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陳曉
編輯丨房煜
圖片丨圖蟲網
0.9元的樂事薯片,2塊錢的元氣森林,3塊錢的巴黎氣泡水,5塊錢10包的清風紙巾……這些打到“骨折”的零食日用品開始出現在年輕人的購物車裡,不是假冒偽劣,而是多了一個標籤——臨近保質期。
在食品行業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距離保質期還剩三分之一時間的商品將不能進入連鎖零售商店。這些不受商店待見但又在保質期內的商品,一方面是線下零售商店的“心腹之患”,一方面又成為了當代淘金者眼裡的“香餑餑”。
據艾媒諮詢的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市場規模達3萬億元,即便按1%的庫存沉澱計算,臨期食品市場也達到了幾百億元的市場規模。敏銳的創業者早已發現了這一商機,從夫妻店的小生意到連鎖線下零售店,再到淘寶、拼多多臨期食品折扣店……臨期食品正逐漸形成產業鏈,在高呼消費升級的時代,將消費分級的理念經營地風生水起。
但是,臨期食品真的是一門好生意麼?市場的藍海還有多大?當行業進行急速擴張、膨脹,供應鏈和運營排程都將是挑戰。大浪淘沙之後,行業的獨角獸是否即將出現?
年輕人追捧、資本青睞、創業者樂觀“當代年輕人,一邊購買高昂的遊戲裝置、護膚美妝品,一邊又在生活上精打細算。”
2020年9月17日成立的“我愛臨期食品”豆瓣小組,已經聚集了三萬多年輕人,強黏性、高復購率是他們的一大特徵。他們高喊著“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可以買!臨期食品不丟人!”的口號,在小組裡分享各個城市的臨期食品超市地址以及臨期食品購買攻略等。
除了豆瓣有數個專門小組討論之外,知乎上也有乾貨分享,B站上更是有大量開箱評測與探討的影片。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多的商品,不少人為“薅”到了羊毛而狂喜。瀏覽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現,臨期食品會以福袋的形式銷售,其中不少福袋月銷上千份,薅羊毛的同時也有“開盲盒”的驚喜感。其中,不少網紅食品都可以以二到五折的價格買到。
臨期食品一直都存在,以前或許並不起眼,它可能存在在商超的促銷櫃裡,堆在購物車上,在清倉大甩賣的折扣店裡。而現在,創業者在這些角落裡發現了商機所在。
近一年來,臨期食品店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興起,有些臨期食品店已經形成了連鎖規模,也逐漸引起了資本機構的關注和進入。比如已經在北京和上海擁有40幾家線下店的“好特賣”一年獲得四輪融資,其中不乏有金沙江創投、雲九資本等機構;座標天津,剛拿到惟一資本、鐘鼎資本的食惠邦;目標下沉市場,以社群為中心的小象生活也在近期宣佈獲得愉悅資本天使輪融資。同期獲得融資的還有食品折扣店Boom Boom Mart 繁榮集市,有媒體報道稱其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挑戰者資本。
此外,甚至還有一些專門銷售臨期食品的獨立電商平臺面世,比如好食期、甩甩賣等,其中好食期曾拿到阿里巴巴連續兩次投資。
創業者認為,目前的市場潛力還未被充分挖掘。
“我覺得臨期商品的市場不止百億,除了零食之外,還有酒水,日用百貨等都有保質期,按照快消行業12萬億的市場來算,有將近千億的臨期商品市場。”小象生活的創始人海輝對創業邦說。
小象生活是一家2020年10月份新成立的臨期折扣連鎖超市,主營食品飲料、日用雜貨、餐桌調料、米麵糧油等家庭日用產品,現已開出10餘家門店(含加盟),聚焦社群商鋪和商業街,計劃以南京為起點,逐步向周邊城市滲透。
在海輝看來,中國消費市場當前正處於品牌和渠道大爆發時期,由於潮流更迭和消費者訴求的快速變化,快消品商品銷售週期變得更短,這加大了品牌庫存積壓風險。再加上疫情、經濟因素等影響,讓人們對於自己的收入比較悲觀,臨期折扣商品未來前景廣闊。
據瞭解,在國產商品上,我國零售行業大多采用經銷商制,為了防止串貨以及為了品牌返點等原因,經銷商往往會超量訂貨,超出自身銷售能力的貨最終就成了臨期品。而進口商品一般會以總代理的渠道進入國內,但是這個渠道基本上沒有保護機制,一旦沒能及時進入終端銷售,又無法退給出口商,也只能成為臨期品。商家為了減輕庫存壓力,會以原價的20%-50%將其出售。
但臨期食品也分“三六九等”,熱門的臨期品也會被不同渠道競爭。小象生活按照優先採購的等級做了劃分:第一位採購的是硬通貨,例如農夫山泉、可口可樂、樂事薯片等知名品牌。第二位是潮貨,銷量很高的知名網紅品牌,比如李子柒產品、元氣森林等,但這類商品貨源不穩定。然後是知名廠商為了競爭生產的新品,像旺旺的功能性飲料、娃哈哈的氣泡水、伊利蒙牛出品的新品等,往往剩餘庫存較多;最後是不太知名新品牌生產的商品,但價效比高。
在定價上,海輝介紹,小象生活會對比同款商品在淘寶、拼多多暢銷款的價格,共同確立基礎定價體系。在這之上,根據品牌級別、可售期長短等具體的維度做價格微調。整體而言,小象生活可以將所售商品做到市場價的3-5折,整體毛利率保持在 35%-40%左右。
臨期品的風險是,需要在短的時間內賣出,貨品壓力較大。海輝透露,小象大概會有1%的貨損率,但並不影響這是一門好生意。“普通商超可以賺到錢,那我們做折扣商品店也能賺到錢的。”海輝說,選擇開在社群旁邊,或者直接開到超市附近,讓消費者感受到價格的衝擊,往往會帶動整體的銷量。消費者大部分都會在臨期折扣商店因為價格低大量採購,客單價並不低。
“目前整個市場上,我估計線下臨期折扣商品店在3000家左右,以快消品的體量,我覺得可以容納兩萬家左右。”海輝說。
規模化難題?和小象生活的看法不同,也有人認為臨期食品連鎖面臨的挑戰還是比較大的。
“臨期商品還是一個很窄的領域,很難規模化。”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創業邦說。
“當人人都覺得它賺錢的時候,它就會不賺錢了。”莊帥認為,在沒有受到外界和資本關注的時候,臨期食品一直都是一個小生意,但當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時候,當巨頭和資本進入的時候,它的生存空間就會變小。
目前,臨期食品市場主要銷售渠道是透過電商平臺和線下零食折扣店,甚至在直播帶貨和社群團購的渠道也可以看到臨期食品的身影。對於線下渠道而言,臨期食品店的難點在於貨源的不穩定,而線上同樣面臨供應鏈和產品調配等問題,但兩者的本質問題,都是因為貨源的分散。
貨源的穩定供應是臨期商品供應鏈的立身之本。不過,大型連鎖商超都在重視臨期商品的運營,商品供應將面臨挑戰。據瞭解,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都有臨期食品促銷貨架;盒馬鮮生也設定了專門的臨期商品區域,各方銷售渠道都在最佳化;便利店連鎖品牌便利蜂部分門店也已經佈局臨期食品折扣專櫃。這樣一來,臨期食品流入下級市場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
“臨期商品不像是正價商品,可以穩定供應,長期生產。當上遊開始進行貨源升級商品管控,他們就拿不到貨了。”莊帥分析說。
物以稀為貴,當臨期尾貨成為爭搶的商品,價格優勢也不再明顯。“從去年年底至今,有些進貨渠道甚至出現小幅漲價情況。”業內人士透露說,臨期食品極考驗商家的精細化運營,線下門店對於坪效和選品的要求會比普通超市更高,經營難度並不低。
同時,臨期食品行業中的亂象也層出不窮。獲得過阿里巴巴兩輪注資的線上電商平臺好食期,按照保質期時長和銷售量等因素將上萬種產品以低折扣的價格出售。而在黑貓投訴平臺中,有消費者反應其虛假宣傳、貨不對板、拒不發貨以及商品存在質量和包裝問題等。
在北京、上海已初具規模的好特賣,也難逃被消費者吐槽很多商品“沒聽過”、“不好吃”的情況,甚至門店會因為貨源緊缺在白天時段停止經營。
在現階段,臨期食品行業確是治理商品產能過剩的良藥。消費者獲得了價效比,商家加速了商品的週轉,廠家及時處理了庫存減少了損失,如果整個鏈條運轉流暢,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但是從商業規律出發,臨期食品行業如果真正想成為一個獨立的分銷力量,最終還是需要行業內能夠出現具備規模化、連鎖化能力的大玩家。誰會是臨期食品行業的“奧特萊斯”?市場需要更長的時間,得到答案。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