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

每日優鮮終究是錯付了,賣身還債的期望破滅了。

7月14日,每日優鮮宣佈與山西東輝集團簽訂了戰略投資協議。按照協議規定,山西東輝集團計劃向每日優鮮進行價值2億人民幣的股權投資。

7月18日,每日優鮮法定代表人由聯合創始人曾斌變更為孫玉英,同時曾斌與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徐正已退出公司主要人員行列。

7月28日,每日優鮮關停“極速達”業務,全面終結前置倉模式;網傳當天下午,數百人被裁員、公司停電、辦公場所廢棄,“每日優鮮原地解散”的微博話題衝上熱搜。

僅僅半個月,還沒等到山西煤老闆的“救命錢”入賬,每日優鮮就已經撐不住了。

同時,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第一股”,它的崩塌也敲響了生鮮電商賽道的喪鐘。誰會成為下一個“原地解散”的物件?我們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預測的是,誕生於2005年的生鮮電商賽道,將在2022年迎來死亡。

不體面的離開

每日優鮮的退場極為不體面。

7月27日晚間,每日優鮮HR在公司飛書群以“防疫、辦公場所甲醛超標”等理由,要求員工居家辦公,不必來公司上班。然而第二天一上線,各部門就開了一個二十分鐘的會議,直接通知解散,隨即員工的飛書賬號已經無法登入。

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

每日優鮮員工截圖

據網上瘋傳的會議錄音透露: 每日優鮮大部分員工的工作截至7月28日;並且員工社保只繳納到7月份,從8月開始員工將需要自理繳納社保;同時每日優鮮避而不談工資發放時間,此次行為不屬於“強制解除合同”,沒有離職補償,也沒有離職協議。

面對網上沸沸揚揚的“解散”傳聞,每日優鮮公關回應:“網路傳言不實,公司並未‘解散’。在實現盈利的大目標下,公司對業務及組織進行調整。次日達、智慧菜場、零售雲等業務不受影響。由於業務調整,部分員工離職,公司目前正積極尋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員工權益。”

至於每日優鮮所說的“部分員工離職”的具體人數,據每日人物報道:891位員工中大約有700餘位被通知結束工作;同時每日優鮮已經發不出7月份的工資,就連社保也已經斷繳了2個月。

目前已經有數百位每日優鮮員工,集體前往勞動仲裁。受負面新聞影響,截止美東時間7月28日16:00,每日優鮮股價暴跌50%,僅剩下0.135美元/股。以2021年6月25日上市的發行價13美元/股計算,市值蒸發了99%。

對於裁員,每日優鮮可謂是輕車熟路。 從上市以後,每日優鮮就掀起一波大裁員,同時陸續將員工合同改簽到關聯公司,正式員工變成外包。等到了2022年開始,2個月一裁員快進到1個月一裁員。據每日人物報道:僅僅一年,每日優鮮飛書群員工人數就從3000多人,被裁到只剩891人,個別部門裁員率超過七成。

除了拖欠員工工資以外,每日優鮮還大批次拖欠供應商結款。據每日優鮮2021年Q3季度財報顯示:未支付的供應商欠款淨額為16.52億元,同比2020年同期10.88億元增加了34%;這些應付賬款裡包括三大類供應商貨款、外包配送公司運費、營銷服務提供商的服務費。

同時在天眼查顯示:每日優鮮的法律訴訟案件,總金額超過2500萬元。

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

天眼查

粗略估計,“解散”的每日優鮮還拖欠891位員工工資、兩個月的社保、16億未償還的貨款;還有未關停的前置倉、公司貨櫃、便利購、無人零售業務等待處理。

造富夢倒塌前,供應商、員工、消費者一地雞毛,而創始人徐正早已提前抽身。

據每日優鮮提交給納斯達克的披露檔案中顯示:徐正在創業之初已經移民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為香港公民。並且徐正持有的每日優鮮股份,全部放在海外離岸信託中,無法向其追索財產。

轉型業務全部失敗

每日優鮮是前置倉模式的首創者,可讓每日優鮮走進死衚衕的,也是前置倉模式。

前置倉給每日優鮮造成了過高的履約成本,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鮮履約費分別為12.39億元、18.33億元以及15.77億元,履約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最高能達到34.94%。

前置倉模式也給“友商”叮咚買菜帶去沉重的負擔。據叮咚買菜2022年Q1季度財報顯示:叮咚買菜履約費用為14.84億元,其中包括倉儲租金、人力工資等方面的開銷。按照履約數1億單來計算,叮咚買菜每派送一單,便需要自掏14.84元的成本費。

前置倉模式鑄就了生鮮電商賽道的輝煌,同樣也給生鮮電商玩家挖好了墳墓。不管是每日優鮮還是叮咚買菜,都把“關停前置倉”作為2022年的首要工作。

2019年,每日優鮮在全國範圍內的前置倉數量超過1500個,但截至2021年6月,其前置倉數量縮減為625個;叮咚買菜陸續關停在安徽宣城、滁州、廣東中山、珠海、清遠、江門,河北唐山、廊坊,以及天津等地相應站點。

當燒錢換流量的商業邏輯宣佈失敗,每日優鮮迫切需要新的業務來實現自救。而首先被每日優鮮盯上的,是社群團購和菜市場。

每日優鮮孵化出主打社群團購業務的“每日拼拼”,社群團購和生鮮電商非常相似,但卻又本質上的不同,生鮮電商是消費的升級,社群團購是便民服務。 消費升級遇上了消費降級,就意味著“每日拼拼”在玩家眾多的社群團購賽道難以找到抓手。

再加上2021年以後,社群團購被全面叫停,大量玩家被迫“畢業”:十薈團在2021年底關閉了全部業務;多多買菜集中“關停並轉”站點,多個低效團被關停或合併;橙心優選也在2021年9月選擇全面轉型2B業務。

社群團購垮了,還有菜市場。每日優鮮先是獲得已有菜市場的經營權,成為其運營方;再將這些菜市場進行數字化改造,將傳統菜場的線下業務打通到線上,建立私域流量。

這樣一來,這些菜市場就成了“輕資產版”的前置倉,每日優鮮每年可以收取租金、平臺服務費以及按照商戶電商業務GMV收取佣金。

然而菜市場比較屬於傳統領域,每日優鮮註定要面臨大潤發、物美、永輝等大型商超的直接競爭。 想利用網際網路思維轉型成“平臺型電商”,打通B端生意,難度不亞於再造了一個“前置倉模式”。

目前,智慧菜場還處於早期階段,沒有承擔起“拯救”每日優鮮的使命。

瀕臨死亡

多次轉型、多次失敗的每日優鮮,在現金流持續吃緊,供應鏈逐漸斷裂之下,終於無力折騰,選擇了“賣身自救”,期望山西的煤老闆當一次自己的“白衣騎士”。

7月14日,每日優鮮和山西東輝集團達成協議,將以股權戰略投資合作的方式向其注資2億元,而每日優鮮會將一部分公司董事會的席位交於山西東輝集團。

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14 字。

轉載請註明: 每日優鮮潰敗,生鮮電商將迎終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