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吳凡)訊,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這一承載著眾多期盼的“大船”正式揚帆起航。兩年的“乘風破浪”,科創板不負初心與使命,改革成效顯著,已發展成為上市公司超300家、總募資額超3600億元、總市值超4萬億元的投融資平臺,匯聚了一批規模較大、市場認可度較高、科研實力突出、成長性較好的優質科創企業。
站在兩週年的時間節點上,《科創板日報》聯合大象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聯合策劃、撰寫了《科創板開市二週年報告》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並在7月30日“科創板開市二週年”峰會期間重磅釋出。
此次釋出的《白皮書》製作共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成書3萬餘字,系統地回顧了科創板在過去一年的發展歷程及變化,並從企業創新力、政策監管、市場資料等幾大維度關注科創板的最新動態。
《科創板日報》記者將對《白皮書》中的內容進行深度解讀。
看點一:科創板業績增速超國內其他板塊
從業績趨勢上看,疫情衝擊下科創板2020年盈利逐季回升、2021年一季度業績在低基數效應下更是實現高增長。
《白皮書》將科創板、創業板和主機板這三大板塊2020年的營收、淨利潤資料進行了橫向的對比,統計發現,科創板2020年的營收同比增長19.8%,遠高於創業板6.6%的營收增速和主機板2.3%的營收增速,這也彰顯了技術創新給企業發展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
另外,2020年科創板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7.9%,而創業板和主機板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2.9%和1.1%,大象研究院院長閻曉博在此次峰會期間表示,如果把科創板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與全球任何一個資本市場的任何一個板塊相比,都是全球第一的。
而在2021年一季度,科創板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5.4%和205.3%,均高於同期創業板和主機板的業績增速。
募集資金方面,《白皮書》選取了2020年7月到2021年5月作為統計區間,期間A股上市新股共募資4842億元,其中科創板、創業板、主機板分別募資2270、1181、1391億元,佔A股IPO募資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7%、24%、29%。
閻曉博稱,科創板的募資金額已經佔到了總體的47%,這也意味著科創板已經發展成為國內資本市場中非常重要的板塊。
看點二:科創板活躍度非常高
針對科創板市場活躍度,據《白皮書》統計,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底,科創板成交額累計超過6萬億元,同期主機板、創業板成交額為181萬億元和40萬億元;期間科創板日均成交額為296億元,佔A股成交額的比例約5%,高於科創板市值佔A股總市值4%的比例。
高成交額和換手率說明科創板活躍度高於市場整體,也意味著有更多的新的投資人不斷湧進科創板,那麼科創板吸引著哪些海內外機構的關注呢?
《白皮書》顯示,隨著科創板執行趨於平穩,以及越來越多的具備投資價值的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公募基金對科創板的關注程度及配置比例明顯提升。
《白皮書》統計,3Q19/4Q19/1Q20/2Q20/3Q20/4Q20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創板重倉倉位分別為0.1%/0.5%/1.0%/1.9%/2.5%/2.6%,呈逐季提升態勢。2021年一季度,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對科創板的重倉倉位稍有下滑,降至2.5%。
而在海外資金配置方面,截至2021年5月31日,海外資金持有A股市值2.8萬億元,其中科創板、創業板、主機板分別為251、4479、23429億元,佔各板塊總市值比例分別為0.6%、3.7%、3.1%,佔外資持股總市值比例分別為0.9%、15.9%、83.2%。
值得注意,伴隨著科創板平穩執行,全球資本正持續關注科創板“紅利”。比如2021年2月12家科創板公司被正式納入滬股通,同月富時羅素全球指數將11家科創板企業納入,今年5月MSCI中國指數將5家科創板企業納入。
《白皮書》中稱,未來無論是互聯互通納入科創板股票帶動的主動配置基金,還是國際知名指數納入科創板股票帶動的被動資金,均有望增加海外資金對於科創板的配置。
看點3:科創板公司超一半研發人員佔比超10%
科創板上市公司行業分佈方面,《白皮書》統計,截至2021年5月31日,已上市的282家科創板公司行業集中在新一代資訊科技(36%)、生物醫藥(22%)、高階裝備製造(16%)、新材料(13%)行業。
“也就是說大部分戰略新興產業中的頭部優秀企業,部分已經來到了科創板上市,實現了高水平的產融結合”,閻曉博講到。
而科創板各細分領域上市公司的業績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則是檢驗科技創新企業科創屬性的“硬性”指標。
《白皮書》統計,2020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支出為369億元,同比增長22%。板塊間橫向對比看,科創板研發投入高於其它板塊。2020年科創板、創業板、主機板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0.4%、5.0%、1.7%,分別較2019年研發投資佔營業收入比例+3.2%、-0.3%、+0.2%。
其中,2020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居前的10家公司分別為神州細胞-U、艾力斯-U、康希諾-U、澤璟製藥-U、百奧泰-U、前沿生物-U、寒武紀-U、君實生物-U、三生國健、天智航-U。
此外,從資料上看,截至2021年6月24日,科創板已上市企業中,2020年度平均每家企業研發人數約284人,平均研發投入約13,392.85萬元,平均核心技術人員數近6人。已上市的303家企業中,134家企業的“研發支出佔營收比”超過10%,267家企業的“研發人數佔員工人數比”超過10%。
不難看出的是,尚未盈利的企業相對研發投入更大,由於科技創新行業的前期研發投入較大,回報週期長,技術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持續的研發,因此早期很難盈利。科技創新企業很難在技術發展早期透過主機板的盈利要求上市募集資金以持續投入研發,這也反過來導致了企業難以透過進一步的科技創新盈利,資金投入的中斷還可能導致企業前期的大量研發投入付諸東流。
而科創板的上市標準考慮到了企業前期科技創新的特點,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募集資金,為研發投入大、技術含量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資金募集渠道,有利於這些企業的進一步創新。
看點4:多元化上市標準和嚴格退市機制
與其它板塊相比,科創板設定了更加多元化的上市標準。
《白皮書》將科創板的上市條件與港交所和納斯達克進行了對比,主要差異性體現在:主要經營活動地點、財務規範與管理規範、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適用行業定位、公開市場要求、市值與財務指標等方面。
其中針對市值與財務指標,科創板對市值10億元以上的、15億元以上的、20億元以上的、30億元以上的、40億元以上的企業,根據市值大小的不同,對營業收入、淨利潤、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現金流量淨額、技術成果等作出了五個層次的不同的要求,企業只要滿足五個上市標準中任意一個的所有指標即可。
上文所提及的未盈利企業,即採用的第5套上市標準登陸科創板。
《白皮書》中指出,在對財務指標的要求上,納斯達克的標準最為靈活,香港聯交所和科創板雖然也都根據規模大小的不同對其他指標適當放寬或豁免,但與納斯達克的標準相比設定了企業市值的下限,且科創板對企業市值的下限要求較高,限制了部分小企業上市融資。
《白皮書》中稱,以上三個板塊都提供了各有側重或分層次的上市標準,可以使不同發展模式的企業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擇上市標準,納斯達克對上市企業市值的豁免有制度上的創新性,對科創板扶持中小企業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好的板塊、好的市場一定會有新陳代謝,因此科創板不僅安排了多元化的上市標準,同時也設定了嚴格的退市制度。
《白皮書》統計,科創板共有五類企業終止上市的情形,包括: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②交易類強制退市;③財務類強制退市;④規範類強制退市;⑤主動終止上市。
比如財務類強制退市的觸發條件包括:營業收入或者利潤主要來源於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營業收入或者利潤主要來源於不具備商業實質的交易等。這也意味著,主業空心化將沒有苟延殘喘機會。
與之相比,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企業停牌、除牌的情形的規定,類似於科創板“交易類強制退市、財務類強制退市、主動終止上市”的情形,但規則中對“交易所認為發行人不再適合上市”的情形沒有做具體的描述。
看點5:科創屬性要求更加嚴格
《白皮書》統計,截至7月7日,科創板累計上市企業305家。作為一個全新板塊,科創板能夠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吸引越來越多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硬科技”企業上市,其背後離不開各項政策對科創型企業的大力支援。
比如圍繞資訊披露,上交所於2020年9月11日至2021年2月1日分別釋出了四項政策,皆在明確及加強公司資訊披露要求。另外上交所於2020年9月11日至2021年2月26日,相繼釋出、完善了科創板的監管、上市、交易、退市及轉板制度。
此外,在完善制度建設的過程中,科創板對科創屬性要求也更加嚴格。
上交所於2020年12月4日釋出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稽核規則(2020年修訂)》,補充了“保薦人應當就發行人是否符合相關行業範圍和科創屬性要求等事項進行專業判斷,並出具發行人符合科創板定位的專項意見”。
此後在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修改<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決定》,修改後形成“4+5”的科創屬性評價體系,同日上交所也釋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1年4月修訂)》,補充“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創新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禁止房地產和主要從事金融、投資類業務的企業在科創板發行上市”等科創板上市要求。
針對“科創屬性”,《白皮書》還統計了2020年7月23日至2021年5月31日在發審委被問詢到科創屬性相關問題的公司,問題型別均是科創屬性的論證,包括從進口替代、研發投入、核心技術、專利情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專案等多個維度對公司的科創屬性進行論證。
閻曉博對此表示,從修訂思路來看,科創板各項制度設計必須緊緊圍繞培育具有硬科技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