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資金持續湧入!軍工成投資熱詞,多家公司利潤翻倍!機構這樣判斷…

由 宗政從蓉 釋出於 財經

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小眾”的軍工板塊正逐漸成為投資“熱詞”。

與醫藥、基建以及消費等和普通人生活更為貼近的行業不同,如若想更為深入地瞭解軍工板塊,無疑需要更高的專業知識門檻,但這並不妨礙該行業日趨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

受良好的基本面和增長預期,以及國際局勢影響,沉寂數月後軍工再度成為投資“熱詞”。

在市場震盪之際,該板塊上市公司卻頻發業績利好,此消彼長間投資價值慢慢凸顯:在板塊內已經披露業績預告的28家上市公司中,有26家公司取得了正收益,實現扭虧為盈或利潤增長的有21家,還有多家公司實現利潤翻番。

有基金公司認為,過去兩年軍工指數“進二退一”的情況明顯,因此傾向於認為此次指數調整空間不大於上輪漲幅的25.6%,據此預測行情已經沒有太多下探空間。此外,還有券商分析認為,當前板塊內公司多數核心上游標的2022年估值僅30-35倍,而今明兩年增速預計維持在45%左右,雖然行業短期的反彈空間仍會受到市場風格和整體風險偏好影響,但在整體趨穩後已經具備配置價值。

資金持續湧入軍工板塊

在投資者依舊津津樂道於基建、消費、新能源等耳熟能詳的的板塊時,軍工這一冷門的領域卻憑藉出色的業績逐漸成為了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中證軍工指數在過去3年的漲幅超過130%,大幅跑贏滬深指數,並在去年震盪的市場行情中賺取了超過14%的收益,引來大量資金青睞。

資料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基金持倉軍工股的佔比大幅提升,達到了5.10%,環比增加1.08%,創歷史最高水平,且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環比正增長。然而進入2022年,軍工行情隨著大盤的波動經歷了一定幅度的回撤。銀河證券表示,當前基金調倉動作明顯,基金持倉比例下行或成定局。但隨著產業鏈產能釋放,疊加行業高景氣度持續,軍工板塊投資價值凸顯,該指標有望逐步企穩並回升至5%以上,軍工行情2022年將“先抑後揚”。

(圖源:Wind)

不過,軍工板塊在調整區間內被投資者持續抄底。以國防軍工ETF為例,該基金自去年12月初至今年2月25日,份額由1.64億份增至3.17億份,兩個月內接近翻倍。尤其近期受海外局勢催化,軍工成為普跌行情中為數不多的亮點。在海外戰火突至的2月24日,航發動力、中航光電、中國重工等權重股漲勢強勁,並帶動中證軍工指數漲近4%,而國泰軍工ETF單日份額增長超過4億份,以收盤價計算,該基金當日資金流入超過5億元。

金信核心競爭力基金經理楊超認為,預計俄烏衝突大機率侷限於短期區域性衝突,對國內經濟實質性影響較小,更多是情緒面的影響,因此對市場無需過度悲觀。此外,今年以來的軍工行業跌幅領先,已經具備中長期投資機會,雖然俄烏地緣政治衝突對軍工企業直接實質經營影響並不會很大,但會提升軍工板塊的市場關注度,加速軍工板塊的估值修復,因此軍工板塊有望迎來佈局機會。

基金公司研判:回撥幅度有限

隨著年報季的來臨,軍工股“高增長”的特點隨著接連而至的預增公告再度得到驗證。據統計,在板塊內已經披露業績預告的28家上市公司中,有26家公司取得了正收益,實現扭虧為盈或利潤增長的有21家,更有中航重機、三角防務以及振華科技等公司實現了利潤翻番。

短期來看,軍工板塊經過前期大幅回撥,當前板塊動態市盈率回落至53.4倍(中樞為57倍),估值處於歷史33%分位,接近於底部位置。華寶基金認為,基於EPS驅動邏輯,過去兩年軍工指數“進二退一”的情況明顯,因此傾向於認為此次指數調整空間不大於上輪的漲幅25.6%,在具體投資操作方面,“可以用時間換空間”。

展望中期行情,華寶基金認為2022年作為裝備採購“十四五”規劃第二年,招投標有望密集落地,疊加產能瓶頸破除,行業景氣度或將持續提升,未來三年行業較快增長依然可期。中信證券也表示,“十四五”是軍工行業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期,多數核心上游標的2022年估值僅30-35倍,而今明兩年增速預計維持在45%左右,雖然行業短期的反彈空間仍會受到市場風格和整體風險偏好影響,但是在整體趨穩後已經具備配置價值。

楊超認為,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目前軍費佔GDP的比重仍然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更是顯著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提升,預計未來相當長時間軍費支出會保持一定的增速。此外,隨著軍工裝備水平的提升,海外市場發展空間預計也將會逐步開啟,外需也有望成為未來軍工行業新的增長點。

國泰君安表示,大國博弈加劇是長期趨勢,加大國防投入是必選項,軍工長期趨勢向好。2027年要確保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十四五”期間有望加速補短板。依據以往經驗,預計“十四五”規劃將循序漸進落地,2022年板塊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或持續改善。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編輯:萬健禕

版權宣告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絡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755-83514034 郵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