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3月4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美國總統拜登。當天,拜登宣佈提高聯邦政府採購的“美國貨”中美國製造零部件的比重,以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和增強國內供應鏈。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佈,恢復對352種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這些商品約佔2020年底到期的關稅豁免商品的三分之二。被豁免關稅的商品包括特定種類的電子元件、腳踏車零件、電機、機械、化學品、海鮮和揹包等消費品。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豁免期追溯至2021年10月12日,並持續到今年12月31日。
對於美國此次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網上評價不一,那麼美國此舉到底說明了什麼?
拜登政府貿易立場與特朗普政府並無不同
首先可以肯定,美國恢復對這些中國商品的關稅豁免,給相關產業帶來了一定利好預期。在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的情況下,美國加徵7.5%-25%的關稅給許多出口企業造成了不小的負擔,當然,這對美國進口商也是如此。
同時也要看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挑選的關稅豁免商品,是經過一定篩選的。其篩選條件包括:該商品是否具有高替代性,美國從第三方進口該類商品或類似商品是否便捷,美國國內的生產能力及對美國相關企業的影響等等。當然,美國相關商會的遊說能力也是一個因素。
總的來看,美國此次恢復對352種中國進口商品關稅豁免的主要衡量標準,仍是對美國供應鏈造成影響的大小,以及是否能讓美國減輕對中國進口商品的依賴。
拜登政府的這一立場,其實與特朗普政府並無本質不同。根據相關資料,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基本思路,是對技術含量高、有競爭力的中國高新產業商品,堅持加徵25%的高關稅,對有替代性的商品,則可以讓步降至7.5%(最初是15%)。其目的,都是打壓中國新興產業,但允許可替代性中國商品繼續進入美國市場。
豁免關稅商品種類為何如此少?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美國政府審查的尋求豁免關稅的中國進口商品本來有549種,但最終只批准了352種,其他197種商品則拒絕恢復關稅豁免。
如果與特朗普時期相比,當時有2200多種商品獲得了關稅豁免資格。拜登政府批准的352種商品不過是其七分之一。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兩個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特朗普時期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部分是無奈之舉。當時,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三次加徵關稅,幾乎涉及所有行業,但正逢新冠疫情大暴發,美國各類防疫器材、口罩、藥品供應嚴重不足,不得不依賴從中國進口。這迫使特朗普政府擴大了關稅豁免清單。此外,部分由中國製造、涉及美國科技公司產業鏈的產品也被免徵新加關稅。
時至今日,隨著奧密克戎變異病毒致死率下降,美國防疫物品生產能力加強,曾在關稅豁免清單上的一些商品不再延長豁免。
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對美國高通脹高度敏感,傾向於對民用較多的消費品實行關稅豁免,如此次豁免清單上的腳踏車、塑膠製品等。而對於科技類產品的供應,拜登政府更傾向於採取直接粗暴的手段,如勒令國際晶片大廠提交商業機密,不再單純依賴關稅武器。這也減少了關稅豁免商品的種類。
▲美龍蝦業瞄準中國春節商機。1月24日,在美國緬因州阿倫德爾鎮的“龍蝦公司”,工人搬運裝有龍蝦的箱子。圖/新華社
關稅豁免本質上是單邊主義工具
其實,無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此次對中國進口商品恢復關稅豁免的種類是多是少,有一點是沒有改變的:此類關稅加徵或豁免,都是單邊主義工具的運用。
美國對3000多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依據是《1974年貿易法》的“一般301條款”。按該條款規定,如果美方認定貿易伙伴採取了不公平競爭手段,美國就有權單方面制裁。
此外,還有針對智慧財產權的“特別301條款”,以及針對扭曲貿易的“超級301條款”。美國行政部門和貿易代表辦公室可以自由裁量誰違反了“301條款”,肆意提出制裁措施。可以說,“301條款”是美國打壓潛在競爭對手的利器。
從這個角度說,對一小部分中國商品關稅豁免,談不上是恢復了公平。
問題是,自特朗普時期至今,美國對中國商品多方設定障礙強加負擔,並沒有給美國帶來什麼好處。有研究發現,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以來,美國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度只有微幅下降,美國自己的產能也沒有遞補上來。
美國恢復對352種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後,中國商務部回應稱,美方單邊加徵關稅措施不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不利於世界。希望美方從中美兩國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根本利益出發,儘快取消全部對華加徵關稅。相比起美方對中國商品加徵或豁免關稅算的種種賬,中方這才是真正會算大賬。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徐秦(專欄作家)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