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溪-2”專案重啟美歐俄再度進入博弈期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財經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近日,停工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建設再次傳出重啟的訊息。一條可為合作雙方帶來雙贏局面的能源管道專案,由於域外勢力的介入及複雜的地緣因素,近年來一直前途未卜。無論是此前的停工,還是現在的重啟,都是美歐俄等利益相關方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地緣政治上博弈的結果。隨著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即將就任,這個原本就“命運多舛”的專案或再添變數。

  “北溪-2”首先是一個經濟專案,對天然氣生產大國俄羅斯和需求大國德國乃至整個歐洲而言,雙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竣工後,將每年穩定向歐洲提供550億立方米天然氣,滿足歐洲10%的能源需求。對俄羅斯而言,這一專案不僅可以實現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能為俄提供穩定的能源出口收入,這對遭遇經濟制裁、經濟結構單一的俄羅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反觀德國,“北溪-2”專案有助於德國實現能源進口的多元化。德國不僅可以直接獲得俄羅斯的天然氣供給,還可以將其轉運至其他歐洲國家,成為歐洲能源的中轉中樞,這對於一直與法國爭奪歐盟領導權的德國而言,意義更為重要。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商業要素完備的能源管道,卻觸動了美國的利益。美國甚至將其稱為“莫斯科破壞大西洋安全的工具”。為此,美國早早開啟“長臂管轄”,這也成為“北溪-2”專案被迫停工的主要原因。去年1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包括對參與這一專案的企業實施制裁。此後,負責該專案建設、總部位於瑞士的Allseas公司被迫停工,致使專案進度延期。本月9日,俄羅斯負責鋪設“北溪-2”專案天然氣管道的工人接到通知,撤離了施工現場。在這之前,由於受到美國的制裁和威脅,一些參與建設“北溪-2”的施工船,也停止了水下管道的鋪設工作。就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2月10日表示,“我們非常清楚,美國不會停止阻撓‘北溪-2’專案”,但她指出美方企圖不會得逞,“俄羅斯的建設計劃不會改變”。

  果不其然,轉機隨後而至。

  俄媒報道稱,“北溪-2”專案運營公司計劃重啟專案建設最後階段約160公里的海底管道鋪設工作。德國媒體也披露,德國施特拉爾松德市的海事部門已經發出通知,在12月5日到12月31日,波羅的海地區將有“北溪-2”專案的管道鋪設作業。這被外界看作是德國贊同“北溪-2”專案重啟的訊號。

  一旦恢復鋪設工作,且未來不再遭遇強力阻撓,建設進度超過90%的“北溪-2”專案可能只需要幾個月時間就能夠完工。

  隨著“北溪-2”專案重啟,美歐俄間由此引發的爭端和博弈再度進入國際社會視線。

  美國今年12月曾再度“喊話”德國等歐洲國家,要求立即停止“北溪-2”專案。但以目前情形看來,德國並沒有買賬。

  但有聲音擔憂,隨著拜登即將上臺,尤其是其料將著意修復美歐關係(美德關係)、彌補美國單邊主義政策所造成的盟友裂痕,德國總理默克爾是否能夠下決心完成“北溪-2”專案還未可知。

  不過,也有不同觀點指出,拜登上臺後,美國國內的政治變化也可能讓歐洲國家重新看到說服美國新任政府接受“北溪-2”專案的可能性。

  “北溪-2”專案可以說是俄德關係的“壓艙石”,也可看作德國在美俄之間所持立場的“風向標”。未來,“北溪-2”專案命運如何,與美歐俄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地緣政治上的種種博弈息息相關,答案也充滿不確定性。