作崗位就有1個與貿易有關。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弗萊登伯格說,這份預算是關於刺激、支出和創造就業機會的。然而,當我們的政治領導人都不能與北京方面交談時,澳大利亞如何實現這一目標?
與此同時,我們聽到越來越多地談論“開戰”。當國庫部長在預算演講中不提中國,反而影射一個更危險的世界(中國的威脅),並承諾增加軍費時,我們如何能實現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
在如何處理這個歷史的轉折點問題上,我們的政治領導人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中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我們的未來取決於它;現在不是1992年,我們不是剛剛走出冷戰;美國不再是世界上的主導或唯一的力量。我們不能再像西方政治領導人過去那樣說,中國“站在歷史的錯誤一邊”。
世界在變,歷史在變。美國——所謂的自由世界的領袖——如今正在經歷沒完沒了的危機的破壞。拜登總統在高談“美國回來了”和重建聯盟。但是,美國如何領導一個經濟力量已經如此急劇轉變的世界?
澳大利亞正處於這一全球歷史轉折的十字路口。我們仍然是歐洲在亞洲的前哨,是一個與英國有歷史聯絡的國家,並且與美國保持著全面的聯絡。過去,這種關係對我們有利,但那個世界正在過去。地緣政治、經濟和軍事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環顧四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正被一個新世界所取代,而我們並不真正瞭解這個新的世界,更不用說應對了。▲(作者斯坦·格蘭特,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