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海底撈再次登上熱搜,由於業績暴跌、包間設定攝像頭等問題遭到市場熱議。
資料來源:微博
港股市場上,海底撈開盤便出現下跌,跌幅一度超3%。目前海底撈從高點已回撤超20%,市值蒸發了超640億港元。
3月1日晚間,海底撈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淨利潤相較2019年下降約90%。
要知道海底撈2019年的淨利潤為23.47億元,這代表2020年海底撈的淨利潤或僅有2.35億元。
對此,海底撈將淨利潤預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歸結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出現匯兌損失(2.35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海底撈在工商資訊的關聯主體為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註冊資本1.25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李海燕。 簡陽市靜遠投資有限公司持有該公司50%的股份,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對於利潤下降,海底撈在公告中稱,2020年集團一直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並調整商業策略及運作以減少負面影響。集團亦積極開設新餐廳及繼續推廣海底撈餐廳網路。
天眼查司法風險資訊顯示,在海底撈關聯公司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的法律訴訟中,涉及較多的是“侵害商標權糾紛”相關的法律訴訟。
要知道,海底撈最令人詬病的一點便是其因擴張而影響盈利水平與高估值的不匹配性。
眾所周知,火鍋市場空間廣闊,作為入局玩家,海底撈曾憑藉標準化的供應鏈佔據一定的市場優勢,其中,營收的超九成均來自於線下門店。
即便是遭遇疫情重擊,海底撈依舊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截止到2020年6月底旗下門店共有935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基於其加快大舉擴張的腳步,服務質量有所下降,翻檯率和同店增長均呈現了一定的負面趨勢。
2019年海底撈的翻檯率從前一年的5.0次/天下降到4.8次/天,其中一線城市由5.1次/天下滑至4.7次/天,二線城市由5.3次/天下滑至4.9次/天,三線及以下城市由4.8次/天下滑至4.7次/天,中國大陸以外的餐廳翻檯率也從5.0次/天下滑至4.8次/天。
與此同時,受翻檯率下降的影響,2019年同店增速僅為1.6%,遠低於2018年的6.2%。其中一二線城市的同店銷售增長率分別為-0.2%、-1.9%,5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引人注意的是,市場情緒對其還是充滿“希望”,看好其後市表現,這也就是為什麼其股價在疫情期間漲勢明顯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此前A股抱團股震盪下跌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謂高估值的頭部標的,所具備的泡沫風險引人警惕,畢竟當基本面過分透支了未來的發展預期,下跌跳水的調整也會來得更快。
資訊來源:金融界、格隆匯、全天候科技、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