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在努力活下來的當下,迴歸經營管理常識

導讀:

自1987年創立以來,華為保持了30年快速增長的奇蹟。所有企業面臨的增長困難,華為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同樣遇到過,而在華為它們都是有解的。華為“藍血十傑”胡賽雄新書《華為增長法》出版上市,系統闡述驅動華為長期有效增長的關鍵策略。

陳春花:在努力活下來的當下,迴歸經營管理常識

這是一本挖掘華為管理理念及其應用邊界的書,更是一本給企業管理人員的通識之書。賽雄把企業面臨的共性困擾,歸納為 6方面,結合華為的管理實踐,一一剖析給大家看,從容而簡要,平易但關鍵,是一本非常值得企業經營管理者看的書。

通讀全書,讀者可以感受華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價值主張貫穿始終,也正是源於此,才讓我們可以從企業經營管理的這6 個方面真切地理解到,為什麼華為可以成功,為什麼華為的理念可以落實到產品、服務和華為人的行動上,為什麼華為能夠在面對巨大的挑戰面前,擁有自己的確定性,並化危為機。

全書開篇以“客戶增長:客戶賺錢了,企業才能賺錢”展開,用賽雄在華為 17 年的切身感受,以零距離觀察和體會向讀者介紹華為。

這些真實的記錄和闡述,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華為的觀念與認知,仔細閱讀,會感受到書中所講雖然是常識,但這些常識卻往往被掩蓋、扭曲或誤解,需要時時有人棒喝點醒。仔細閱讀這本書,會讓你在日常工作中被不斷提醒,我試舉書中幾個觀點為例:

企業要以客戶為中心,實現與客戶的共贏,就要突破企業自身的業務框架,關注客戶最迫切的需要,扭轉“甲方”“乙方”的對立思維,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一元思維。企業實現客戶價值就是要滿足客戶需求,但不是簡單提供產品了事,而要深入客戶的痛點,診斷病根,對症下藥,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應是共同服務客戶的夥伴關係,因為企業的成果只能發生在企業的外部,“內部客戶”“內部市場化”等需要重新審視。企業要抓住行業發展的機遇期,但機遇期裡滿是紅海的激烈競爭,所以更重要的是企業要在培育期裡發展自己的能力,要善於應對不確定性,做引領者和領導者,而不是做一哄而上的競爭者。企業的戰略規劃不在於看清未來,而是要看清未來大致的方向,重點放在中長期的價值創造上,然後在當下摸著石頭過河,及時地做出應變和調整。企業是組織,不是公益機構,因此,員工幸福不是企業的直接目的,企業的最大目標是實現客戶價值,企業透過實現效率進而滿足公平的主觀感受。如果一個崗位換了別人就不行,說明組織建設一定出了問題,這樣的組織是不安全的,必須透過崗位輪換和人員調整,逆向找到組織的問題,及時完善組織能力,把能力建在組織上。人性化管理的實質是基於人性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指根據人性的特點設計企業的機制和制度,從而讓機制和制度變得更加有效。這些觀點是賽雄對華為的理解,也是對經營管理常識的理解。雖然這是他眼中的華為,但是,閱讀此書,可以引發讀者回歸常識去理解企業的經營與管理。

多年前我自己在總結華為給中國企業的啟示時,也認為華為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讓經營與管理迴歸常識。看完這本書,我繼續強化了這個認識,同時,我也希望每一位管理者能夠真正理解,做好經營管理就是要回歸到客戶,迴歸到顧客價值,迴歸到如何啟用組織成員等基本常識上來。

與賽雄相識於華為高管培訓的課程上,隨後開始有交流和探討,並邀請他給學院的同學們分享華為案例。他的每一次分享,學生們都深受啟發,也引發學生們去更深入地理解華為、學習華為。現在,他用一本書的方式,更全面梳理和呈現了華為的經營管理之道,相信對大家會有更多的啟發。

2020 年春天至今,疫情危機下的全球經濟格局可能面臨深刻而長期的改變。很多企業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先活下來,然後及時進行調整轉型,是迫切的問題。在企業努力活下來的當下,迴歸經營管理的基本常識,會是一個必選項。讀讀這本書,你會有幫助的。正如《道德經》所言:“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殆。”

以下為《華為增長法》精彩節選

經營思維要大於管理思維

華為原後備幹部系主任、華為“藍血十傑”

企業經營宛如滾滾長江,在奔騰入海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泥沙俱下,有問題很正常。只要在正確的目標牽引下滾滾向前,過程中的問題都將不再成為問題。

但我們也會看到,現實中一些管理者好像天生有“潔癖”,整天拿著顯微鏡找問題,捨本逐末。企業很多問題是過程性和階段性的,無須解決卻非要解決就是做無效功。

企業能消滅所有的問題嗎?物理學告訴我們,孤立系統的熵值永遠是增加的。也就是說,企業的問題永遠解決不完,管理者千萬不能有除惡務盡的思想,因為除惡務盡本身也會因無謂消耗了企業的能量而成為真正的惡。管理者一旦養成了盯著問題不放的習慣,就可能染上管理近視,陶醉於區域性最優而罔顧了全域性。

事實上,企業經營的關鍵不在於解決問題,而在於提出正確的問題,把資源分配給機會而不是問題,不斷為企業輸入負熵,以抵消內部熵增。

因此,管理者的思維必須是用經營思維來決定管理思維,讓經營思維起的作用大於管理思維,因為經營才是目的,管理只是手段,管理要為經營服務。一旦經營和管理本末倒置,那麼就會越做越煩瑣,越管越沒有效益,這也是很多企業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說管理者從此就不需要關注問題,而是說所有的問題必須能夠促進經營,這才稱得上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讓經營與管理保持平衡,企業領導者的作用至關重要,因為他的所思所想所行直接關乎企業的文化氛圍,他的格局也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發展上限。

華為的成功就離不開任正非在初建華為時所制定的員工持股制度,後來他說:“我建立公司時制定的這個制度,就是透過利益分配團結員工,但那時我不懂期權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這方面很發達,有很多種形式的激勵制度,我只是憑著自己過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應該與員工一起分擔責任、分享利益。創立之初,我跟我父親商量這種做法,結果他大力支援。這其實是無意中插的花,沒想到今天竟開得這麼鮮豔,成就了華為的大事業。”

企業的競爭,說到底還是人才資產的競爭,人不是靠“管”才在企業中發揮作用的,而應靠“經營”,就像馬雲說的那樣:“多花時間在人身上,才是最大的投資。”

陳春花:在努力活下來的當下,迴歸經營管理常識

《華為增長法》

胡賽雄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6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89 字。

轉載請註明: 陳春花:在努力活下來的當下,迴歸經營管理常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