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圖/IC photo
9月15日,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同步下調定期存款利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檢視各家銀行app發現,上述四大行均將3年期存款利率下調了15個基點至3%,1年期、2年期的定期存款分別下調了10個基點至1.9%和2.4%。同時,大額存單利率亦同步下調。
如按照存款10萬元計算,各家銀行存款利率在下調後與下調前相比,1年定期存款到期後獲得的利息少了100元,2年定存利息減少200元,3年定存到期後利息減少最多,共減少450元。
這是國有四大行今年以來第二次集體下調存款利率。2022年4月份,國有四大行定期存款利率上限普遍下調10個基點。業內人士預計,在國有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之後,部分股份制銀行或將跟隨調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有部分股份制銀行已經或打算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展望未來,市場普遍預期,存款利率進一步下降仍是大勢所趨。
三季末衝點 存款“失寵”
“我們已經進入了三季度末的衝點備戰時刻。”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與往年各家銀行上調存款利率不同的是,三季末銀行不僅不會上調存款利率,下週可能要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
另有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表示,其所在的銀行已通知,即將下調存款利率。在她看來,存款利率下降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銀行不缺存款,成了最直接的原因。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客戶對存款的熱衷,讓不少銀行存款增速創新高。央行今年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58.3%,比上季增加3.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民存款在人民幣存款中的佔比,從2018年開始逐步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已經達到45.4%。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反覆震盪,股票、基金以及理財產品淨值波動較大,居民風險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於存款。
有銀行理財人士指出,由於銀行理財淨值化之後恰逢市場震動,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最終收益率不及存款,部分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現象。這讓不少銀行理財投資者將資金轉移到了存款中,推動了今年銀行存款規模的上升。
央行資料顯示,截至8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5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期高3個百分點。
銀行存款利率為何一降再降?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四大國有銀行下調定期存款利率,主要是因為8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有所下調。
今年4月起,央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銀行存款利率要參考10年期國債利率和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情況。這意味著國債利率和LPR利率均持續下降,存款利率亦將跟隨下降。
資料顯示,2022年9月,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63%,同比增長率為-8.43%。最新的1年期LPR利率於8月22日下行5個基點至3.6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市場供求來看,由於財政、貨幣等政策發力,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場利率中樞下移,受宏觀經濟波動等短期因素擾動,國記憶體款增長明顯,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調整存款價格,促進市場平衡。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亦表示,今年以來,為更好地助力穩增長、穩就業,央行採取包括全面降準在內的多種貨幣政策措施,加大市場流動性投放,銀行間流動性比較充裕,所以銀行“不差錢”。但是,市場有效融資需求不足,降低了銀行吸收中長期存款的動力。
此外,銀行淨息差承壓,亦是銀行不得不調降存款利率的重要原因。
周茂華表示,銀行讓利實體經濟,部分銀行面臨息差收窄壓力偏大,部分銀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合理降低綜合負債成本。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部門多次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行,這讓銀行的淨息差持續承壓。根據上市銀行半年報顯示,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的淨息差均出現了下行。多位銀行高管在業績釋出會上表示,貸款端利率持續下降、負債端成本的上行亦是導致淨息差進一步承壓的主要原因。
銀行存款利率或仍將持續下降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大型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後,預計將有更多銀行跟進,但不同銀行發展戰略、負債能力、業務結構不一樣,存款利率調整的幅度、步伐或有較大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股份制銀行針對銀行利率的定價各不相同,但普遍偏高。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以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例,股份制銀行普遍在3.25%到3.35%,最高可達3.4%,最低為2.9%。
“存款利率還將持續下行。”有分析人士指出,對於銀行而言,當前銀行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已出現了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倒掛的情況。同時,部分銀行5年期長端存款利率低於3年期存款利率,這亦預示著銀行認為未來存款利率還將持續下降。
工行app顯示,當前該行5年期存款利率為2.75%,較此前暫未下調,但仍低於該行已調降後3%的3年期存款率。
董希淼亦認為,我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行將是長期趨勢。他指出,對廣大居民而言,如果資產配置中存款、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較多,那麼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應平衡好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基於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理財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資產配置。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徐超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